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辛卯岁,春五月。太清朗,泰宁宴,国人欣。万物渐荣,诗赋复兴,书画并灿。有太行博士、芙蓉仙子伉俪者,邀余延揽天下墨客骚人、风雅彦士,峰汇于山川奥区、龙踞宝地、风水佳处——“华甸•清徐”,高擎大纛,共襄伟举,一同推展中华魂全国诗赋书画竞赛之隆昌,促进中华辞赋创研宣之交流焉。于是乎,中韵、中赋、中雅三协会之主事者,责无旁贷,务须先行以聚,同心协作,合力奋进,担纲策动,揆度斡旋,虔诚办会,义不容辞,岂敢怠哉!为不辱使命,吾特携助理一行提前自港飞晋,虽风尘仆仆,旅途劳顿,然则乐乎其中,何辛何惫之有邪?因不虚此行,感触良多,情难自禁,遂为一记,略叙所见所闻者,聊以抒怀志慨云。是为引,引文如次。总之可为系列,分之可单独成篇。其云:
一、【历史悠久,区位优越】
夫其清徐,昔曰梗阳,古邑也者。肇建于春秋,历史悠久;长载乎竹帛,人文荟萃。时变时废,愈演愈新。迄乎今,盖二千五百有余年矣。考其沿革,春秋时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始置,为祁氏邑,晋灭祁氏,魏献子为政,分其地为七县,以魏戊为梗阳大夫,此梗阳城名所由始也。战国梗阳属赵,秦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县,为并州所辖,因城西有清源水,故名。大业二年(606年)废入晋阳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仍属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年)改属太原府。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清源(东境)、平晋、榆次三县地置徐沟县,属太原府,故治在今徐沟镇。兴定四年(1220年)改属晋州。元属冀宁路。明复属太原府。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废清源,并入徐沟县。1912年复置清源县,1915年再度并入徐沟县。1917年恢复清源县,与徐沟县俱属冀宁道。道废后直属省。迨及国朝新立,区划优革,1952年,撷原“清源”、“徐沟”二县之首字,合为一邑,“清徐”县名遂定,治清源。1958年划归太原市。
审其区位,执三晋之牛耳!唐尧故里,北国之珠。并州重镇,四战之地。龙城前卫,霸府之臂。位于晋中,毗邻省会,交汇三市,接壤八县,实扼太原之南大门。去东北七十里许,“锦绣龙城”——太原在焉。区位优势,凸彰无比,为晋省市域城镇化“一核一圈三群”布局中“太原都市核心区”之枢纽一部也。交通快捷,通衢神州。雄藩要邑,非贤莫居。得斯者,皆缘乎:王城之瑞,召百灵之佑;表里山河,锡九流之福。素享“文化名城”之称,向有“醋都葡乡”之冠。
二、【山水奥区,得天独厚】
察其地貌,形胜为天下之甲!三方环山,西北高峻以陡峭;依岳面川,东南低隰而平缓。一水三山六分田,百里龙脉绕山间。区域轮廓,恰似靴形。背靠吕梁,襟带汾河。水系密布,湖泊星罗。厚土缘斯肥沃,众生藉兹润霈。资源因此丰裕,特产已然纷呈。观其潴水沾溉之鸿功者,尤以清泉湖、东湖及清泉西湖为之最也,汾、潇二水副之焉耳。尔其城郭,则青山为之屏障,绿水为之环抱。半城山色半城湖,塞外桃源小江南。故而,其魅景则冠盖乎九州,其秀色则绝特于八隅。 清徐西部诸山,统称“西山”,其形态殊然,风景异焉:仁山奇幽,朝夕生雾,变化多端。