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原文第一段第八句:凌侵于天汉之表,镇覆于狻猊之上。(有错) △查汉典:凌侵,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凌侵”。查百度:无解释。“凌侵”,本不是词,为王氏所生造也。但“镇覆”,也不是词,亦为王氏所生造也。 查汉典: A.凌,líng 1.冰:冰~。~锥。滴水成~。 2.侵犯、欺压:欺~。~逼。~辱。~侮。恃强~弱。 3.杂乱,交错:~乱。~杂。 4.升,高出:~云。~霄。~空。~虚。~驾。“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5.渡过,越过:“虽有江河之险则~之”。 6.迫近,逼近:~晨。 7.姓。 此处指:6. 迫近,逼近:~晨。 B.侵 qīn 1.(敌人)进入境内,(外来的或有害的事物)进入内部:~害。~吞。~略。~染。~蚀。 2.渐近:~晨。~晓。~早(破晓,天刚亮)。 3.古代称荒年:五谷不生,谓之大~。 此处指:2. 渐近:逼近。 但,“凌侵”,本不是词,必须要换词。能表达上述“凌”+“侵”之意思者,有“凌逼”、“凌犯”、“凌云”、“凌霄”、“凌虚”、“凌空”、“凌威”、“凌迈”。云云。鄙人建议换:“凌逼”、“凌犯”。 C.镇(鎮)zhèn 1.压:~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痛。 2.以武力维持安定:~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反。~服。~慑。~守。 3.安定:~静。~定。 4.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 5.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 6.较大的集市:城~。村~。 7.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 8.整个一段时间:~日(整天)。 9.时常:十年~相随。 10.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11.姓。 此处指:2. 以武力维持安定:~压。~反。~服。~慑。~守。即镇守压服之意。 D.覆 fù 1.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 2.翻,倾倒,败,灭:~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mò)。~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 3.同“复” 此处指:1. 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 但,“镇覆”,本不是词,必须要换词。能表达上述“镇”+“覆”之意思者,有“镇压”、“镇守”、“震慑”、“镇靖”、“镇抚”、“镇服”、“镇控”、“镇扼”、“镇御”、“镇驻”。云云。鄙人建议换:“镇控”、“镇服”。 ◇讹误:【凌侵】于天汉之表,【镇覆】于狻猊之上。 □翻译:阅江楼接近于太空中银河的外表,镇服住了神兽狮子,并覆盖住它。 后句令人费解:偌大阅江楼,何以压在狮子之上面?岂不莫名其妙?“天汉”何其大而远哉,而“狻猊”又何其小而微耶?胡乱铺陈,匪夷所思! ○纠正:凌犯于天汉之表,镇控于狻猊之上。 ◎解释:(汉典说) 凌犯:侵犯;侵扰。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夫占天文之玄道,步七政之盈缩,论凌犯于既往,审崇替于将来。”《旧唐书·郑畋传》:“朕以狂寇凌犯,且驻蹕兴元,卿宜坚扼贼衝,勿令滋蔓。”《明史·天文志二》:“纬星出入黄道之内行,凡恒星之近黄道者,皆其必由之道,凌犯皆由于此。”清戴名世 《小学论选序》:“盖其法律极严以密,一毫髮之有差,则遂至于猖狂凌犯,断筋絶臏,而其去题也远矣。”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用词不当,扣5分。(词典中无法找到之词,即为杜撰) ★得分:100-5-5-5-5-5-5-5-5=60分。
▲9、原文第二段第一句:其有皇家气韵,镌洪武之篇章;玺宝构形,动霓皇之俊赏。(有错) △查汉典:玺宝,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玺宝”。查百度:无解释。 其实,“玺宝”为“宝玺”之误。若词之顺序,随意变化,则“天山客”等同于“天客山”乎?“王宇斌”同俦于“宇王斌”乎? 查汉典: “霓皇”,本不是词语,亦为王氏所生造也。 但“俊赏”,是词,即卓越的鉴赏力。譬如:宋·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构形”:一种几何图形,通常由点和线以及这些点、线得出的面组成。 A.霓 ní 虹的一种,亦称“副虹”。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B.皇 huáng 1.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 2.大:~~巨著。冠冕堂~。 3.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 4.古同“遑”,闲遐。 5.古同“惶”,恐惧。 6.姓。 此处指:2.大:~~巨著。冠冕堂~。 但,“霓皇”,本不是词,必须要换词。能表达上述“霓”+“皇”之意思者,有“霓虹”、“虹霓”、“氛霓”、“彩霓”、“云霓”、“霓旄”。云云。 ◇讹误:其有皇家气韵,镌洪武之篇章;【玺宝】构形,动【霓皇】之俊赏。 □翻译:阅江楼拥有皇家之气韵,其内镌刻着朱元璋洪武年间的诗词歌赋等文章;皇帝的印玺,构造出一种几何图形,动摇了庞大的彩虹,值得具有卓越鉴赏力的人们去鉴赏。 显然,“动摇了庞大的彩虹”,即“霓皇”一词,费解。且上句是动摇了“霓皇”,或感动了“霓皇”,也不知作者要表达何意。且分号前后不匹配,“皇家气韵”何以对应“玺宝构形”?简直是不忍卒读! ○纠正:其有皇家气韵,镌洪武之篇章;宝玺构形,显霓虹以俊赏。 ◎解释:再翻译一下,句意清晰顺畅,无歧义: 皇帝的印玺,构造出一种几何图形,显示出的彩虹似的图案,以值得具有卓越鉴赏力的人们去鉴赏。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用词不当,且不能识别分号之作用,胡乱搭配。扣5分。(词典中无法找到之词,即为杜撰。杜撰无效) ★得分:100-5-5-5-5-5-5-5-5-5=55分。
