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滴残墨 于 2013-3-23 16:56 编辑 & G, x L } W" P
+ f+ Z- ?4 A0 L- ]4 n3 b2 r
9 n. ]( O! I: } ※ 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不釆百花酿不出蜜,作者不吸收养料、占有材料,就根本写不出文章来。写作没有材料不行,材料少了也不行,要像韩信用兵那样“多多益善”。材料多了,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材料少了,捉襟见肘,左右为难。! c; R% V. e( V- K a: l
+ E6 M, A# n) ^
※ 占有材料要“贪婪”,要有“海量”,要来它一个“拿来主义”——--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反面的、面上的、点上的、间接的、直接的材料都要。特别是写文学作品,要在生活中去观察、体验,亲知亲历进行收集,感性的、理性的都收集起来,写成“素材笔记”也好,做成“资料卡片”也好,搞报刊“剪辑”也好,置“材料手册”也好,进行分类,贮存起来,做到“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d0 _% I, D. k4 y4 I! g$ g# Z& m
9 R$ r2 U, M! w9 A6 k) [& F% b ※ 占有材料应当提倡“以十当一”,以多为佳;选用材料,则主张“以一当十”,以“严”为上。在这一“多”一“少”之中,包含着“质”与“量”的深刻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