此其一也。中隐山,四周高峰,连若屏风,斯山隐其中,闭合萦绕,水中文石可数,古有中隐寺。此其二也。凤山中峰高峙,双抱如翼,昔传有凤凰栖息,故名。此其三也。狐突山,有晋大夫狐突庙,为县之镇山也。古时产青铁,宋因以置监,又名马鞍山,其旁有童子庙,隋《图经》云:“北齐天保七年,有童子数人放牧,见山上巨石,遂发心建佛像,高一百一十尺”。此其四也。白石山,有水,自峪中出,曰和平泉,曲流十里入汾河。此其五也。……。 民国初年,清源县长续思文曾赋诗曰:“城外青山城内河,荷花万朵柳千株。晋汾一线无颜色,唯有清徐入画图”。梗阳之美,美在西山;清徐之秀,秀在东湖。尔其东湖,宛若嵌在城中一壁玉也,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清徐有人作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夏钓门前尺半鱼。秋来霜染漪澜醉,冬雪盈窗夜读书”。葡乡醋乡鱼米之乡,泉城湖城文化古城。嗟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极尽清徐山水之乐,何其乐哉。
三、【人文荟萃,烂然史册】
若夫清徐之历史人文,可谓掌故斑斓,地灵人杰,不可胜纪。录其要者,以供览焉:揆其文化形态者,有四类之分:曰清新秀丽之自然文化,一也;深山蕴奇之佛教文化,二也;源远流长之儒家文化,三也;刚正清廉之吏治文化,四也。 尔其自然文化,则随处可见,东湖、清泉湖及其所衍生之诸多旅游景点文化,若文源楼、怡心园等是也。东湖东南隅文源楼者,又名水阁楼,原为明代建筑。颇负盛名,堪与江南“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相媲美,并称“中华四大名楼”者尔也。历经沧桑,几度重修。上纪97年,斥巨资千万,于其旧址,再度重建。如今,嶐崇峨峨,卓尔不群,为“北国第一景观楼”。瞻其仪姿,则矗立湖畔,雄姿巍然;气势宏伟,瑰丽辉煌;重檐歇山,斗拱挑角;琉璃瓦铺顶,汉白玉栏杆。既集“亭、台、楼、阁”于一体,又融“文、史、景、赏”在一身。为城内至高建筑物,洵乃清徐之象征。该楼亦为“醋都博物馆”,醋之系列产品、传统醋具、古文献等,咸陈列于其中。 怡心园之美,则在北疆清徐,尽显南国热带景象焉:高耸椰子树,江南石拱桥,令人流连忘返。水榭、凉亭,比比皆是;曲廊、假山,巧布如画。竹翠花艳,莺燕争舞。故而,人在清徐游,身感江南意,绝非虚幻也。 天下名山僧占多,清徐佛教文化,亦甚为可观者。西山古时佛宇林立,香火极旺。以唐代岩香寺石窟及晚清宝梵寺,为其经典代表。岩香寺石窟位于西山都沟屠谷山山腰间,坐北向南,绵延10余米,内存大佛像9尊,小佛像1200余尊。此窟又名千佛洞,凿于唐,露面于宋。据清光绪年间《清源乡志》载:“宋元佑三年(1088)7月15日,塌出石洞,洞内有大佛像,壁间有小佛像无数”。从现存释迦牟尼及千佛石雕像,可洞悉唐之审美价值及艺术观念也。宝梵寺,晚清寺院也,位于西山脚下东于村,系目前太原全境保存最为完美者,状如城堡,毫不逊于盛唐遗风,其三晋院落结构,精巧细致,宛若清代富商宅地。建筑艺术堪称一绝,大型彩色壁画,集金宋元山水之美于一体,叹为观止矣。 清徐儒家文化,有三处代表性建筑:曰君庙尧庙,曰忠庙狐突庙,曰清徐文庙。其中,狐突庙、清源文庙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泉寺、香岩寺、都沟石窟、尧庙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矣。