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751
- 积分
- 2642
- 威望
- 35181
- 桐币
- 1092
- 激情
- 983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15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1-29
桐网贡生
- 积分
- 2642
鲜花( 0) 鸡蛋( 0)
|
梁启超
安徽与江苏合称江南,在前清乡科,同试一闱,事实上盖为不可分之一文化区域也。而皖北与皖南风气固殊焉。皖北沿淮一带,今淮泗道,旧凤阳、寿、颍、亳、滁诸州府,自昔惟产英雄,不产学者。故无得而称焉。皖北沿江一带,今安庆道,旧安庆、庐、和、六安诸州府,交通四达,多才华之士,其学以文史鸣。皖南—— 今芜湖道、旧徽、池、宁国、广德、太平诸州府,群山所环,民风朴??而廉劲。其学风坚实条理而长于断制。此其大较也。 皖北名都推合肥与桐城。合肥近代多显宦,学界无杰出之士。故言皖北学风,可以桐城为代表。桐城之学,自晚明方密之(以智)、钱饮光(澄之)开发之后,三百年间,未尝中断学界上一名誉之都邑也。密之饮光皆间关忧患,从永历于滇南,气节凛然,为后进式。密之之学,坚朴综核,大类皖南。其《通雅》一书,实导后此声音训诂学先路,晚岁乃逃于禅,喜谈名理。其子田伯(中德)著《古事比》。位伯(中通)事梅定九,以善数学闻,又著《物理小识》素伯(中素)著《古今释疑》,皆能传其父学者。饮光学风则稍异密之。彼盖才气横溢之人以诗文豪,而治经史则其余事也。逮康熙末叶,则方望溪(苞)与戴南山(名世)并起。两人皆以能文章名。“桐城派古文”,固当祖饮光而祢方载也。南山善治史,其史识史才皆绝伦卒以作史蒙大戮,后辈惩焉,而讳其学。望溪显宦高寿,又治程朱学,合于一时风尚,故其学独显。桐城派“因文见道”之徽帜,自望溪始也。然望溪才力实弱,不足振其文。继起者则乾嘉间有刘海峰(大),姚姬传(鼐),学益检觳矣。而桐城文之军乃愈张。同时有方植之(东树),著《汉学商兑》,力诋阎、胡、惠、戴无恕辞;著南雷文定书后,掊击梨洲。盖以“程朱派之卫道人也”自命,桐城学风然也。咸同间有马元伯(瑞辰),治汉学家言,著《毛诗传笺通释》,盖矫然自异于其乡先辈者。自曾文正笃嗜桐城文列姚姬传於圣哲画像中,与孔子齿后此承风者益众。最近犹有吴挚甫(汝纶)姚叔节(蘖)马通伯(其昶)咸有撰述,为桐城守残烛焉。此外皖北学者无甚可记。无已,则与望溪南山同时之宿松朱字绿(书),其佼佼矣。 皖南,故朱子产地也,自昔多学者。清初有歙县黄扶孟(生),治文字学,专从发音上研究训诂。是为皖南学第一派。有当涂徐位山(文静),治史学及地理学,虽稍病芜杂,然颇有新见。是为第二派。雍正间则休宁程绵庄(延祚)(绵庄后寄籍江苏之上元。然据彼上李恕谷书自称:“新安程某”,则本休宁人矣。)歙县黄宗夏(日瑚),皆学於李恕谷。而宗夏兼师王昆绳刘继庄。颜李学派之入皖,自此始。绵庄又斯派图南之第一骁将也。是为第三派。同时有休宁汪双池(绂),以极寒苦出身,少年乞丐佣工自活,而偏治诸经,以程朱学为制行之鹄,又通音乐医方诸学。是为第四派。宣城梅勿庵(文鼎),崛起康熙中叶,为历算学第一大师。其弟和仲(文鼐),尔素(文),其孙循斋(谷成),并能世其学。是为第五派。五派各自次第发展,而集其成者为江慎修,蜕变而光大之者则戴东原。 婺源江慎修(永),乾隆间以经学教授于乡者数十年。其治经之法,从典章制度,名物地理,声音训诂,分途爬梳,归本于义理。其于音韵、律吕、历算,皆有精悟。其修养则以程朱为鹄。其弟子最显者则歙县程易畴(瑶田),歙县金檠斋(榜),歙县汪叔辰(龙);而休宁戴东原(震)为之魁。叔辰长于诗,檠斋长于礼,易畴则名物度数,剖析极微而核;而亦有志于探求道术本原。东原以赡博之学,综核之识,深湛之思,每治一学,必期于深造自得,盖自东原出,然后清代考证学之壁垒始确立焉。其所著《孟子字义疏证》,尤为八百年来思想界之一大革命。当时学界惠戴齐名,实则惠非戴匹也。 东原不以师自居,故弟子甚稀。最著者段茂堂王石皆非皖入。其同郡后学能得其一体者,则歙县洪初堂(榜),歙县凌次仲(廷堪)。初堂寿最短,未见其止。次仲治礼学,精绝冠时。 歙县汪衡斋(莱),在嘉庆间,与焦里堂、李尚之同治算。最能析繁难之算理。廉悍深刻纯然皖南学风也。道光间则歙县程春海(恩泽),治史学颇综核。 绩溪胡朴斋(匡衷),生雍乾之交,其学大端与双池、慎修相近,以传其孙竹村(培??)子继(培系)。竹村与泾县胡墨庄(承珙)同时齐名。墨庄亦自绩迁泾也,时称“绩溪三胡”。竹村善治仪礼,集慎修、东原、易畴、檠斋、次仲之成作新疏,曰《仪礼正义》。墨庄亦治礼,有《仪礼今古文疏义》,其最有名者则《毛诗后笺》。 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适)云。 清季,皖南学风纞衰矣。道咸间尚有泾县包慎伯(世臣),黟县俞理初(正燮),两家学皆杂博。慎伯好谈经世之务,而理初长于局部考证。 最近则石埭杨仁山(文会),为佛学复兴之大师。其在佛学界之地位,不减清初宣城梅氏之于算也。 《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转载于《学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