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赋姑

[词赋曲令] 赋魙天山客王宇斌赋作水准处于全国末流之列 / 赋尊

[复制链接]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原文第四段第三句:鳞楼高耸,合千章佳木;银燕轻灵,逾百叠崇巘。(有错)
△查汉典:
A.鳞楼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鳞楼”。故知为王氏生造。
B.鳞(鱗)lín
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
2.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
3.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
此处指:2. 鳞状的:~爪(zhǎo)。~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
故王氏生造“鳞楼”一次,可以翻译为:鳞状的楼房。但无法体现出成语“鳞次栉比”之含义。
C.千章
1.千株大树。《史记·货殖列传》:“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宋叶适《毋自欺室铭》:“蔚然千章,被冒洞谷。”
2.指大树千株。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百倾风潭上,千章夏木清。”赵光荣《长篇十四章》:“拔地势涌出,众木还千章。”
D.佳木
犹言美木,嘉树。汉王粲《柳赋》:“元子从而抚军,植佳木于兹庭。”《新唐书·王涯传》:“别墅有佳木流泉,居常书史自怡。”宋范成大《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诗:“嶢峰俯前荣,佳木秀诸院。”峻青《秋色赋·焦裕禄的光辉》:“他透过那大雪纷飞朔风凛冽的寒冬季节,看到了佳木葱茏瑞木竞秀的春天。”
E.崇巘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崇巘”。故知为王氏生造。
F.巘 yǎn
大山上的小山:“陟则在~。”
此处推知:“崇巘”崇高的大山上的小山。
◇讹误:【鳞楼】高耸,合千章佳木;银燕轻灵,逾百叠崇巘。
□翻译:鱼鳞状的楼房高高耸立,集合千株大树和美木;飞机轻快灵巧,飞越过崇高的大山上的小山。
(“像鱼鳞状的楼房”有歧义,后句尚可)
○纠正:高楼鳞次栉比,合千章佳木;银燕轻快灵巧,逾百叠崇巘。
(若“鳞楼”一词成立,则“栉楼”亦应允许。但字典中,均无。用词以字典、词典为准)
◎解释:(汉典说)
“鳞次栉比”,(鱗次櫛比)  
  
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经·周颂·良耜》:“穫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举例:清·王韬《瀛壖杂志》:“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鳞次栉比。”
¤结论:王氏生造词与词语。扣5分。遣词造句,以字典词典为准绳。杜撰无效,戒之戒之)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0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22、原文第四段第六句:明霞与旅雁横秋;天际涵长江一线。(有错)
△查汉典:
A.横秋
1.充塞秋天的空中。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唐李白《悲清秋赋》:“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宋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之一:“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2.形容人的气势之盛。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綺裘。”明屠隆《昙花记·严公冤对》:“英雄盖世气横秋,一旦淹淹作楚囚。”郭沫若《反正前后》第六篇:“他(曾补人)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克来曼梭,自比吾家国藩,或许还是他的客气吧?”
3.形容老气。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气,脸上满布着横秋的老气了!”
4.比喻美女的眼睛。秋,秋水。比喻女子眼神。明汪廷讷《狮吼记·叙别》:“脸似芙蓉腰似柳,眼波湛湛横秋。”明叶小鸾《艳体连珠·目》:“盖闻朱颜既醉,最怜炯炯横秋。”
此处指:1.充塞秋天的空中。
B.涵 hán  
1.包容,包含:~蓄。~容。~养(a.蓄积并保持,如“~~水源”;b.指修养,如“他很有~~”)。包~。蕴~。海~。
2.沉,潜:~泳(水中潜行,喻深入体会)。~淹。~濡(浸渍,滋润)。
3.公路或铁路下面通沟渠的管道:~洞。桥~。
此处指:1.包容,包含:~蓄。~容。
◇讹误:明霞【与】旅雁横秋;天际【涵】长江一线。
(前句有连词“与”,后句是动词“涵”,词性不匹配。通过下列翻译,病句也会显现出来)
□翻译:灿烂的云霞与南飞或北归的雁群充塞秋天的空中;天边包含了长江,形成了一条线。(后句明显不通)
○纠正:明霞与旅雁横秋;天际共长江一线。
◎解释: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对应“共”,连词)
¤结论:王氏不熟悉连词使用,词性不匹配。扣5分。即便是小学生,也不会弱智如此,汗颜!)
