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清芬阁

[民俗大观园] [求助]请教泽园在何处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26

回帖

136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0-20 16: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厉害的。希望更多的高手参与。学习中。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

主题

139

回帖

146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4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0-20 2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由 [B]钟健华[/B] 发表:

他为什么会选择葬到阮畈村铁门口?



也许那地方风水好,呵呵。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5

主题

2031

回帖

3146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3146

活动大师嘉宾会员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5-10-20 20: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是姚氏先人发迹之地,所以选择葬到那地方。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

主题

139

回帖

146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4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0-20 0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手头无《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原始资料,泽园具体位置难以确考,这里仅作一大胆推断,初步结论是,它既不会在潇洒园内,也不会在城南门外,更不会在《无可大师》一书所说的位于浮山脚下。证明如下:

(一),建园前后的有关大事记

1)、1624年,以智14岁,祖父方大镇罢官回乡,“卜隐”浮山脚下;
2)、1625年春,以智父方孔炤因忤魏阉,销籍归,以智同时由京返桐;
3)、1625年秋,以智随祖父读书于浮山岩下;
4)、1626年,以智父于桐城建“泽园”,令其课读于园内;在园内与孙临、周歧等人结“永社”,相互酬唱;
5)、1627年,以智游池阳、等九华、做客庐江,返家后留诗《丁卯冬作》。

(二),排除在浮山脚下

1)、“卜隐”有择地遁居、远离人群之意,可见其祖不愿置身县城市嚣之中。这里有利老学者著述立说,但不便少年以智的日常生活;
2)、虽然以智有在祖父膝下随读浮山的经历,但不足以表明其父建园、本人结社就在浮山。
3)、兴社期间,以智与同仁“往往酣酒,或夜游龙眠,或歌于市,旁若无人”,这显然是县城而不是乡下的生活场景。若真是住在浮山的话,经常驾骑百里夜游龙眠,依当时的交通条件,也是很难的事;而身处城里就方便得多了。

(三),以智的祖居地

1)、凤仪坊桂林第在寺巷口,数代繁衍;
2)、县北32里白沙岭而不是南门外,方学渐旧居;

(四),泽园建造最有可能的地点

1)、以智自幼,其父期望甚高,满月即见家庙,三岁启蒙。建泽园也是为后代成材创造良好环境;选址白沙岭可能性不大。
2)、以智姑母维仪归宁老家,课诵侄辈,“扶其诸英,训诲成立”,是和以智一家人朝夕相处的。而她诗中言称“旧居在东郭,新柳暗河梁”,与“凤仪坊祖居,在县东南”的表述是一致的 。
3)、潇洒园前身桂林第,名称因时而变,在学渐修家谱时属长房长门方大美住居。但周边的地盘均归方家。按传统的后人分家,聚族而居的惯例,以智父在其中划一块地建房(即泽园)完全说的过去。 这也有利于兄弟间相互照应。
4)、后来的潇洒园实为方以智嫡孙在遭受大火的祖居废墟上所建,当是以智居地遗址。说该园是以智的宅名就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嫌疑。

综上所述,泽园不在今潇洒园内,而在比邻潇洒园的附近地段,当然大范围要圈在寺巷口内,也就是桂林方的宅基地内。

捣鼓到深夜,一家之言,不知能否被桐网考据专家认同。

实在要困了,下了下了。明晚再见。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1

主题

490

回帖

56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65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0 08: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塘乡人,考证在理.不知其他方家可还有高见.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9

主题

160

回帖

22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2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0-19 17: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送花一朵欢迎楼主。
此版块的历史专家现在不在线,晚些肯定会有答复。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26

回帖

136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0-19 19: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公别号甚多,泽园主人是其一。《安庆地区志》人物传中说:“在桐城,他与孙临、方文、周岐等结为泽园社,悠游龙眠,指点时政。”从此句来看,泽园到底在何处,请高人指点。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3

主题

280

回帖

68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8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0-19 19: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一疑惑请教方家:

姚鼐的十世祖即定居于桐城县城,他本人也是在县城出生。据《安庆地区志》载——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弟子称他为惜抱先生,清桐城人。其先世由余姚迁入,十世即定居县城。高祖姚文然,康熙间官至刑部尚书;曾祖父姚士基做过湖北罗田知县;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父姚淑,终身未仕。

但姚“85岁卒于南京钟山书院。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与元配夫人张氏合葬于今枞阳县牛集乡阮畈村铁门口。”

他为什么会选择葬到阮畈村铁门口?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