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441
- 积分
- 5757
- 威望
- 2346
- 桐币
- 967
- 激情
- 311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90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荣誉会员
- 积分
- 5757
鲜花( 8) 鸡蛋( 1)
|
发表于 2009-8-17 2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ishu 于 2009-8-17 20:59 编辑 3 r5 R) G3 j. y
$ ^0 H+ [0 H' }# x& E
Q: O% e* w. m! F- v% W
1 i; [( j4 V. b1 \. W. }. M5 G/ z! E' l( ~1 |- j/ q) M* {3 m
(新华社记者 蔡敏)0 n2 U" m+ q% g0 p
阮鹗是明代抗倭史上一名响当当的英雄。公元1567年,阮鹗病逝,当朝皇帝赐葬于其祖籍枞阳县■山镇■山村阮家享堂附近。1998年,省政府将阮鹗墓地石刻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记者在枞阳采访时发现,由于缺乏保护,阮鹗的墓地一片苍凉,石刻和墓地损毁十分严重。
; I$ M# A: M6 Z" E ■山村村委会副主任阮宏祥闻听记者前来探访阮鹗墓,热心地为记者引路。记者看到,这片墓园如今已与荒地无异,满目苍凉。在一片荒草中,阮宏祥扶起倒在一边的碑告诉记者,那是1998年省政府为阮鹗墓地立的碑,现已碎裂,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字都无法看全了。
+ z. i& x3 w. {& G; L" [ 在一块荒地上,记者看到了四块大石碑,除了中间一块还高高耸立以外,其余已全部倒地,甚至碎成了几截。那块未倒的石碑上依稀可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模糊的刻字,这些似乎还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英雄的过往……
7 k" r8 ?& C( k, G8 x. o7 y" I 附近,一根三米多高的华表倒在草丛中,一座“龟驮碑”也已龟碑分离,被荒草掩盖着。向南不远,草丛之中对称地排列着两排汉白玉雕像,自南向北分别是文臣、武将、骏马、白象、麒麟与玉兔,造型精美,惟妙惟肖。但由于缺乏保护和遭盗墓贼破坏,这些雕像已经支离破碎,一个“武官”的头颅已经不见踪影。
' D! v8 O$ \4 z: {# z* v 爬上一个高高的台子,两排雕像“守卫”着的坟冢展现在记者眼前。坟冢上的石板已经残缺不全,一些新翻的泥土洒落在周围,用来盛土的箩筐也被放置在一边。: P$ A+ a: K* e; d! W* E8 q
“这些都是盗墓贼留下的痕迹。”阮宏祥说,“从2000年到现在,这个墓园被盗了五次。”8 y) {* C$ T- |+ X
“2003年农历7月那次盗得最厉害,盗墓贼把阮鹗的尸体都盗了出来,扔在坟冢边上。”阮宏祥说,“我们看到的时候,阮鹗的尸体还很完好,身上穿的丝绸颜色鲜亮,完全没有破损。”他们赶紧按当地风俗将阮鹗的尸体裹好,重新放回棺材里,再次下葬。后来他们发现,盗墓贼在棺木上打了一个洞,用绳子拴住才将棺木拖出来的。“棺材是楠木的,里面本来有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就算有东西也已经被盗墓的拿光了吧。”4 V, X' A5 Y H$ c# y$ H
盗墓贼时常光顾,当地村民也开始警觉起来。阮宏祥告诉记者,去年有一批盗墓贼又来盗墓,被他和村民们发现,经过大家围追堵截,一伙5个盗墓贼全被擒获。
: h0 l$ x& O' d+ ^! q% ] ■山村600多人,有500人都姓阮,不少人都是阮鹗的后裔。大家看到阮鹗墓地破败的样子,心里也很着急。他们希望有人能把墓园管理起来。阮宏祥告诉记者,针对古墓现状,他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除了立了块碑,没有其他措施。9 E; T: ^: _/ o- B- {% C! a
1 B7 i4 u% P' z# C9 x+ S; d5 F* B% I/ r* u2 |
在抗倭史上,阮鹗也是响当当的,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后代里面会出来一位汉奸子孙阮大铖吧。
; {* q& H5 g d: e' o3 ^ ; g, w! {' l+ R5 ?% k0 V3 H
阮大铖(1586一1646),字集之,号圆海,明末官员,阮大铖祖籍桐城浮山(今属枞阳县),曾祖阮鹗官至巡抚时,举家迁到安庆。阮鹗病故后,全家又移居怀宁县。后阮鹗张子,阮大铖祖父阮仑再迁桐城,居地与怀宁县隔河相望,世称“阮家大屋”。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大铖进士及第,出任朝廷给事中,后投靠阉党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罪恶滔天,以至桐城、怀宁人都耻于和阮大铖同籍。
' o* V+ ~9 _1 `4 z7 z, y* a4 Y * `% u+ Y; F) p4 T
相传阮大铖当年追随阉党,跋扈骄横,时闻其父暴卒,便策马回乡治丧。当阮家大屋隐约可见时,忽闻人声鼎沸,阮大铖以为遇到绿林大盗,定睛一看,原来是同族至亲。及至前,众人唾其面,怒骂他残害忠良,不准他踏阮进氏门庭,也不许他称桐城人。阮大铖见众怒难犯,只得灰溜溜地逃到河对岸叔祖父家。自此,再也未回桐城。
8 _) _5 V, Y% j. T) j
% @. `3 ?% Q( ?! q清雍正年间,桐城人张廷玉出任《明史》总裁,审阅文稿。知阮大铖籍属不明,而先祖耻于与阮大铖同宗,他亦早有所闻。桐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岂容品格低下的阮大铖在此安魂!想到此,他依据阮氏确移居过怀宁县,便操笔注明阮氏籍属为“怀宁县”。
9 Z y+ `% Q9 ~
( G# v* v, g) O) G& v+ l# K3 j' B* b以上文字转载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