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98
- 积分
- 2259
- 威望
- 20080
- 桐币
- 927
- 激情
- 87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5-13

桐网嘉宾
 
- 积分
- 2259
 鲜花( 2)  鸡蛋( 0)
|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随着各省录取分数线的陆续公布,媒体又开始频繁使用“状元”一词,要热闹一阵子。如今的“状元”,当然并非古时候的状元,实际上只相当于古时候的“解元”,也就是省级考试的第一名。现代人喜欢吹牛、浮夸,把考试冠军的荣誉提高了一级。
7 _+ ], p9 D1 w3 [) @5 }& r5 d0 p+ q0 {( P& R
0 h' u9 V* Q5 N3 E" E! \% b
+ r4 E: `9 e1 U% [) B
; Q8 W- @% W j, L' ]7 I3 N$ b# u& z
. V" b! M; B5 _7 K4 |/ O: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状元当然是十分荣耀的名头。但是,它也只是一个名头而已,不见得能兑换多少实惠。民间传说和戏曲情节中,状元往往成为驸马爷,即皇帝的乘龙快婿,从此飞黄腾达,吃香喝辣。事实上,那样幸运的的状元是不多的。即使是做了驸马爷,也不见得就富贵齐来,人见人爱。我国历史上一共出过750个左右状元,今天一般人说得上名字的也不过王维、柳公权、陈亮、吕蒙正、王十朋、文天祥、张孝祥、翁同龢、张謇等十来个人而已。即使是这十来个人,多数也还不是一流的人物。若想真正成为一流人物,主要还靠日后的努力,日积月累。一次考试即可获得的荣耀名头,兴高采烈一阵子是可以的,从此不可一世,不再努力,那是不明智的。 ) @+ P5 a# W3 t* Z
4 n1 I' O" J' D! M# F3 S
+ I" z6 S3 e0 V( E1 S
, l3 _4 F# K2 Z/ a7 c: y
/ J9 d( R% j' d* H' z6 Z% R; }! y/ C+ ~
正事说过,闲话登场。这里要讲一个历史上最幸运又最不不幸运的状元的故事。
* t V% y5 Z+ a- ]4 h% G/ X
) r7 [* i. ^2 A' v
+ c; t( A; E2 f4 S4 W: J' P2 O7 W1 u" O) M
此人姓龙,名汝言,安徽桐城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发迹之前,以秀才身份在京城某都统(八旗都统,一旗的最高行政长官)家做家庭教师。有一年嘉庆皇帝过生日,都统请龙汝言替他捉刀,撰写祝寿词作为“小贡”,就是类似于今天明信片的小礼物。上边写着祝贺的诗、词、序、颂之类文字,装订成小册子,进献给皇帝。龙汝言还是有点小才华的,他从康熙和乾隆的御制诗集中挑选出了二百个句子,组成一首长诗。嘉庆看到都统进献的集句诗,非常高兴,立即召见他,并给予奖励。都统不敢隐瞒,就坦白说,诗是家庭教师龙汝言代作的。嘉庆听后并未怪罪他,说:“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读先皇诗歌,现在此人熟读如此,可见他一片爱君的诚心。”当即赏了龙汝言一个举人出身,让他次年参加会试。
% s: e, u* ~( \5 k; K7 k! A, ?/ c) K- P9 p# [
- }8 w0 |7 e# G: k5 t# B1 F) R
6 d: w8 a3 g ]3 \
3 X* n/ q% [# n1 `