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者,则有老陈醋传统酿造工艺、徐沟背铁棍、清徐砖雕及彩门楼。尤乎徐沟背铁棍被誉为“无言的戏剧,空中的舞蹈”,代表晋省参加世博会巡演。由是观之,其品牌影响之赫烈,岂同凡响云尔哉! 吾国四大名著,垂馨千祀,世人孰不知之乎!曰《三国》、曰《水浒》、曰《西游》、曰《红楼》者也。夫列其首者何?曰《三国》也。其作者者何?曰罗氏贯中也。其籍贯者何?曰中国清徐人氏也! 三国城其址居清徐城之北,中隐山南之麓,清泉湖之畔,实背山面水之“龙踞凤栖”风水宝地。其总体结构为仿明清皇宫式四周封闭合体建筑,由关圣大殿、献殿、戏台、廊房、展宫、门楼、角楼等组成,雄浑典雅,富丽堂皇,堪称一株衔华佩实绰约多姿建筑艺术奇葩也。总览三国城之风韵,有常箴吾《访三国城抒怀》词为证:谁曾记取,多少代飞沙疾风。迷漫里,英雄安在,何处是荒陵?千古寻梦,无限幽情。贯中故里有青峰,忽见三国雄城,桃花开了,茅庐琴韵盈盈。会群英赤壁下,一片刀光火影。步千陛,关公殿,几缕春秋风情,凭雕栏玉砌,望不尽,江山如画,万里征程。噫吁嘻!贯中故里三国城之问鼎兴建,功在当代,利于千秋,其不仅为吾煌煌中华国盛民富之产物,抑亦清徐34万民众于文学巨著《三国演义》及其作者世界文化名人罗贯中永久性纪念之最佳表达者也。 盖乎晋商,与徽商齐名,其泽其惠被于世者,甚众。或曰:其闻名数百年之文化源头,安在哉?答曰:其主要发源地,非中国醋都葡乡——清徐莫属也。“晋商精神乃山西人民一笔宝贵财富,颇值研究”。一中央领导如是说。九洲共识,晋人善贾,徐沟人更善贾。数百年来,晋人以“诚信为本、公平竞争”之经商原则,兼勇于“开辟商路、汇通天下”之闯荡精神,铸造一代代晋商商祚之辉煌。 至于清徐吏治文化,颇有政声者,亦多矣哉!或忠君爱民,或恪尽职守,或刚正清廉,……。业绩斑斑,仁光斓斓,宛若繁星,璀璨史志。兹随机扫描明清两朝清徐籍名吏数名,以俟夫读者诸君瞻焉。据《山西通志·乡闲录》云: 郝鹏,徐沟人也。明洪武年以岁贡入太学,后官至户部尚书。性简朴,如同布衣百姓。虽身居高位,所居之处仍系先前为太学生时之住所。中外皆有能声,时人以公辅推之。 安璠,清源人也。清雍正举人,授获嘉知县。上任后革除百姓苦役,修郡城资金不足,安捐出全部奉银,德政大行。卸任之际,百姓攀援哭泣,苦苦挽留。后来当地百姓有人生子,不避其讳,取名思安即怀思安璠恩德之意焉。 温宜锐,清源人也。清乾隆进士,授咸宁知县。清廉仁惠,兴学助人。罢官后客居鄂地,百姓常送米馈面,遮挡弗住。离别送乡时,当地百姓号泣异常,送别者不绝于道,依依难舍。 牛健亭,徐沟人也。清嘉庆举人,除浙江绩溪知县。斯处地脊民贫,牛教百姓种桑养蚕,遂成沃土。时逢海疆不安,其亲率兵勇昼夜巡防,积劳成疾,卒于任上。牛清贫为官,无一分积蓄,去世后,家人无法入殓。百姓闻之,主动捐钱购棺,并派代表扶灵回乡。 ……等等。不一而足,略之。 在有记可考、有据可查清徐籍俊彦中,虽无经天纬地之举,然咸忠君爱民,恪尽职守,刚正清廉,不唯使辖区百姓受益无穷,更加为故乡清徐赢得声誉。诸公之人格精神,与故乡高耸西山之常青,与清澈凛冽平泉水之清白,何其相似乃尔。显见,众乡贤者,即是清徐清廉吏治文化之代表人物! 其外,其他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街巷轶闻、闾坊掌故、乡贤时达、英杰名流、巨商大贾、墨客骚人、贞洁烈妇、雅娴佳人也者,因限于篇幅,毋庸一一赘叙。虽伐毕南山之竹亦难尽述其万一者耳哉!