★分数: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10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3、原文第四段第九句:物候番昌,来证鹜霞之新梦;神皋地迥,犹有鹤云之留恋。(有错)
△查汉典:
A.物候
物候 wùhòu
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如植物开花、结果;动物蛰眠、迁徙以及始霜、解冻等。
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周期现象。泛指时令。《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迴斡,叹物候之推移。”唐元稹《玉泉道中作》诗:“楚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清史麟《台城路·秋晚泛舟》词:“澹月襟怀,新晴物候,底事吟情潦草。”陈去病《晚抵丰镇》诗:“平畴弥望息边尘,蔬果駢闐物候新。”
B.番昌
昌盛。《隶释·汉白石神君碑》:“子子孙孙,永永番昌。”
C.神皋,亦作“神皐”。
1.神明所聚之地。《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为地之奥区神皋。”李善注:“谓神明之界局也。”
2.引申为神圣的土地。清龚自珍《尊隐》:“将与汝枕高林,藉丰草,去沮洳,即犖确,第四时之荣木,瞩九州之神皋。”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引《布告全国电》:“何物胡清,敢乱天纪,挽弓介马,竟履神皋。”
3.指京畿。《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内树宽明,外施简惠,神皋载穆,轂下以清。”李周翰注:“神皋,谓都畿之内。”《南齐书·州郡志上》:“ 扬州京輦神皋。”《宋史·刁衎传》:“神皋胜地,天子所居,岂使流囚於此聚役。”明杨慎《咸阳》诗:“帝里繁华歇,神皋岁月多。”
4. 肥沃的土地。《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禹穴神皋,地埒分陕 。”李周翰注:“皋,地也,其地肥沃故云神皋。”《宋书·自序传·沉亮》:“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唐温庭筠《秋日》诗:“爽气变昏旦,神皋徧原隰。”
此处指:4. 肥沃的土地。
D.地迥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地迥”。
E.迥jiǒng
远:~异(相差很远)。~然(显然,清清楚楚,如“~~不同”)。~乎。~殊。~若两人。
此处王氏生造“地迥”一词之意当为:土地(肥沃程度)相差很远。
F.鹤云(鶴雲)
白云。《旧唐书·音乐志三》:“鹤云旦起,鸟星昏集。”
◇讹误:物候番昌,来证鹜霞之新梦;神皋【地迥】,犹有鹤云之留恋。
(前句动词“来证”,后句是副词“犹有”,词性不匹配。通过下列翻译,病句也会显现出来)
□翻译: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时令周期现象,表现出(我们这个国家)很昌盛,用它来证明(这个社会)已经实现了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境界中新的梦想;肥沃的土地与土地(肥沃程度)相差很远,犹如有黄鹤飞临白云之乡而流连忘返。
(后句虽是指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餘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后以“黄鹤”比喻一去不返的事物。明显“神皋”与“地迥”无法搭配)
○纠正:物候番昌,来证鹜霞之新梦;神皋年丰,再现鹤云之留恋。
◎解释:再翻译验证一下,自然文义通顺。“神皋年丰,犹有鹤云之留恋”为:肥沃的土地促成年成丰收,再次出现了黄鹤飞临白云之乡(即武汉黄鹤楼)而流连忘返。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文义不通。扣5分(文词歧义,翻译不通。病句随见,令人啼笑皆非)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15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24、原文第四段第十句:任其山人惬怀,海客拍栏;名士为吟,神仙忘返。(有错)
△查汉典:
A.山人 shānrén
(1)指隐士
山人墨客。
唐·王勃《赠李十四》: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2)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元·罗国宾《罗李郎》: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
举例:
1.即山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左传·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妇至於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杜预注:“山人,虞官也。”
2.住在山区的人。《管子·轻重己》:“趣山人断伐,具械器……三月之后,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荀子·王制》:“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
3.隐居在山中的士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唐王勃《赠李十四》诗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元萨都剌《题刘涣中司空山隐居图》诗:“放光峯下结茅庐,光照山人夜读书。”明黄溥《闲中今古录》:“丹山之南有白石,山人隐遁松林间。”
4.指仙家、道士之流。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诗之五:“移黎付苑吏,种杏乞山人。”倪璠注引《述异记》:“杏园在南海洲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宋苏轼《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櫛低。”自注:“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金元好问《李道人崧阳归隐篇》诗:“可笑李山人,嗜好世所稀。”
5.卜卦、算命等江湖术士的统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去国二十七年復来,自周丞相子充一人外,皆无復旧人,虽吏胥亦无矣,惟卖卜洞微山人亡恙,亦不甚老,话旧愴然。”元黄溍《赠谈星者》诗:“山人久客江湖间,水风瀟瀟月满船,相逢问我所生年,忽然袖出天星盘。”清李渔《风筝误·媒争》:“谁信做媒须学做山人,书引大胆来説状元亲。”
6.古代学者士人的雅号。金元好问《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遗山山人伎俩拙,食贫口众留他乡。”《明史·戴良传》:“良世居金华九灵山下,自号九灵山人。”如:清王士禛自号渔洋山人。
此处指:(1)指隐士。
B.惬怀 qièhuái
感到满足,称心。
举例:
称心;满意。唐孟郊《石淙》诗之九:“愜怀虽已多,惕虑未能整。”《红楼梦》第七九回:“如此一改,虽与我不涉,我也愜怀。”
C.海客 hǎikè
(1)经常出海航行之人。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2)居无定所的江湖人。
举例:
1.谓航海者。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宋史·方技传下·僧志言》:“海客遇风且没,见僧操絚引舶而济。”清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诗:“常闻海客谈,异説十七八。”郭沫若《残春及其他·圣者》:“爱牟听着海客的瀛谈。”
2.指海商。唐李白《估客乐》诗:“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宋梅尧臣《送杨叔恬应北京辟》诗:“子于文字实广博,海客谩估珠盈船。”《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玛宝哈)专一与海客兑换珍宝货物,不知有多少万数本钱。”
3.浪迹四海者。谓走江湖的人。唐张固《幽闲鼓吹》:“丞相牛僧孺应举时,知于頔相奇俊,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日,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道士能豪饮。徐见其衣服垢敝,颇偃蹇,不甚为礼;韩亦海客遇之。”
此处指:3.浪迹四海者。谓行走江湖的人。或海外来客,或海归派。
D.拍栏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拍栏”。 王氏生造“拍栏”,百度亦无解释。难道近乎“拍砖”?就字面解释为:拍打栏杆。
◇讹误:任其山人惬怀,海客【拍栏】;名士为吟,神仙忘返。
通过下列翻译,病句就会显现出来
□翻译:听凭他山中的隐士(感觉)称心满意,海外来客拍打栏杆;名人雅士吟诗作赋,神仙流连忘返。
明显“海客拍栏”,文义费解,为病句
○纠正:任其山人惬怀,海客拍掌;名士为吟,神仙忘返。
◎解释:(汉典说)
拍掌 pāizhǎng
拍手
1.鼓掌,拍手。宋葛长庚《凝翠》诗:“凭栏拍掌呼,天外鹤来一。”《花月痕》第十回:“剑秋拍掌道:‘今日再不能进去,我连欧字也不姓了。’”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巴金《家》八:“少数的人开始拍掌。接着大家都拍起掌来。”
