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2|回复: 6

[桐城派] 文都桐城与桐城派兴衰史偶谈 / 潘承祥

[复制链接]

30

主题

260

回帖

35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51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8-23 18: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cx888 于 2011-8-24 16:38 编辑   t$ c; q+ K: z5 B! I6 f; Y
8 q$ l, c5 T" R4 M: P% c2 k% l
《文都桐城与桐城派兴衰史偶谈》
+ a; l7 u, E4 J- h
0 g2 L. s. C7 g: T5 r4 e& @& {+ G作者:桐城派裔孙 潘承祥/ g$ o" F0 ]# b/ |; B) D
1 i( @% Y" o1 c
古邑桐城,中华文都。文化高标,精神圣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其沿革:周置桐子国,此桐名之所首出也;唐设桐城县,此邑名之所由始焉。岁届丙子年,升市而废县。今荦然直辖于省,卓尔不群者矣!贯通南北,有“七省通衢”之称;战略要冲,享“吴楚铁城”之谓。为江淮文化圈发祥之渊薮,乃桐城派文化策源之中枢!
) C/ |* v- Q& z% k8 i- t" D( V! @
7 d0 {% B/ T: y$ E: \7 Y6 }6 P$ \斯域也!龙眠钟气,风物殊嘉。民风淳朴,代起彦豪。迨至明清,文风勃兴而蔚起,儒林茂衍以炽昌。科第联翩,文名四溟。隔河两状元,覆压江左三千里;一门五进士,披靡淮右八十州。宰辅重臣并封疆大吏同列,冠盖满于京华;风流雅士与墨客骚人互答,文章甲于天下。于是,当时名士程晋芳、周永年惊呼曰:“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学者转相传述,号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年。故桐城得名“文都”,盖源于斯。“文献名邦,古文家乡”。已而,海内文士争趋,朝野耸动;蔚为一大流派,海表讶服。其后,同治重臣曾国藩亦甚推重:“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桐城派复振,崛然中兴也哉!学者刘师培亦叹云:“望溪方氏摹仿欧、曾,……桐城文士多宗之,海内人士震其名,至谓天下文章莫大乎桐城”。 5 ^$ j( y' _7 \- Z$ C% M( w

2 O% B6 \+ d) E; O* T, ^& b夫“桐城派”者何?乃主盟清代文坛之最大散文流派者也,亦谓“桐城古文派”。因其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姚鼐,粹然渊儒,才气浩瀚,磊落飒爽,仙姿绝世,皆为桐城人,故名。其文章大都颇具不可低估之艺术魅力,被目为一代文学正宗。滥觞于明季,鼎盛于康乾,衍华至清末,终结于五四,前后蔓延230余年,涌现作家1200余位,著述2000多部。盖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其代表人物为:方法、方以智、方文、钱澄之、潘木崖、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梅曾亮、姚 莹、方东树、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等。其中:方法、方以智、方文、钱澄之、潘木崖、戴名世等,为桐城派之前驱;方苞、刘大櫆、姚鼐为桐城派之创始人,尊定为“三祖”;梅曾亮、姚 莹、方东树、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等,为桐城派之殿军。
) a9 O& e% X* V- {8 G) a5 }( X- h# L+ v9 P- Z
另则,门人私淑,衣被天下。师承统绪,俨然可寻。方苞门人有:刘大櫆、叶酉、张莘农、雷铉、沈彤、王又朴、沈庭芳、王兆符、程鉴、陈大受、李学裕等;刘大櫆门人有:姚鼐、钱伯坰、王灼、吴定、程晋芳、钱鲁斯、恽敬、张惠言等;姚鼐门人有: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刘开、陈用光、姚椿、毛岳生、戴钧衡、曾国藩等。且追从梅曾亮者亦有:朱琦、龙启瑞、陈学受、吴嘉宾、邓显鹤、孙鼎臣、鲁一同、邵懿辰等;曾国藩门人有: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等。及受曾氏影响者尚有:马其昶、严复、林纾、姚永朴、姚永概、谭嗣同、梁启超等。实越桐城之地域,遍及五湖并四海。群星璀璨,辉映神州。真可谓:生徒纷从,贤流踵至,耄俊趋谒,清华臻萃。其参与作家之众,著述作品之丰,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诚为中国文学史所寡见也!( b6 L$ ?0 ~& H: C! l0 F+ z
) p7 \. w& R. {. j& d1 l) a
且夫“桐城派三祖”,咸狷洁不苟合于世俗之宿儒也。方苞以学胜,刘大櫆以才胜,姚鼐以识胜。方苞“义法”说,为桐城派开创之奠基者。刘大櫆“神气”说,为桐城派发展之中坚者。姚鼐“义理”说,为桐城派统定之集大成者。桐城派文论体系及古文运动之导源与形成,肇端于方,推展于刘,贯综于姚。桐城家法,至姚乃立,流风余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卓然而成清代声势煊赫一文学流派。故而,桐城派至姚鼐为鼎盛,震撼学囿,弟子甚众,播及华甸,士人仰攀。大有“人不必桐城,文必桐城”之赞说,尽显“户户桐城,人人方姚”之局面。“天下高文归一县,风流倜傥冠中夏”。信哉斯誉之不谬!, |, L' P% b% |' e& g