四、【醋都之誉,蜚声海外】
斯邑也!号曰“中国醋都”。何以此称?有诗云:“自古酿醋数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在众晋醋中,“唯梗阳(今清徐)醋最佳”。有民谣云:“自古酿醋数山西,山西酿醋数清徐”。“山西陈醋清徐造,清徐陈醋盖了帽”。盖清徐为山西老陈醋正宗发源地者也。 酿醋历史,源远流长,究其初,可追溯至尧舜之时,距今已逾4000余载矣。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出22种制醋之法,有人考证以为清徐酿造法有其一也。其中“作米酢法”即系“山西老陈醋”酿制法。延至清初顺治间,介休出一“醋仙”,名曰王来福,其于清徐城关开一“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基础上增加熏醋工艺,大胆改革,力求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山西“老陈醋”名牌,令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其勋至伟,滋沾三晋。 醋之故乡清徐,在民间至今仍有酿醋遗风。若君徒步乡村僻壤盛夏一游,便见乡民于烈日之下,放一口麻纸闷盖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之醴子)晒醋,且常徙醋缸,随日移动,以利日晒。“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信哉斯言之不谬!山西乃吾国制醋大本营,清徐乃山西制醋大本营。 目今,醋厂林立,醯香飘逸,摒除清徐外,老陈醋著名者尚有陵川玉泉、壶关辛寨、榆次南堡。其品种益众,曰老陈醋、曰名特醋、曰双醋、曰陈醋、曰特醋、曰晋醋、曰味醋、曰熏醋云。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因郭兰英唱响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及清徐之醋,行即名满神州,妇孺皆知。晋人善制醋,缘于晋人爱吃醋,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其独家秘方之传统酿造工艺,精湛上乘,被锤定为吾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天下第一醋”之皇冠,垂青清徐,实至名归,海内称甲,其“醋都”之名所由使也!晋人善酿醋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也。古时“醋”又曰“醯”,酿醋者曰“醯人”,酿醋之醴曰“老醯”,吃醋曰“吃醣”。晋人于酿醋之特殊贡献,清徐当居首席。晋人嗜醋如命,又巧合“醯”与山西之“西”同音,故非晋人则称晋人为“山西老醯”也者,敬辞也尔。 醋除含大量醋酸外,尚富含钙、铁、乳酸、甘油、氨基酸及醛类化合物。醋不仅为调味之首,亦为人体健身之佳品。尝其味,则“纯正柔和、香氛醇厚;微甜爽口、回味绵长”,故有“天下第一醋”之嘉喻。 其医用,则具“开胃消食、驱散淤血;止血解毒、预防感冒;杀菌抗病、美容养颜”诸功效。清乾隆四年京师太医院集中全国名医,为治疗宫妃郁血病而炮制“定坤丹”者,其中所采用二十多味中药,咸系用清徐老陈醋所泡制。其药用医疗之效,可见一斑矣。 数千年以来,世人发现醋具备诸多奇妙之用途,“吃醋”已然养成一良好之生活习惯。然则,何以与“男女争风吃醋”之“吃醋”混为一谈欤?据考证,斯种“吃醋”之典故源于唐朝。相传,唐太宗欲为大臣房玄龄纳妾,房妻横加干涉,宁死不让。太宗无奈,责罚之,令房妻在“喝毒酒”和“纳妾”中选其一而择之。孰知此妻性情刚烈,妒火中烧,一死了之,操起毒鸩之酒一饮而尽。当房妻含泪喝完、期成冤魂后,竟不死!乃见杯中是醋,非毒鸩之酒也。纳妾之事,遂罢!自此“吃醋”佳话,风传天下,流布至今。 曾获1924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优质商品一等奖”之殊荣,一时间,誉满全球,华人为之喝彩;翘楚宇中,国民因之荣耀!如今,近销新马泰,远售欧美加。诚醋业之“龙头”,佐料之珍馐。噫!信然佳品良药也已夫!
