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岁末,吾于南疆得闻北国巴彦吟坛有喜事焉。或曰:何喜之有哉?答曰:《苏城诗萃》横空破世而出也。或曰:《苏城诗词》不亦存乎?何以另起炉灶而标新立异独创《苏城诗萃》耶?二者有何异哉?答曰:前者终因经费弗足已然难以为继而停刊一载有余矣,悲夫。而后者则为虹静女士顺应本邑骚客雅士诗友之呼声,毅然独资创办一新刊物也者,善哉。鉴乎此,吾于虹静女士“弘扬国粹,振兴旧体诗;打造平台,巾帼胜须眉”之所为与惊骇壮举,颇有感焉!于是乎,撰一文以赠,聊表敬意,以壮声威,以彰大义,以昭示后来贤达者。
夫虹静者,何许人也?乃黑省郊县——巴彦一才女、小说家、名诗人也。原名李婧,上纪七十年代诞于松花江平原,九十年代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虽学理工,非文科科班出身,然则,工于文史哲,擅撰小说,悉心研诗,迷恋填词,酷嗜习赋,已然著作甚丰、文采斑斓、成就斐然、影响腾升、闻名遐迩也矣!譬若:曾在《运河》、《天池》、《芙蓉》、《章回小说》、《诗林》、《文艺界》、《生活报》、《哈尔滨日报》、《中华诗词》、《文化月刊》、《世界文汇》、《长白山诗词》与《内蒙古诗词》等发表小说、诗词30余万字,并有小说集《金狐外传》、群文集《千年情结》集结出版行世。况乎近年以降,其诗词荣获省市级奖项者频仍,令同仁文朋瞠目,叹为观止。亦若,其《哈尔滨赋》膺哈市全国征文三等奖之列,为女性参赛辈中佼佼者。其长篇小说《哀怨的丁香》获哈市第八届天鹅文艺大奖三等奖,弥为称颂,弗绝于耳。08年由人民出版社公费出版其《不弯的脊梁》,抢购传阅者不可胜数,而追慕者纷纷焉。一时间,虹静之名鹊起,驰誉东北全境,闻于长城内外,响彻神州大地。
是女也!幼而聪惠,长而韶敏。穠华秀整,令德芬馨。贤于同侪,轰动乡里。震栗学庠,咸谓才女。一岁能言,呼家人诸名无讹。三岁能文,倒背三字经如流。五岁能诗,弗逊于长者所作。七岁填词,每自比于清照而目为良师。九岁作文,名列苏城众校之冠。年十一学琴,指法娴熟,若行云之流水。年十五学画,尤精于花草虫鱼鸟兽之作,兼众家之长而熔为一炉,技法日有臻焉。年十八,因成绩优异免考而荐进大学,是年,黑省并北国教育界,无不为之震撼!大学期间,一则学精校规定之理工科系统知识理论,同则沉迷于研习文学尤其中华古典文化诗词曲赋等,是故,方有后来之深厚古典文化底蕴与扎实文言功底矣。
[风华正茂时的虹静女士]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至理名言也,信夫!虹静女士之所以成就赫然,一则取决于其自身天赋兼奋力好学,二则得助于其师谆谆教诲,得益于其文朋诗友之大力协同也。其师者何?曰王玉德曰华景玉二尊者,实巴邑之名儒鸿才诗宿也。初,关乎旧体诗词之“平仄、格律、句法、章法、对仗、转韵”之行规与“粘、豆、结”之技巧,云云,虹静未得要领者,均由其师戮力傅之,不耻下问,百问不厌,经年弗怠,不意荏苒数载。及其诗艺词术大进后,二师怡然笑曰:“苏城有虹静,吟坛隆兴远乎?后继有人,余无忧矣”。
昔者,王玉德、李清怀、王湘晨合伙创办《苏城诗词》,堪称经天纬地之宏举,五年间,诗朋词友云集,人才济济;墨客俊彦汇聚,英杰纷至。其名之赫,中天为之日耀;其望之盛,寰宇为之雷鸣。《苏城诗词》并同三创始人之英名,蜚声六合而远扬,吭播八表以永存,泽被千秋而遗辉,沾溉百世以流芳。虽历经重重困难走过风风雨雨停刊而寿终正寝,然则,其为振兴繁荣黑省巴县文化所产生之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又何其炳焉悠悠而难以道说者哉!
今,欣闻《苏城诗词》之后续、承传、鼎新者——《苏城诗萃》,从天而降,自地而生,无不欢呼雀跃而为之喝彩!无不为停刊惋惜而为复刊鼓掌!当得悉承办此复刊之鸿图伟举者,竟为一区区弱不禁风之娇小女子——虹静女士时,简直惊诧莫名而叹服。嗟尔乎!其挽救旧体诗词之所为,营造文化园地之鼎力,何其笃焉!其肩负大任之义举,高卓空灵之诗心,何其崇焉!其弘扬国粹,鞠躬尽瘁,身体力行,顾大局而舍小义之无私奉献精神,又何其嘉哉!噫!实诗魂之煊赫、奕业之垂光,诚兢献之新猷、天壤之功盈。
呜呼悲夫!泱泱大国,芸芸众生,文人瀚似繁星,诗者浩如烟海,文化官员多若牛毛,然则,为能恢复“江省文风,东荒称盛,巴彦尤著”之盛势,竭力弘扬光大绍隆《苏城诗萃》功莫大焉若斯人者,几人欤?
呜呼噫嘻!亦盛矣哉!德动天鉴,行开日华,黑省巴县“兴诗中坚”——虹静女士创办《苏城诗萃》之于其师王玉德创办《苏城诗词》,其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又何其相似乃尔!不亦同乎?有何异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著述丰硕时的虹静作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光艳灼人时的虹静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