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83|回复: 36

[民俗大观园] 只有三个字是原创的论文

[复制链接]

88

主题

277

回帖

49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9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22 06: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涂历史名人李白


      李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人(今当涂),幼年迁居四川

绵川昌隆县(今当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今当涂)。。。。。(今当涂)。。。。。。。。。。。。。。。。。。。。。。。。。。。。。。。。。。


参考资料:

1、《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
2、《唐才子传·李白》
3、《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4、《安徽志》
5、《太平府志》
6、《当涂志》

[ 本帖最后由 不平则鸣 于 2009-2-22 06:47 编辑 ]
楼主新帖
大路不平旁人铲

88

主题

277

回帖

49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9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07: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当涂人了,我只是拿你们来开个玩笑而已。
大路不平旁人铲

88

主题

277

回帖

49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9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07: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中百度到的一篇文章,奇文共欣赏

布衣鸿儒方学渐  

                                 □    陈 靖

       枞阳自汉代立县,两千年来,时废时置,变动频繁。由于地处要冲,战乱频仍,明代以前,或许因时代久远,抑或文化建树平平,枞阳人在历史文献中鲜有记载。明中晚期以降,教育兴盛,渐成文化中心,一时人才如火山喷发。据马其昶《桐城耆旧传》记载,桐城科举,明代自永乐到崇祯年间,中进士80人,中举人165人;清代中进士154人,中举人628人。可谓人才荟萃。民谚有“五里一进士、十里一翰林”,可以想见当时盛况。人才的汇聚,最终形成一股文化的激流。这股激流最终催生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   
       文化的鼎盛离不开教育的先行。自明中叶始,朝政腐败,达官名宦,倾心教育。明正德年间,邑人何唐,首开讲席。承其办学之志的是我县大儒方学渐先生。   
       方学渐的家族是桐、枞大族,号为“桂林方”。历史上,桂林方氏家族出过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有“族望重江南”之誉。诞生于明万历以后的“方氏学派”就是由方学渐先生开创的。台湾梁实秋先生与大陆钱理群先生均认为桂林方氏家族是“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仅次于曲阜孔氏。”如此门第,推其原由,实与方家、与明善先生的倡学重教分不开的。  
       方家以读书入仕,渐成旺族。其发迹从五世方法开始。方法于明洪武己卯(1375年)中举。长子方懋生有七子,有五子分别考中举人和进士,一时号为“五龙。”方家也一跃而为桐、枞大姓。都谏王瑞取摘桂如林之意,颜其门曰“桂林”。此后,方氏后人确如王瑞所言,世代书香赓续,冠盖相接。方学渐是方懋长子方琳的后代。方家在学渐前几代,家道就已败落。到了学渐父亲方祉手里,家境已很贫穷,虽然以授徒为生,但家无长物,生病只能靠“鬻书易药”。可见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后来的方家门望之隆,实际还是从方学渐开始的。   
       方学渐主张性善之学,学者尊谥为“明善先生”。明善自幼聪明,沉着敏毅,擅长诗文,小小年纪在当地就很有名。邑前辈钧州守赵锐广有家财,有一女正待字闺中,他一直想招一个品学俱佳的女婿,以保掌珠一生荣华。赵锐别出心裁,在全县范围内为女儿征婚,引来无数青年才俊面试。明善生性散淡,不修边幅,应征之日故意以泥涂布衣前往,试探赵家是不是以貌取人。赵锐独具慧眼,见方学渐当场作书一篇、文一首,才思敏捷,惊为奇才,不仅把爱女终身托付于他,还厚赠田产,成为轰动一时的佳话。不久,明善父母先后过世,明善按照古礼,庐墓尽孝。时长兄学恒与婚后的明善分居。明善父母本就很穷,死后所留微薄财产明善都给了长兄。后来,学恒家业日落,明善念及兄长度日维艰,索性将岳丈所赠田产全都转赠其兄,并安慰大哥:“弟笔耕自足活,藉是以奉兄耳”。那时明善家的庭前有枫、杞二树,长成连理,大家看了都认为明善的孝悌感动了天地,这是昆弟之祥。明善就在树下建了一座亭子,取名“连理亭”。从此,自己以课徒授业自给,清贫淡泊却乐在其中。  
       生活的贫穷并没有消磨明善的意志,反而使他在逆境中保持着高尚的情操。江西人张绪时任桐城教谕,明善拜其为师。天台耿楚侗督学畿辅,下白衣应举令。张绪就向本县官员推荐明善。明善知道后,躲着不肯去应试。他说:“吾岂敢诡一时之遇,以与命衡耳?”意思是君子求功名,应取之有道,不凭真才实学直接保送的便宜事我不干,考不起我认命。张绪知道后,对他更加器重。  
       嘉靖丙寅(1566),明善27岁成诸生。但造化弄人,此后求取功名的道路异常曲折,他居然“七试南闱不售”。直到万历癸已(1593),他已54岁了,才取得个贡生的身份。而这时,其长子方大镇早已于万历己丑(1589)考上进士,在大名府做起了京官。          中国古时的读书人多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极目标。尽管在科举上明善一路蹭蹬,终生未仕,“立功”没有了指望,但在兴教倡学上,他可谓竭尽心力,终身以布衣行事,却以“立言”永恒。明善屡试不第后,于枞阳筑“桐川会馆,”邀请学者张绪、何唐主讲,开门授徒,昌明正学。  