2.两人各出一手相拍。表示谨守诺言。《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不信时与你拍掌为定,若翻悔时,做猪做狗!”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词义歧出。扣5分。(词典中无之,均为自造。自造无效,小儿亦耻为)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20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25、原文第四段第十一句:大英雄,忧关民庶;真才子,辞无炫焕。(有错)
△查汉典:
A.炫焕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炫焕”。百度无解释。故知为王氏生造之词。
B.炫 xuàn
1.光明照耀:光彩~目。
2.夸耀:~耀。~鬻(夸耀卖弄)。~弄。
此处指:2.夸耀:~耀。
C.焕 huàn
光明:~发。~炳(明亮)。~丽。~赫。~蔚。~然一新。
◇讹误:大英雄,忧关民庶;真才子,辞无【炫焕】。
(通过下列翻译,病句也会显现出来)
□翻译:伟大的英雄,忧虑关心老百姓;真正的才华出众的人,写出的(文章)文词,绝无炫耀光明。
(明显“绝无炫耀光明”,即“炫焕”一词,文义费解,为病句。若“炫”与“焕”均作“光明”解释,则“辞无光明”,仍然为病句)
○纠正:大英雄,忧关民庶;真才子,辞无炫鬻。
(虽然出韵,但比病句好。话一定说通顺。为押韵而害意,等于舍本求末)
◎解释:(汉典说)
炫鬻 xuànyù
炫耀卖弄。
举例:明沉德符《野获编·兵部·项襄毅占寇》:“项公虽名臣,不闻善风角,而奇中乃尔。信乎前辈多能,不肯炫鬻见长。”《“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交涉失败后之形势》:“且炫鬻其宣战功曰:欧洲和约事,当局最后主张,业经电达。”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词义歧出,导致病句。扣5分。(文词歧义,病句满屏。此人脑残,妄称大师?)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25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6、原文第四段第十二句:天地蜉蝣,莫知趋利急功;沙边野凫,任其争鸣放言。(有错)
△查汉典:
A.蜉蝣
亦作“蜉蝤”。
1.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汉书·王褒传》:“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蝤音由,字亦作蝣。”晋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寧知龟鹤年。”柯灵《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否则只好朝生而暮死,与蜉蝣同寿。”
2.比喻微小的生命。明许自昌《水浒记·聚义》:“云天谊,詎可量,匡救蜉蝣离虎狼,復垂怜閫内荆釵,使夫妻团圆无恙。”
3.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今人未窥韩柳门户,而先扫六朝;未得李杜皮毛,而已轻温李:何蜉蝣之多也。”何启胡礼垣《曾论书后》:“此而羣喙犹未息也,吾请质诸圣训以扫俗学之蜉蝣,稽诸圣言以靖伪儒之簧鼓。”
4.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五代谭用之《贻费道人》诗:“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轂轆钓鱼车。”
此处指:3. 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
B.趋利急功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趋利急功”。故知为王氏生造。应为成语“急功近利”之误。比喻: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与利益。
C.沙边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沙边”。故知为王氏生造。应为“水边”之误。因为“野凫”多栖息于水边。
D.沙 shā  
1.非常细碎的石粒:~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像沙的东西:~糖。豆~。~瓤。
3.声音不清脆不响亮:~哑。
4.姓。
此处指:1.非常细碎的石粒。
E.野凫(野鳧)
1.野鸭。《隋书·卢思道传》:“匹晨鷄而共饮,偶野鳧以同膳。”宋梅尧《东溪》诗:“野鳧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清厉鹗《晓至湖上》诗:“安能学野鳧,汎汎逐清景。”
2.喻妓女。清阮大鋮《燕子笺·偕征》:“他从良誓不渝,淡扫娥眉思凤侣,怎肯浪过横塘学野鳧。”
此处指:1.野鸭。
F.争鸣
比喻在学术上进行辩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竞相鸣叫。唐司空图《连珠》:“翔必以时,肯争鸣而作怪?动惟中矩,寧受嗾以噬人?”明刘基《升天行》:“谁能与蟪蛄,争鸣秋草间?”