+ @) W: I& A K# ]+ K可是,第二年春季会试,龙汝言名在孙山之外,没考上。主考官完事后向皇帝汇报考试录取情况时,受到了严厉的申斥。嘉庆皇帝说,这一科录取的文章不好。主考官出来后,悄悄打听皇帝身边的太监:“这一科的文章很好,皇上为何不满意?”太监告诉他:“因为你们没有录取龙汝言,他不便说出来而已。”于是朝廷大臣们都记住了这件事。下一科,即嘉庆十九年(1814),主考官就设法将龙汝言录取了。嘉庆看到会试录取的名单时,非常高兴。殿试后,考官就将龙汝言的卷子定为一甲第一名,连同其他考卷进呈皇帝,请他定夺。嘉庆偷偷拆开龙汝言试卷的弥封,见是第一名,没有说什么,照旧密封好。当众宣读名次那一天,嘉庆十分高兴,说:“朕欣赏的人果真不错。”龙汝言脱下布衣,立即就被任命为南书房行走、实录馆纂修等差使。隔三差五,还能得到皇帝的赏赐,满朝大臣,全都羡慕不已。 9 w# I# F7 i+ n; H- l {3 Y
# u8 k% Y* b$ R" d5 B3 G3 u6 Q* N& ~! F5 I: l$ N
) u, ]: V9 n0 L
4 l0 z$ ^! y2 S
" }# F' J0 [6 F I2 w$ L
但是,这龙汝言有一本难念的经:他老婆是个悍妇。龙汝言从小没了父亲,家里又穷,一直依靠岳丈照顾,因此养成了怕老婆的习惯。
3 v# A3 ~ R- y0 _5 L' b. T. W/ d7 n& P6 [5 f: n
5 Z5 w: ]: H% {4 G# u$ V2 y! G
9 k. Y- f g# s7 b, Z% v8 \
: a, c: B* p6 K0 k' o* z* G: H9 W: e; J0 m
这一天,龙汝言跟妻子大吵一架之后,就搬到了一个朋友家去住,好几天都没有回家。凑巧的是,这期间实录馆派人送来《高宗实录》稿子,让龙汝言校勘。龙妻接过稿子就随手一放,也没有告诉龙汝言。过了一天,实录馆来人取回稿子,龙妻就给了他。自始至终,龙汝言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1 {% E7 f2 V, i7 o8 V1 v9 r4 T- k8 {, e- s
) i( C7 Q* I4 P: j6 P& W
( a7 {7 C) b% b# A4 p
. y9 B" U; e5 K* A/ _5 b
" D, P- C- T6 ^/ X不久,龙汝言就接到了革职的圣旨,祸从天降,不啻晴天霹雳,龙汝言吃惊不小,几乎魂飞魄散。原来,实录馆一位执笔馆员一时疏忽,把高宗纯皇帝(乾隆)的“纯”字误写成断子绝孙的“绝”字。这还了得!这稿子龙汝言虽然不曾过目,但是黄色的标签上签的是他龙汝言的名字。嘉庆皇帝一看到这个,龙颜大怒,惋惜了许久,还是下旨:“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著革职,永不叙用。” " c o! d! E# s7 l) ? _
$ _+ g1 J- x/ k* }
& Z4 o! L% ^7 h1 f0 U: o& @; k! |7 e. C& M# a, y1 G; p+ T
' k" m: y& Q' _3 u1 a不过,龙汝言的命运最后又出现了一丁点儿转机。嘉庆去世时,龙汝言因为是朝廷旧臣,且曾经得到过死去皇帝特别的恩遇,按照惯例,被允许入宫哭吊。哭吊之时,龙汝言哀痛之情逾于常人。道光皇帝觉得这人有良心,特赏他一个内阁中书(内阁中负责起草抄写文件的低级官员)。道光十八年(1838),还做过一回会试同考官(副考官)。此后不久,龙汝言就黯然死去了。 & W) _- \8 {7 X) S% W2 Q( E
- {8 v1 ?- `+ ~; {8 }: e6 Z6 l$ t; W) R: S: V" F5 {* U; X7 E/ l
0 s( I5 e8 R* N! W+ H! m& B
. y$ |' \6 o2 e7 u0 j' i, m龙汝言因为一首集句诗,得到嘉庆皇帝的皇恩眷顾,破格得到功名,得到状元这个荣耀的名头,而且锦绣前程指日可待。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疏漏,这锦绣前程立即化为乌有。命运之神,就是这样苛刻,不允许人拿千次万次的小心谨慎,去弥补、抵消偶尔一次的疏漏,皇恩浩荡,也不能永保荣华富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