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的安溪缘 0 |" D' y+ B" ?
(1993年3月《泉州晚报》第三版) 陈忠义 方苞(1668-1749),字凤先,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进士,清代中叶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之初祖,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他一生与安溪结下不解之缘,值得一书。 v* q! J! ]* L: \$ B( v6 J
安溪有方苞的救命恩人李光地。方一生两次以事落职,其中一次受同乡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号褐夫,别号忧庵,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进士,少年才思艳发,散文长于史传。他留心明代史事,网罗放失,时访明季遗老,考求故事,于康熙四十一年行《南山集》。书中多采方孝标《滇黔纪闻》所载南明时事,且用明永历年号,康熙五十年被劾为“狂妄”,两年后以“大逆”被杀。方为该书作序并收藏木板,受牵连入狱。适词臣汪霖去世,康熙慨叹“无复能为古文者”。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1642-1718)乘机进言:“必如班马韩柳,诚急未得其人;若比霖者,才固不乏,即案中之方苞,其古文词尚当胜之。”方及同案300余人因而得救。方获释后被编入旗下为奴,从事修书工作,雍正时诏免奴籍,任内阁学士,乾隆初官至礼部 - C/ b. l. U' y9 F+ Y+ g
方苞的学生官献瑶也是安溪人。官献瑶(1703-1782),字瑜卿,号石溪,7岁入塾,16岁入县学,27岁进国子监,深为漳浦学者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康熙进士,雍正间官至礼部侍郎)赏识,被蔡收为书生,经蔡介绍又受业于方苞。在方、蔡二师指导下,献瑶深探濂洛关闽之学精义和六经深奥论点,成绩优异,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中举,四年殿试对策,援引以义论述时事,置二甲第二名进士,选庶吉士,充三礼馆纂修,官至詹事府司经局洗马、陕甘提督学政,著作有《读易偶记》
! d& [3 Y: _0 k2 f+ \1 P8 M& d 此外,方苞与安溪人王士让及铁观音茶也有一段缘。王士让(1691-1751)字尚卿,号南阳,安贫励志,笃嗜好学,以五经应试为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副贡,著有《礼仪训解》17卷等,官献瑶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回乡省亲,见王学问大有进益,次年向方苞推荐,后方又为王奏请入三礼馆分修《礼仪》,告成,议叙一等,出判湖广黄州府蕲州事。方为之亲书二联一匾。二联为:儒学礼经登内阁,国朝名宦载蕲州。“三礼典章悬虎观,九州文字炳宏图。”一匾为“笃志礼经”四字。据尧阳王氏族谱载士让所序文称:士让于乾隆元年发现一株“圆叶红心,如锯有齿,黑洁柔光”的茶树,移植后摘制成品,气味芳香超凡。乾隆六年他赴京师谒方苞,携此茶赠方转进内廷,受乾隆召见,垂询尧阳茶史,恩赐此茶曰“南岩铁观音。”此后,铁观音广为繁殖,饮誉海内外。/ K0 [7 h3 p2 r2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