2.犹言竞相出名。《明史·文苑传序》:“归有光颇后出,以司马、欧阳自命,力排李、何、王、李,而徐渭、汤显祖、袁宏道、钟惺之属,亦各争鸣一时。”
3.比喻在学术等方面,各种看法和观点进行争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此处指:1.竞相鸣叫。
G.放言
1.谓不谈世事。《论语·微子》:“(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放,置也;不復言世务。”一说为放纵其言。参阅清刘宝楠正义。
2.放纵其言,不受拘束。《后汉书·荀韩锺陈传论》:“汉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矫絜放言为高。”李贤注:“放肆其言,不拘节制也。”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序》:“予闲居,乘兴偶作一十二章,颇类志怪放言。”清昭槤《啸亭续录·陶珏卿》:“余每放言妄论,伊必阻止曰:‘此招祸之媒也。’”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日前见启事,便知大碰钉子无疑。放言已久,不易改弦,非不为也,不能也。”
◇讹误:天地蜉蝣,莫知趋利急功;【沙边】野凫,任其争鸣放言。
(通过下列翻译,病句就会显现出来)
□翻译:天地间浅薄狂妄的人(或微小的生命),不知道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与利益;非常细碎的石粒旁边的野鸭(或妓女),听任它们(她们)去竞相鸣叫,放纵言论。
(明显“非常细碎的石粒旁边”,即“沙边”一词,文义费解,为歧词)
○纠正:天地蜉蝣,莫知趋利急功;水边野凫,任其争鸣放言。
◎解释:野凫,即野鸭,多生活于江河湖泽洲潴等水边,而不是生活在石粒旁边。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缺乏了解野禽生活习性。扣5分。
(建议作者,深入农村,与飞禽走兽同住,以洞察其生活习性,以免再写出笑话)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30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29、原文第五段第四句:淳朴维宁,存天伦之至爱;灵台悦唔,奉陋室之慈颜。(有错)
△查汉典:
A.维(維)wéi
1.系,连结:~系。~絷。
2.保持:~持。~护。~修。~生素。
3.纲:纲~(总纲,亦指法度)。
4.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5.思考:思~(亦作“思惟”)。
6.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7.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妙~肖。
8.姓。
此处指:1.系,连结:~系。~絷。
B.灵台 língtái
1.指心;心灵。
《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
2.放灵柩或死者遗像、骨灰盒的。
如:灵台左右排列着花圈。
此处指:1.指心;心灵。
C.悦唔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悦唔”。百度里亦无解释。故知为王氏所生造。
D.唔
1.同 [咿~]见“咿”。
2.同“嗯”(ńg)。
3.同“嗯”(ń)。
此处指:1.同 [咿~]见“咿”。
E.咿
1.(~唔)象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
2.(~哑(yǎ)a.象声词,小孩学话的声音;b.象声词,摇桨的声音。均亦作“咿呀”。
此处指:2.“咿呀”。
F.慈颜 cíyán
慈祥的面容。
举例:
慈祥和蔼的容颜。称尊上的音容,多指母亲而言。
晋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寿觴举,慈颜和。”唐独孤及《代于京兆请停官侍亲表》:“专力养则有妨吏职,徇公事则闕奉慈颜。”宋苏轼《邓忠臣母周挽词》:“慈颜如春风,不见桃李实。”冰心《南归》:“此外每天早晨合家都到殡仪馆,围立在棺外,隔着玻琍盖子,瞻仰母亲如睡的慈颜!”