       综观整个明代,尤其中晚期,是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一个时代,士大夫和中上层知识分子人格独立,个性张扬,各呈主张,哲学思想五彩缤纷。如果说,明初时期程朱理学还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那么到明英宗正统年间,以王守仁为代表的新理学“王学派”则逐渐占据思想高峰。后来王学派产生裂变,又有左右派之分。其时著名的大师级人物有王艮、颜钧、何心隐、李贽、顾宪成、高攀龙等,晚期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则更是风生水起,在中国的思想界刮起了猎猎雄风。  
       明善早年师承耿定向,按其学谱,应该属王门左派,因此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将他列入“泰州学案”。可他不赞成王畿的“四无说,”斥“《天泉证道记》为傅会”。力图“藏陆于朱”恢复正统王学。但是,他治学却以“崇实”为主旨,强调“理是实理,事是实事,”坚持“究良知而归实”的学术价值取向,反对空谈。在这个取向的指导下,他实际上借“濂洛之教”来救王学末流的空疏之弊。其结果却同他的主观愿望相反,以折中程朱陆王为归宿,真正地颠覆了王学的立场。   
       其时,明善常往来于桐川(即枞阳)、秋浦(指贵池)之间,以浮山为中心,四处讲学。一时大江南北,学风薰染,书香四溢,四方问学者,络绎不绝。对于社会上应酬的事,他从不愿过多涉及;但遇会馆有事请他主持,明善绝不推辞。当时,县内有名望的学者还有赵鸿赐、童自澄,都热衷于兴办教育,人称他们为“桐川三老”。明善一生讲学不倦,特别是晚年,他的“崇实”主旨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经世致用”思想异曲同工,受到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巨子的竭力推崇,多次讲学东林,他们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治学态度、救世精神,来反对只以猎取功名为目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脱离社会实际地空谈玄理。   
       此后方氏学派一直秉承“崇实”思想主旨,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桐城派”无数作家的著作里,依然有着明善先生伟大的思想背影。   
       明善生性恬淡,嗜学笃教。尽管后来两个儿子都已显贵,但他依然衣着朴素,不事张扬,以布衣享誉学界,“不敢以不肖之心待人”。明善晚年到无锡讲学,县令陈石湖临行时特备一船,为明善送行,明善婉谢不受,始终保持着一个读书人的铮铮傲骨。他常常独处一室,潜心学问,不与外面接触。但如果有人和他谈论学理,则口若悬河,至夜不倦。明善著有著作多种,计有《易蠡》10卷、《孝经绎》1卷、《心学宗》4卷、《桐彝》3卷、《桐彝续集》2卷、《迩训》20卷、《崇本堂稿》22卷、《崇本堂续稿》2卷、《别稿》4卷。   
       明善一生,以布衣振风教,主坛席二十余年。在他的影响下,方家子弟连番摘桂。其子方大镇、方大铉均为明代进士。三孙方孔炤,以进士任湖广巡抚;六孙方文,是清初杰出的诗人。曾孙方以智,由进士入翰林院编修,永历中拜内阁大学士。时有“一门五理学,三代六中书”之誉。我曾对方氏家族后代进行研究,发现其孙辈男丁30人中,取得县学生(即秀才)以上资格的就达15人,其教育的普及与成就,由此可见一斑。  
       在先生的影响下,县人热衷办学,书院、会馆,县学、私塾,遍布城乡。由此崇尚自由结社、自由讲学的流风所及,使枞阳人异军突起,不仅为“桐城派”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甚至直接影响至近代吴汝纶、李光炯、房秩五等人。数百年间,学风薰沐,以至于《桐城耆旧传》称:“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篱茅舍,清晨弦歌琅琅”。  
       先生晚年,因长兄两子早逝,悲伤过度,一病不起。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会馆的事。先生死后,葬在枞阳县城莲花山南麓、枞阳二中校园内。陵墓规模较大,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方学渐简介   
       方学渐(1539——1615),字达卿,浮山人。学者私谥为“明善先生”。早年丧父,刻苦自学,卓有所成。邑前辈赵锐有一女,择婿时,召邑人面试,学渐以泥涂布衣往,拟书作文以进。赵称奇才,以女嫁之,并厚赠田产。时兄学恒与学渐分居,家境贫寒,学渐乃将岳家所赠田产转赠给兄,曰:“弟笔耕自足活,藉是以奉兄耳”。学渐对其兄特别尊敬,院中枫杞二树连理,观者以为昆仲之祥。学渐乃建亭于其下,曰:“连理亭”。   
       当时,汉阳张绪(甑山)为桐城教谕,十分器重学渐之才,向试官推荐。学渐不以为然,避不就试,并说:“因人之力而获得意外,吾不为也”。后与邹守益、吕坤、冯从吾、顾宪成、高攀龙诸名士游,学识益进。学渐以布衣主文坛讲席20余年,并筑桐川会馆于枞阳,奉祀孔子,邀张甑山、何唐为主讲。学渐在馆讲授孟子“性善”之学、“泰州学派”的“人性皆善”之旨,抨击空幻虚玄之学。著有《心学宗》、《性善绎》、《桐川语》诸篇,远近人慕其风义,争相结社集会研习。学渐声望日高,慕名而来请其讲学者日增,于是出游大江南北,讲学四方,著有《会言》、《东游》、《北游》、《南游》诸记。学渐出游讲学,不牵强附会,谢绝官员迎送,天性淡泊。见人有善则喜,有恶则规劝之,皆出于至诚。对家乡创祠堂,修家谱,置祭田,建庙宇,筑桥梁,办学,都尽力资助。作《祠规》、《饮酢》诗,记述当时族祭、婚嫁、吊庆应遵循的礼俗。每次外游,遇有骸骨暴露必掩埋,又买义山以葬无主之柩,常说:“得以吾之行也,随分薄施足矣”。   
        学渐年七十五卒,祀乡贤祠。卒葬枞阳莲华山,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著有《易蠡》10卷、《孝经绎》1卷、《心学宗》4卷、《桐彝》3卷、《桐彝续集》2卷、《迩训》20卷、《崇本堂稿》22卷、《崇本堂续稿》2卷、《别稿》4卷。  