▲10、原文第二段第四句:雨霁涵情,泛虹彩以绚秋;雁疆弗界,寄渔歌而流响。(有错) △查汉典: 涵情,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涵情”。查百度:无解释。显然,“涵情”为“含情”之误。 雁疆,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雁疆”。查百度:无解释。显见,“雁疆”为王氏生造词语。 查汉典: A.疆 jiāng 1.地域,领域,边界:~土。~宇(国土)。~界。~场(战场)。~陲(边境)。边~。海~。 2.极限:万寿无~。 3.划分界限:“楚子~之”。 此处指:1.地域,领域,边界。 而王氏生造“雁疆弗界”一词,其意为:大雁飞越,没有疆界。 ◇讹误:雨霁【涵情】,泛虹彩以绚秋;【雁疆弗界】,寄渔歌而流响。 □翻译:雨停止,天放晴,阅江楼含情脉脉,天空中透出霓虹的彩色而使秋天绚丽灿烂;大雁飞越,没有疆界,寄托着渔歌而传出声响。(按照纠正后而翻译的) ○纠正:雨霁含情,泛虹彩以绚秋;雁翥无界,寄渔歌而流响。 ◎解释:“涵情”为生造词。 “雁疆弗界”改为“雁翥无界”。 查汉典: 翥,zhù ,鸟向上飞:轩~。龙翔凤~。 又“疆”与“界”同义,“雁疆弗界”中,“疆”与“界”意思重复。且大雁漫无边际飞翔,不局限于某个疆域,故“雁疆”一词亦属于妄造! 若“雁疆”一词成立,则“鸭疆”、“鸡疆”、“牛疆”、“马疆”、“人疆”、“鬼疆”等,不亦成立乎?真贻笑大方矣!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用词不当。扣5分。(遣词造句,当以字典、词典为准,杜撰无效) ★得分:100-5-5-5-5-5-5-5-5-5-5=50分。
▲11、原文第二段第五句:觅金谷之旧路,蝶送芳萦;睇采珠之巨泽,鱼游荷荡。(有错) △病因:该句表面上看,对仗尚可。但存在两个问题:“金谷”是名词,而分号后“采珠”是动词,显然不对称。 而且“睇采珠之巨泽”中介词“之”,应为“于”。 △查汉典: A.金谷(金穀) 1.指钱财和粮食。汉扬雄《大司农箴》:“时惟大农,爰司金穀。”《新唐书·戴叔伦传》:“安之者莫先於兵,兵所藉者食,故金穀之司不轻易人。”《新五代史·唐臣传·孔谦》:“自少为吏,工书算,颇知金穀聚敛之事。”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 道原固辞,以不习金穀之事。因言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尧舜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财利为先。” 2.谓富庶。宋王安石《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君寧久寄金穀地,方执赐笔磨蚴螭。” 出处: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初学记》卷八引晋郭缘生《述征记》:“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原南流经此谷,注穀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穀水又东,左会金谷水,水出太白原,东南流歷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逕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 2.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唐李白《宴陶家亭子》诗:“若闻絃管妙,金谷不能夸。”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姤》:“名园不殊金谷,丽人何减緑珠。”清查昇《陈文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诗:“金谷何如蜀锦城,放翁旧谱閲《天彭》。” 3.泛指富贵人家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的豪华园林。多含讽喻义。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莒公诗云:‘汉皋珮冷临江湿,金谷楼危到地香。’”明李梦阳《汉京篇》:“后车不戒前车覆,又破黄金买金谷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况豪华非耐久之物,富贵无一定之情,入身易,出头难,倒不如移金谷之名花,置之日中之市,嗅于鼻,谁不怜香?触之目,谁不爱色?” 4.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南朝梁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金谷宾游盛,青门冠盖多。”宋沉遘《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诗之三:“它时金谷重相遇,还许尊前问故人?”清姚鼐《答客》诗:“春深文讌盈金谷,日宴儒林论石渠 。” 5.见“金谷酒数”。 此处指:2.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 B.睇 dì 斜着眼看,看:~望。~好。 ◇讹误:觅金谷之旧路,蝶送芳萦;睇采珠【之】巨泽,鱼游荷荡。 □翻译:(阅江楼,拟人化)寻觅着去金谷园的旧路,有蝴蝶伴送,有芳草萦回;(同时)斜视着(人们)从巨大的湖泽中采取珍珠,湖水中有鱼儿游嬉,荷花也在摇荡。 ○纠正:觅金谷之旧路,蝶送芳萦;睇采珠于巨泽,鱼游荷荡。 ◎解释:介词“之”与“于”用法,王氏弄不清楚,经常混淆。 ¤结论:王氏不懂文言介词用法,错用介词。且分号前后词性搭配不当。扣5分。 (一句中,存在多重错误,仅扣一次分。不重复扣分,此前此后亦然) ★得分:100-5-5-5-5-5-5-5-5-5-5-5=4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