◇讹误:淳朴维宁,存天伦之至爱;灵台【悦唔】,奉陋室之慈颜。
(通过下列翻译,病句就会显现出来)
□翻译:敦厚质朴系维着安宁,保存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最高的爱;心灵里喜悦着咿咿呀呀,奉养着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屋中慈祥和蔼容颜的母亲。
(显然“悦唔”,即“心灵里喜悦着咿咿呀呀”,不知所云,为病词。使用“灵台”,别人误以为“慈母”已经去世。既然已死,何以尚在“陋室”?文理不通)
○纠正:淳朴维宁,存天伦之至爱;心灵系孝,奉陋室之慈颜。
◎解释:再翻译后句,文义自然通顺:
心灵里系维着孝道,奉养着住居在简陋狭窄的房屋中慈祥的母亲。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词典中无之,杜撰无效。扣5分。
(用词,以词典为准,杜撰者,无效。文理不通,文词臆造。如此“大师”,赋坛蒙羞!)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5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30、原文第五段第八句:怀仁探幽,谁来参极究奥;纵智观流,悟得知谦向善。(有错)
△查汉典:
A.怀仁(懷仁)
1.心怀仁德。汉陆贾《新语·道基》:“圣人怀仁仗义。”明吾丘瑞《运甓记·藩府贺正》:“放雀怀仁,献鳩施惠,翠管银钩辉映。”
2.归服于仁德。《礼记·礼器》:“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唐元稹《为严司空谢招讨使表》:“陛下威加四海,德被万方……百蛮述职,九有怀仁。”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禽兽草木尚怀仁,这一封丹詔必因君。”
此处指:1.心怀仁德。
B.探幽
1.探索深奥的事理。《后汉书·陈宠传》:“陛下探幽析微,允执其中,革百载之失,建永年之功。”晋潘尼《释奠颂》:“探幽穷賾,温故知新。”
2.探寻幽境。五代齐己《送僧游龙门香山寺》诗:“君到香山寺,探幽莫损神。”清乔莱《湘口》诗:“探幽更向愚溪去,野性偏宜鸥鷺羣。”
此处指:2.探寻幽境。
C.参极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参极”。百度亦无解释,为王氏杜撰。“参加极限”?或“人参极佳”?
D.究奥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究奥”。百度亦无解释,为王氏杜撰。“研究奥妙”?或“究竟深奥”?
E.纵智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纵智”。百度亦无解释,为王氏杜撰。“放纵智慧”?或“竖立聪明”?
F.知谦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知谦”。百度亦无解释,为王氏杜撰。“知识谦卑”?或“知道谦虚”?
◇讹误:怀仁探幽,谁来【参极】【究奥】;【纵智】观流,悟得【知谦】向善。
□翻译:心怀仁德探寻幽境,谁来参加极限研究奥妙;放纵智慧观察河流,感悟得出知道谦虚愿意做对他人有益的事。
(显然“参极”、“究奥”、“纵智”、“知谦”,均为王氏所杜撰。存歧义。用词,以词典为准,杜撰者,无效)
○纠正:怀仁探幽,谁来参与鉴奥;极智观流,悟得谦虚向善。
◎解释:(改词依据如下,出于汉典)
1.鉴奥(鑑奥)
亦作“鉴奥”。明察深奥微妙的义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懌。”
2.极智(極智)
最高的智慧。明袁宏道《西方合论·第一刹土门》:“四常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名之为果,亦名法性土。”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词典中无之,杜撰无效。扣5分。
(用词,以词典为准,杜撰者,无效。如此“造词大魔王”,文苑谁与抗衡?)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0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31、原文第五段第九句:于此,直欲墨研玄湖,水注东海之千瓢;笔擎松柏,云取天西之一片。(有错)
△查汉典:
A.于此(於此)
1.在此。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此处指:1.在此。
B.墨研
指笔砚文具。宋梅尧臣《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
C.玄湖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玄湖”。百度亦无解释,为王氏杜撰。
D.玄 xuán
1.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妙。~奥。~理(a.深奥的道理;b.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学。~秘。
2.虚伪,不真实,不可靠:~想。~虚。
3.黑色:~青(深黑色)。~武(a.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b.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
