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992
- 积分
- 4823
- 威望
- 22320
- 桐币
- 1389
- 激情
- 253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91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7-5

超级版主
 
- 积分
- 4823
 鲜花( 4)  鸡蛋( 0)
|
“与时俱进”典出姚鼐
9 m* o U2 w, j, c3 P6 U! r 姚鼐(公元1732-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穀,人称“惜抱先生”,《登泰山记》作者,安徽桐城人,他与两淮盐运使朱孝纯(字子颖)都是桐城派文学家。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他受好友朱孝纯的盛情相邀,来扬州梅花书院出任第一任掌院(又称山长)。正是在这期间,梅花书院里留下一段尊师重教的佳话,也造就了当今的热门词语——与时俱进。
& l, A$ o. i- Z/ y! u* N( c9 k+ m3 v' R" I& ?3 [9 ^! I( s
书院博物馆筹备组专家夏志朝对这段历史曾进行考证。他告诉记者,谢启昆(字蕴山)在扬州任知府。谢才华横溢,尤善为诗,他早已仰慕姚鼐的文采,姚在扬州掌院,自己能就晤雅谈,十分高兴。一次,他将自己所写的诗文编成诗集,请姚鼐为其写序。姚鼐拜读谢的诗集后,赞叹不已,他在序文中写道:“才丰气盛,锐挺飙兴,不可阻遏……然先生殊不以所能自足。十余年来先生之所造,与时俱进……往时鸿篇巨制,人所惊叹以谓不可逮者,先生固已多所摈去矣。”《谢蕴山诗集序》收于《惜抱轩诗文集》。姚鼐用“与时俱进” 一词不仅仅是对扬州知府人品才华的褒奖,更重要的是教育后昆要像谢蕴山那样永不满足。作为一个地方长官请序于一位书院院长,这是对写序人的一种敬重,此举不能不称之为尊师。
- m* }9 q( M, v2 d: y0 T9 J4 `! {
正是两淮盐运使的重教兴教,才使得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讲习研学于扬州,也正是扬州知府谢启昆的礼贤尊师,才使得姚鼐文思涌动,写出“与时俱进” 的佳词。( d: D' d# o3 p, t. l)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