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6560
- 积分
- 1917
- 威望
- 1046
- 桐币
- 251
- 激情
- 462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47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6-27

桐网嘉宾
 
- 积分
- 1917
 鲜花( 27)  鸡蛋( 0)
|
※ 文学中的宾主之法是普遍存在的,现就散文中的宾与主的辩证关系作些介绍,这有助于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 C$ Q Y$ a; t0 ?) g0 F9 U7 e
% X% ?/ |! f; R* F4 a2 w4 F) E% [ 一、以宾衬主。这是常法,即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以景物衬托人物,或以景物衬托感情。3 c7 Y1 p# W9 B
7 Q; Z j7 v" b! ]" V
二、众宾拱主。即用多宾衬主,众星捧月。
3 w; a6 l8 k- Q$ X% X - Z& `; C3 ?: j* Z- \" h* K+ v
三、请宾对主。即只写一人或一事,本无所谓宾主,但作者可以请宾对主。如苏轼的《放鶴亭记》,请酒对鹤
7 T4 i- K; j3 ?8 j1 [' T
# B( G8 |5 ?! i! ?0 e1 z, a+ r 四、宾主相衬。即在描写中宾与主互为衬托,宾衬主,主又衬宾,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人对人,又可物对物。/ P% x# M1 A% s1 r
% Q* _' Y' v8 m/ a8 H% g5 ~6 \0 F 五、宾主互藏。即宾中有主,主中有宾,宾中更有宾。
# B8 e4 c& U1 R i |
% v% I8 R: P- {9 d9 d7 x0 H p$ @ 六、宾主转化。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宾可成主,主又可转为宾,宾主位置互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