此处指:黑色:~青(深黑色)。
E.千瓢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千瓢”。百度亦无解释,为王氏杜撰。
F.瓢 piáo
1.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泼大雨。
2.形状像瓢的:~虫。~儿菜。
此处指:1.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
故推知,“千瓢”,舀水一千次。
G.笔擎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笔擎”。百度亦无解释,为王氏杜撰。“笔擎”,估计为:举起笔杆。
◇讹误:于此,直欲墨研【玄湖】,水注东海之【千瓢】;【笔擎】松柏,云取天西之一片。
(通过翻译,病句立即显现)
□翻译:在此,直接想笔砚文具黑色的湖,水注入东海舀水一千次;举起笔杆松树与柏树,云雾取得天空中西边的一片。
(明显,上述翻译,皆为病句,思维混乱,不知所云,如坠五里云雾)
○纠正:于此,直欲墨染湖池,千瓢水注于东海;擎天松柏,庇荫天西之一片。
翻译一遍,文义爽朗,句式通顺:在此,直接想用墨汁染黑湖水,如同大量的有色之水注入到东海里;遮住天而茂密的松树与柏树,挡住了天空中西边的一片天。(尽量保持原文之原意)
◎解释:(改词已经如下,出于汉典)
擎天
1.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唐孟郊《怀南岳隐士》诗:“见説 祝融峯,擎天势似腾。”《宋史·外戚传·刘永年》:“生四岁…… 仁宗使赋《小山诗》,有‘一柱擎天’之语。”《水浒传》第十七回:“梁山泊中,聚一伙擎天好汉。”王西彦《寻常事》:“几株擎天老樟树,矗立在路边。”
2.形容重大。清无名氏《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自古大道属文宣,他把那擎天担子一肩担。”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词典中无之,杜撰无效。扣5分。
(歧词、讹词随处可见,病语、晕语比比皆是。呜呼!“造词大魔王”,冠甲天下!)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5: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32、原文第五段第十一句:登峰怀远,喜经天之日月昭朗;阅江纵目,知华夏之元气绵绵。(有错)
△查汉典:
A.怀远(懷遠)
安抚边远的人。《左传·僖公七年》:“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周书·武帝纪下》:“若其怀远以德,则尔难以德绥;处隣以义,则尔难以义服。”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清史稿·礼志九》:“至按歷蒙藩,曲加恩意,尤为怀远宏略。”
B.经天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经天”。百度亦无解释,为王氏杜撰。
C.经(經)jīng
1.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2.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此处指:“经天”当为“竖直的天”,或“竖线组成的天空”,或“用经线组成的天空”。若“经天”成立,则“纬天”允许存在。
D.昭朗
犹明朗。唐高宗《册代王宏为皇太子文》:“器业英远,风鉴昭朗。”前蜀杜光庭《太子为皇帝醮太乙及点金箓灯词》:“三光昭朗,四序均调。”《平山冷燕》第四回:“备中和之德,禀昭朗之灵。”
E.纵目 zòngmù
极目远望,尽目力(远望)。如:纵目四望。
1.放眼远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故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每省家舅,纵目檀溪,念崔徐之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悵终日矣。’”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羈。”峻青《秋色赋·瑞雪图》:“我站在田间,纵目四眺,但见那苍茫辽阔的雪野,在明晃晃的阳光照耀之下,反射出一片耀眼的银光。”
2.竖生之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异形象。《楚辞·大招》:“豕首纵目,被髮鬤只。”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此处指:1.放眼远望。
F.元气(元氣)yuánqì
(1)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精神;精气。
(3)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如:元气大伤。
举例:
1.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颜师古注引孟康 曰:“元气始起於子,未分之时,天地人混合为一。”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元气者,天地之始,万物之祖。”宋曾巩《地动》诗:“吾闻元气判为二,升降相辅非相伤。”