6 Q9 @- ]7 c" D* q' y桐城派旁支有二:江苏张惠言、恽敬以桐城派为宗而创立“阳湖派”,为其一也。湖南曾国藩承桐城派之源而稍异其流创立“湘乡派”,为其二也。实则,皆为“桐城派”之延续、羽翼、支流与拓绪焉尔。( z: J- }9 X- W. t

( J0 e8 d3 @! i# F2 S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逮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白话文生,桐城派陷入“龙搁浅滩”与“虎落平原”之绝境——举步维艰,遭致命之创;岌岌可危,成强弩之末;摇摇欲坠,现土崩之势。当是时也!“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则视前后七子和归有光、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为“十八妖魔”。林纾等仍鼓扬“尊孔读经”,逆时代潮流而动,挽桐城文派以救,则为钱玄同所病诟,斥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于是,梁启超于《清代学术概论》中慨曰:“不能以其末流之堕落,归咎于作始(者)”。显然,梁氏既否定其末流之负面影响,同时亦肯定其先贤主流之进步作用与历史贡献!( n, C3 R" q% l' w3 Q2 n! L# h

; N- z' G7 N( n) V( H9 ]至是,泱泱乎大风之中国文坛第三次“清代桐城派古文运动”,则嘎然而亡。千秋风义,荣光罄尽之不再;百世勋华,云烟过眼何其迅。其后,桐城派多覆宗绝嗣,泯没毋闻,庶几为后人所淡忘云。
  L$ @8 k4 v) ]# v9 w4 Q2 [" ~8 _/ n% v2 z0 _! m: a. n9 ^- d7 A4 z3 ~
呜呼!桐城派之兴盛衰亡,乃天意也,岂人力哉!$ P. T% O/ G, x7 S# J4 a

1 A/ U4 L# n5 x/ C: x5 q(潘承祥,字赋帝,籍贯桐城,系桐城派胄裔,现任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中国桐城派学会会长)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0

主题

260

回帖

35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51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8: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cx888 于 2011-8-23 18:43 编辑
3 x& Z1 C) |  _+ p+ @; C# U' a8 d* [* _; f. a4 ^" v  l# E2 ?7 T+ [
于是,当时名士程晋芳、周永年惊呼曰:“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学者转相传述,号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年。故桐城得名“文都”,盖源于斯。“文献名邦,古文家乡”。已而,海内文士争趋,朝野耸动;蔚为一大流派,海表讶服。其后,同治重臣曾国藩亦甚推重:“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桐城派复振,崛然中兴也哉!学者刘师培亦叹云:“望溪方氏摹仿欧、曾,……桐城文士多宗之,海内人士震其名,至谓天下文章莫大乎桐城”。
3 B! Z( l' t1 q7 v) M% L4 I2 {
7 W3 p" Y3 g0 ~1 v" ?, i! 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0

主题

260

回帖

35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51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8: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来源:http://www.zhcfw.net/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20268

点评

有时间和 九龙斋1 联系联系,定有重大发现!  发表于 2011-8-27 16:01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78

回帖

12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2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8-25 20: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公承祥:你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你是中华辞赋家奠基人,中国诗词协会掌门人,文豪,古文艺术家,桐城人们都知道你。近来想老家了吗?我顶一个。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687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73
QQ
鲜花(55) 鸡蛋(2)
发表于 2011-8-25 20: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的文化发展与张扬,当以吸取精华的传承为重任。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0

