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992
- 积分
- 4823
- 威望
- 22320
- 桐币
- 1389
- 激情
- 253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91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7-5

超级版主
 
- 积分
- 4823
 鲜花( 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一苇过江 于 2013-4-3 16:00 编辑 0 r5 z* ?# _0 f) X2 u
8 x7 ^, ?: P$ \. H* x
桐城6 C# @$ `. z9 |2 K+ w: c- I! O
东有孔城老街
7 c8 D- h8 {+ |2 @& M% t3 m西有唐湾古村落# X- H4 ?1 a( f5 H3 H+ C; l( R
古城位于中央4 r0 g2 N- A, `( ?! W' l p& L
肩挑这两大历史胜迹
6 H, j! |$ A$ g9 \
2 L, v* q/ e1 Q% v9 C$ A孔城 }6 p7 b; z1 l6 W8 v
你肯定很熟悉+ P% ^8 B2 T* [, Q
至少听说过1 J+ R! F6 w* ^
而唐湾& \. y/ Y- A& I, Z2 o- e
恐怕你就不太清楚
% X3 \9 q$ a% a7 M0 e+ g# V0 E% d我愿意做你的向导
' I- p/ {* h+ S& ~+ v与你一起看看那里的古村
6 Z) O6 ~! j) |4 [7 x& B" T0 r, d, d虽然我的拍摄技术有限
( C+ A2 O7 I. H# }
, T- d* E8 E& `1 Z2 `5 F* i2 k希望这里的古村
+ P7 r2 Q- P& A( _9 @# J有好的保护
( f; V0 ]' w# }- f有好的利用! T' d) ^4 w. z1 `! X
希望居住在古村里勤劳的人们# V6 V C/ O, `! B$ a" ^3 K; f
因古村而富裕
/ j, K7 a9 D' u' R% U% M因古村而自豪) h+ C3 [6 k1 Q0 @7 _
祝福古村有好的归宿- D/ K+ U) i& n& s+ K
------------是为记
8 m: P1 V" C/ E
: z% P5 g* S) Y7 g( K. B) r7 F4 [
! j! s( b4 i" u; a" e3 B! j 唐湾古村落,建筑年代在明清至中华民国。古村落四面环山,依地势由低向高逐层构筑,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木构架基本形式为穿斗式或抬梁式,檐墙和槛墙均以长35、宽20、厚10厘米的青砖错缝平砌围护承重,建筑内部以编泥墙或板壁相隔,建筑局部点缀雕饰和彩绘,院落大都以鹅卵石人字形铺墁,门楼地面以方砖斜铺,室内以土夯筑,檐下排水沟渠回环曲折与暗渠相通,檐前弄廊纵横交错,迂回有致,将每个独立建筑相连,体现山区居民聚族而居又独立成户的特点。古村落内建筑除传统民居外,颇具功能特色的还有礼制性建筑宗族祠堂、享堂。
9 y4 n0 f3 h' X* P
6 b! N6 E1 d! b( a \ 据当地宗谱记载和建筑形制、风格推断,唐湾古村落在明代已具雏形,至清代渐成规模,民国时有所扩建,如唐湾村上排门古村落四周就建有民国时的唐家新老屋、唐述银老屋、唐家汝等老屋,并古村落连为整体。有的古村落内有不同姓氏的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且村落内有各自的宗族祠堂,在封建社会,这里不同宗族的人们能在同一个连体的古村落内和谐共生,相互帮助,共同改造自然,充分体现了唐湾人民的淳朴、团结、开明、友善。如上排门古村落内就住有唐、彭二姓族人,并建有唐、彭二姓宗祠。
- ]$ G( H) j( J/ L5 ]- h2 ~0 N1 z
7 Y8 J0 h, S/ L. L( s# U) _$ ~ 唐湾古村落房屋、院落、弄廊、沟渠等建筑布局相宜,空间紧凑且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在选址、布局规划上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从村落外的自然环境到村落内的建筑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发展文物旅游的重要实物载体。
( S+ k& {. g" Q2 ?8 p3 _
$ W, m4 }, a9 k: J% o) i+ T7 ^- ?$ z2 K# R/ [0 ~+ `4 o4 a
* N+ n. s6 q$ P6 l* |
http://www.ahage.net/bbs/read.php?tid-80840-page-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