  
  
参考资料:   
史孟麟《明封侍御明善先生本庵方翁墓表》  
叶灿《方明善先生行状》  
《桐城桂林方氏家谱》   
《桐旧集》   
方昌翰《桐城方氏七代遗书》   
马其昶《桐城耆旧传》   
《桐城县誌》   
《枞阳县誌》   
《浮山誌》
大路不平旁人铲

88

主题

277

回帖

49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9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07: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上面百度到的文章,也只有三个字是原创吧?但后面居然跟着一批高呼“陈大师”的,吾实在是兴奋得很哪!又出了一名大师了,斯地真乃人文鼎盛之地也!

[ 本帖最后由 不平则鸣 于 2009-2-22 07:22 编辑 ]
大路不平旁人铲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2-22 14: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陈大师也曾交流过,地域观念强不能说是坏事,但如为文拘泥于乡土情绪,刻意为之显然非常不妥,大师刻意为之那就有可能贻害深远了,为后世平添文字官司。
同安闲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taxr
人文桐城群:104519446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22

主题

64

回帖

10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0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22 20: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桐城县凤仪里人(今枞阳人)
刘开桐城人(今枞阳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

主题

64

回帖

10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0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22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开玩笑地解释“今枞阳人”:今天被赖成枞阳人
可能有不少网友看不懂我上面说的意思,没有办法只好解释一下,原本是宜意会不宜言传之事,奈何今日桐人学理科、经济者多,学文者少!
注释1:风仪里在今桐城市区北大街,为桐城桂林方氏祖居之地。
注释2:刘开家族世居孔城,刘开故居今尚存于孔城老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

主题

64

回帖

10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0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22 2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6楼两句话并非我杜撰,东南乡网站上俯拾皆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

主题

64

回帖

10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0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22 2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安西都护碎叶都能被说成当涂,当四川绵州都能被说成当涂,将孔城说成陈洲,将凤仪里说浮山、说成风仪乡你又能怎么着?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45

回帖

9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23 1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久没来这里,原来这里这么热闹啊。

本人就是楼主所说的“陈大师”。我是做设计的,以前也弄书法(本人为省书协会员,《安徽省书法作品集》刊有本人作品。桐城书法界如毕国栋、江毛安诸兄都熟悉我)。有些网友开玩笑,戏称为“设计大师”、“书法大师,”简称“大师。”本人一直反对这个称呼的。但大家都这样叫,我也没办法,并不是我自封的,权当是个绰号吧,呵呵。贵网同安闲人版主、清芬阁都是我熟人。

欢迎楼主就我文中不妥之处提出批评,不希望搞人身攻击。

方学渐是枞阳人还是桐城人,是学术问题。学术问题讲究依据,在目前依据不是太明朗的情况下,说是桐城人或枞阳人皆无可厚非。

在此情况下,我所写的文字是为《枞阳历史文化名人》一书而作,难道要我将方学渐说成是桐城人?

[ 本帖最后由 不施锦绣 于 2009-2-23 12:08 编辑 ]
束千卷奇书贮腹,放一轮明月入怀。
欢迎光临:http://www.zywbbs.com/bbs/?u=6
博客:http://blog.sina.com.cn/zongyangwa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