2.泛指宇宙自然之气。《楚辞·王逸<九思·守志>》:“食元气兮长存。”原注:“元气,天气。”唐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诗:“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郭沫若《颂武汉》诗:“混茫元气连三镇,駘宕东风遍九垓。”
3.指人的精神,精气。《后汉书·赵咨传》:“夫亡者,元气去体,贞魂游散,反素復始,归於无端。”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凡人元气重十六两,渐老而耗。 张公所耗过半矣。”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有了元气的我,就走进夜的都市的腹心,领略异地的新鲜的情调。”
4.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后人论我宋元气,都为熙寧变法所坏,所以有靖康之祸。”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治国之道,先在养其元气。”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九章:“去年北大的社联,又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破坏,元气大伤。”
5.中医学名词。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宋龚鼎臣《东原录》:“譬诸疾病者,元气已虚,邪气已甚,姑以平和汤剂扶持之可也。”《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医者)説道:‘这般尅罚药,削弱元气。再服几剂,就难救了。’”
此处指:4.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G.绵绵 miánmián
亦作“緜绵”。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如:秋雨绵绵。
1.连续不断貌。《诗·王风·葛藟》:“緜緜葛藟,在河之滸。”毛传:“緜緜,长不絶之貌。”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緜緜无絶期。”清陈维崧《添字昭君怨》词:“今朝细雨太绵绵,且高眠。”萧军《八月的乡村》一:“那边是一片宁静的田野,田野的尽处是一带绵绵无尽的远山。”
2.微细;微弱。《淮南子·缪称训》:“福之萌也緜緜,祸之生也分分,福祸之始萌微,故民嫚之。”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子》:“分分当为介介,字之误也。介介,微也;緜緜介介,皆微也,故曰福祸之始萌微。”《素问·脉要精微论》:“緜緜其去,如弦絶死。” 王冰注:“緜緜,言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手也。”宋苏辙《送琳长老还大明山》诗:“我适病寒热,气力才緜緜。”
3.安静貌。《诗·大雅·常武》:“緜緜翼翼,不测不克。”毛传:“緜緜,靚也。”孔颖达疏:“緜緜然安静,不行暴掠;翼翼然恭敬,各司其事。”
此处指:1.连续不断貌。
◇讹误:登峰【怀远】,喜【经天】之日月昭朗;阅江纵目,知华夏之元气绵绵。
(通过翻译,病句立即显现)
□翻译:登上龙卢山的巅峰安抚边远,喜悦竖线组成的天空中日月明朗;阅江楼放眼远望,认知华夏的精神连续不断。
(明显,“怀远”即“安抚边远”,此处文理不通。又,“喜悦竖线组成的天空中日月明朗”,即“经天”,用经线组成的天空,有歧义)
○纠正:登峰怀望,喜昊天之日月昭朗;阅江纵目,知华夏之元气绵绵。
◎解释:(改词依据如下,出于汉典)
H.怀望(懷望)
怀念,想望。张篁溪《苏报案实录》:“吾辈所怀望之章先生,今幸使吾辈望见颜色,已与吾辈以莫大之愉快。”
I.昊天
1.苍天。昊,元气博大貌。《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原夫图籙之见,迺昊天休命。”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呜呼,昊天难测,蕙荃早摧;曄曄青春,永閟玄壤。”
2.指一定季节的天空。《尔雅·释天》:“夏为昊天。”郭璞注:“言气皓旰。”《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 孔颖达疏引今文《尚书》 欧阳生 说:“春曰昊天。”唐杜甫《北征》诗:“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此指秋天
3.指一定方位的天。《淮南子·天文训》:“西方曰昊天。”高诱注:“西方金白色,故曰昊天。”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杜撰无效。扣5分。
(歧词、讹词,随处可见;病语、晕语,比比皆是。呜呼!“造词大魔王”,名至实归!)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60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