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金神墩

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复制链接]

27

主题

562

回帖

998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998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5-1-3 15: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吕亭是否和吕洞宾有关?因为有些关于他的传说!记的若干年前,还有吕仙酒!(吕亭的)
希望得到详情!!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

主题

306

回帖

31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11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3 15: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文由 [B]恋~仙~儿~[/B] 发表:


我来联想一下,你那边肯定盛产黄黄的果脯,所以叫黄铺,应该是这样的,仙儿我是这样想的,嘎嘎
[/quote]

呵呵!就知道吃!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0

主题

429

回帖

47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9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1-3 18: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范岗”以前是叫“范家岗”的。

吕亭的名字也曾引起一幅对联佳话,对联是“良弼桥上乘凉,凉至半夜凉毕;吕亭驿中遇雨,雨至三更雨亭”。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85

回帖

8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8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4 13: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个和桐城话有关的吧。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桐城,桐城县令护送出境,行至南港(今属舒城),乾隆问道:“此地是什么地方?”县令也不清楚,随口说了句:“此地难港(难讲)。”“哦,南港。”
皇帝老子说是南港,那就是南港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

主题

207

回帖

21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1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4 13: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清楚“吕亭”的来历,只是好想和什么时候的战争有关系。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161

回帖

167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67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4 13: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是金神~~~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0

主题

429

回帖

47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9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1-4 1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神有一个村庄,位于嬉子湖畔,名叫“黄盆”。实际上原名叫“黄盆叽”。当年这地方由于年年受水灾,非常穷,有民谚曰:“养女不给黄盆叽,一头挑柴、一头挑米”。就是这个贫穷的地方,好象在金神是较早走向富裕的,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楼房建得最多的小渔村。以前在家的时候去玩过几次,不知这几年如何?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43

回帖

4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3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5 09: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吕亭好象有个亭子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0

主题

429

回帖

47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9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1-5 1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打桐城”的由来

  桐城古城积淀了1300余年的文明。隋大业九年(613)在今城东区东部筑同安县新城,东为宾阳门,南为阳和门,西为贞兑门,北为龙眠门,各门有楼。城为正圆形,状如金龟,设城门6座,犹龟之首、尾及四足,穿街绕巷的桐渠为龟肠。龟形城池以寓金龟永寿之意。唐至德二载(757)改同安城为桐城。元和八年(813),县令韩震因山多猛虎、毒虺,遂放火烧山,使县郊诸山成为秃岭,城也易名为山焦城。隋城到明代经900年的风雨,城垣倾圮。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陈于阶花了17年时间,筹集2万多两白银,建成了6里长的砖城。城墙高大雄伟,为江淮间县城之冠,赢得“铁打桐城”之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91

回帖

10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0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6 1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中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