主题

260

回帖

35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51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1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帝QQ:364235722 欢迎联系。谢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0

主题

260

回帖

35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51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6: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派文物遗存征集启事§潘承祥 [1-2稿]  2011/8/30 [123] $ c3 y& v/ c; @
   ◆桐城派成因于「天地人和」说§潘承祥 2011/8/27 [90]
& T3 ~* _2 v" Q/ B$ n$ Y+ n   ◆文都桐城与桐城派兴衰史偶谈§潘承祥 2011/8/27 [176] ) R; p/ p+ T. W3 t* Q+ q
   ◆清徐记(并引)§潘承祥 2011/8/19 [160]
% M5 _8 L8 w' ]   ◆与中华民国第12任副总统萧万长先生书 2011/8/27 [787]   T; W# W# D: D' m6 a
   ◆《中华新辞赋选粹》第二卷·后记§潘承祥 2009/12/14 [747] 0 C8 N& `8 d* {2 D. C8 q3 D
   ◆《姚平辞赋二集》序§潘承祥 2009/12/14 [817]
4 W" L" T6 ^2 Z. s1 i( n% B   ◆《中华新辞赋选粹》第一卷·序一§潘承祥 2009/12/14 [939]
& g* \/ u* M% N   ◆《千城赋》第一卷·序一§潘承祥 2009/12/14 [831]   ^) `# N3 _3 g
   ◆《苏城诗萃》创刊杂谈§潘承祥 2008/11/19 [1278] , ?4 `) g# _( D8 g3 K
   ◆索取赋报 登记导向§潘承祥 2008/11/16 [1427] # `6 O$ n2 m. x& k, T2 M3 Y
   ◆赋花张红云介绍§潘承祥 2008/11/16 [1312] 0 E2 ?/ s* h% j( t
   ◆著名赋家陈逸卿§潘承祥 2008/11/16 [1412]
2 J3 {$ C8 E) \' i2 r   ◆《中赋报》发刊辞§潘承祥 2008/11/16 [1243]
: z/ t1 o- y( O; c   ◆戴名世列传§潘承祥 2010/7/22 [1769] 3 Y$ P- [9 M% o/ i0 q
   ◆戕逆徒逐鹿者檄§潘承祥 2008/2/17 [1479] : }. t" ~- D: m( @
   ◆驱“张汴南逐”劣徒书§潘承祥 2010/7/27 [1609]
' F1 z6 J' V+ ], o% N( s% J4 X0 p8 I6 D   ◆祭亡侄南方朔诔§潘承祥 2010/7/24 [1541]   I* j" M/ J6 M: h* _
   ◆祭亡徒刘志向诔§潘承祥 2010/7/24 [1377]
( s: L, R+ f$ s  x2 Y' ?( J   ◆刘志向姓氏渊源考§潘承祥 2008/3/15 [1541] , t5 ?& l1 f. z4 F: c
   ◆祭诗人李定璇文§潘承祥 2008/2/17 [1478] 5 U! B: c2 w5 u& C  [5 @6 m5 `
   ◆伐枞阳张君檄§潘承祥 2008/2/17 [1396] 0 p% r& @, j4 \8 k
   ◆桐城派“五祖”新说§潘承祥 2008/2/17 [1390]
  Y7 A3 @9 M2 g4 {- `  A: u   ◆赋坛“四杰”,时代卓骏§潘承祥 2008/2/17 [1417] $ g8 Z% m* b( G. `9 C
   ◆与网管桐川阁下书§潘承祥 2008/2/17 [1327]
' S# p* @; l" F  }   ◆潘承祥自序§潘承祥 2008/2/17 [1529]
8 C) n% y0 s) y0 h& u& P   ◆“九龙演绎”杂说§潘承祥 2008/2/17 [1268]
9 E2 v  ^$ @9 Q, u6 L, D   ◆“望江融资”之我见§潘承祥 2008/2/17 [1444]
- L$ n* B' n0 Q6 C& W
( `" b0 g: v: {2 L' Ghttp://www.zhcfw.net/index.asp?xAction=xSmallclass&bigclassid=50&smallclassid=0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