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289
- 积分
- 2595
- 威望
- 24024
- 桐币
- 6644
- 激情
- 127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2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3-2

桐网嘉宾
 
- 积分
- 2595

 鲜花( 6)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0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汉 于 2009-3-10 09:30 发表 1 @4 o# o7 u' q( {$ ]
“因为我们最起码,要安排他活到自己被皇上改名之后”。5 ] U- o& L4 t0 U/ Z- T" Y2 U( }1 D
----------------------------------
+ k. \5 G- ~" P \+ L4 J为什么非要活着才能改名?死后为什么就不可以改名?
$ K, a# q* W& W# p7 V. D, z* `! g! s9 A$ {
: R9 p! f: M" w( A8 r
“那么他为什么只是姓了名中的一字反而不改其姓?”。4 o) t, B9 a Q6 z" D
------------------------------------------------# z0 Z# x0 B- l5 P7 z7 V. m
现在有很多在逃犯就是这么干的,可能是人性使然吧。% @& z9 t$ {' n7 i! M
. [+ s0 ^8 u" l, p8 q; H2 h$ e( X" d: {
那么又有谁会想到让他以“早卒”的名义避入桐城?
8 a9 K9 m$ v2 o6 F" |8 u( A----------------------------
) Q8 S2 ~/ |! ?# K3 {. |3 M请查一查,是什么史书记为早卒?你说不是早卒,那为什么史书要记为早卒呢?
. c3 k+ X* F4 B; F$ P再者,不要被“亲率”束缚,也可能是其后代避之桐,他本人并没有亲率。3 j8 N& k. {, y! Q
当然,我并不相信后裔说,我认为可能是族人。9 d- e z7 d# T1 @
" H) ] \) P( X, C/ A) E' Q“徐达从记载上确实只有四子,根本不可能再变出另一个儿子出来”。
6 \) ~6 }% C4 h7 H-------------------------
* s+ V" f9 G2 f如果徐真的要避祸,真的偷偷地送个儿子到桐城,正史怎么可能记载呢?3 m, T W8 ? ?- i3 c2 e) ^
反而,我们可以通过这次讨论,给徐再找出来一个儿子。当然,我说的只是可能。 ( T0 s; H9 o2 Q
第一条,查史料记载的语气就知道,这是活着时候的改名,而不是死之后。
: a" Z7 D5 l: S: _+ o) N' K, V第二条,逃犯?逃犯取一个和自己名字只差一个字的别名?徐天福和徐添福,发音完全相同,如果是要拿徐添福,会放过徐天福么?起码有重大嫌疑。是皇帝老子给取的名字重要,还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何况,拿徐添福和“逃犯”类比,也太不地道了吧。
( {* v4 @0 c( P8 F第三条,我从来没说不是“早卒”,我只是说他死在自己老子之后,而且是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的。为什么大家总要把“早卒”理解成“早夭”呢?有多少人被记为“早卒”,就如初唐四杰的王勃,然而他也不是幼年夭折啊。3 P/ r- d6 @9 m9 p$ [6 n/ O
第四条,如果,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盲目去假想徐达在某个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桐城,而且当时取的名字很奇巧地与后来朱元璋为其“二弟”或“二哥”御赐之名惊人相似。那么,我也同样可以毫无依据地认为,齐之鸾是靖难死忠的齐泰之后呢。4 F/ v$ J/ m/ W* Y- h. ~1 I# N
最末补充一条,就是我用史料证实的相关结论,还没有人举证能够否定。那么其它的一切人为假想的可能,都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