五、【葡萄之乡,华夏驰名】
斯邑也!又曰“中国葡乡”。焉何斯谓?亦有民谚云:“清源有葡萄,源自于汉朝”。夫葡萄,《周礼·地官司徒》称“蒲桃”,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 、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蓏,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批把之属”。亦有书谓“蒲陶”。起源于北温带,原产于欧洲、亚洲西部,北非洲和北美大西洋沿岸。栽培历史与人类几乎相同时。 西汉武帝时,遣张骞出使西域,随从者梗阳马峪王姓皮货商人自大宛国携归葡萄藤条,植之于西山,由斯孕育传承二千余载清徐葡萄文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葡萄实,于离宫别馆旁种之”。三国魏文帝曹丕特钟爱之,除自食外,每每赏与大臣品尝。相传北齐大臣李元忠者,为讨皇帝欢心,以使自己加官进爵,不远万里适塞外,觅得葡萄一盘,敬献皇帝。帝视之,粒粒晶莹剔透,珍珠一般,不觉唾液打转。一尝一股甘甜沁入心肺,不由脱口而出:“真乃世上妙品也”。龙心大悦,遂重赏李绸百匹。一盘葡萄易得一百匹绸缎,匪夷所思! 自唐以降,一直为皇家贡品,《唐书》载:“太原平阳皆作葡萄干,货之四方”。夫平阳者,古帝尧所都,春秋晋羊舌氏邑,近梗阳。《太平御览》亦载,在山西期间,唐太宗李世民尤嗜清徐葡萄及其酒,登基后,遂将清徐酿制葡萄酒作坊统一御封为“李氏作坊”名号,以示怀纪焉。唐名诗人刘禹锡、王翰等皆有盛称清徐葡萄及其酒之诗篇。譬若:刘曰:“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王在《凉州曲》诗中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另则名诗“葡萄叠架势绵延,屠贾沟东马峪前,行进山村频举首,绿茵冉冉不知天”,极尽溢美讴歌之能事。然惜乎作者无考,甚憾!或云清代路宜中之作,未知然否? 宋儒司马光亦赋诗赞曰:“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烦”。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记亦载:“太原一带葡萄园众多,酿酒业亦盛,其酒从太原贩运至全省各地销售”。 1937年国民党要员孔祥熙曾于西山之陂置葡萄园三块以莳之。平常百姓之家,争相植焉。上纪50年代,清徐与新疆吐鲁番、河北宣化、安徽萧县并称“全国四大葡萄产地”。因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曾唱山西民歌《夸土产》中有“清徐的葡萄甜盈盈”之句,遂令清徐葡萄名噪三晋,蜚声全国,远扬欧美。 如今,超三强、达小康,再翻番、保第一。其拥有“百里葡萄沟、万亩葡萄园、省级葡峰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云,为晋省最大之葡萄产区。 清徐处晋中平原,北靠吕梁山脉余支,位太原市西南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0.1℃,降水462毫米,无霜期185天。山麓多涌泉,平川颇肥沃,空气湿润,阳光充足,故极适宜葡萄之生长。 其特点为:色彩艳丽,粒大皮薄。含糖量高,味道甘甜。其品种繁多,概120种之属。其所酿之酒特点为:清明透亮,浓郁芳香,酸甜柔和,回味悠长。 中医以为,葡萄具有“健胃生津、利导小便”之功能,对“肝炎、黄疸、风湿痛、妊娠恶阻、孕妇胸腹胀满、痢疾”均有显著疗效。 噫嘻!葡萄之乡,葡苑处处,葡氛氤氲,萄馨遍地是也!
辛卯岁五月(2011)赋帝司马呈祥潘氏作于中国文都望江亭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