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74|回复: 34

[乡镇之声] 桐城: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复制链接]

1725

主题

832

回帖

3635

积分

桐网工作组

Rank: 8Rank: 8

积分
3635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4-4-8 16: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771830_766502.jpg

宋福应(资料图片)


3771879_382134.jpg

宋福应的工作日志


    “老支书是为樟枫人民累死的!”清明时节,桐城市范岗镇樟枫村的4000多名村民,始终忘不了一位曾经的“领头羊”。有些因外出打工不能回家的村民,4月5日在网络纪念馆上,通过献花、点赞等方式,缅怀这位“最美村官”。

       他们口中的“老支书”名叫宋福应。在当地,说到他时,人们习惯这样打比方——“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困难重重,他仍选择再当村干

      “外村人”当了支书


       宋福应1955年1月出生于挂镇乡连城村,曾创办窑厂,担任连城村村委会主任,1997年再次投身企业。由于樟枫村与连城村相邻,宋福应的宏大建材公司招收的员工中,不少是樟枫人——于此,他便和这个地方结下了缘。

      樟枫曾以“苦瘠”著称,被戏称为“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村民们一直盼望着有一位“领头羊”的出现。2008年1月,53岁的宋福应被樟枫人“推”上了村党支书记的位子。

       虽有10年村干履历,宋福应当时也犯了难——他深知,村干难当,像樟枫这样的贫困村、后进村,村干更难当。此外,“到樟枫村任村干,势必影响自己正在掌舵的企业”,宋福应的妻子王友华说,为阻止丈夫走“回头路”,自己当时还赌气跑回了娘家。

       可纠结了10多天,2008年1月18日,宋福应还是毅然走马上任,成为樟枫村的“旗手”。

        抗雪灾斗旱情

       这天,百年难遇的雪灾肆虐。宋福应起了个大早,步行5公里赶到樟枫村部,迅即召开村两委会议,宣布工作分工后,便和大家一起分赴贫困户、危房户、五保户家中,嘘寒问暖,查灾救灾。“300多名困难群众无冻饿、住居安。”一天下来,宋福应才长舒了一口气。正是这一天,樟枫人觉得宋福应真的非同寻常。

       此后,樟枫村民时常发现,宋福应头戴草帽,脚穿解放鞋,骑着旧自行车奔走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哪里有小纠纷,哪里有建设工地,哪家有难处,不论深夜还是白天,宋福应总是在现场。村委会主任柯高远说,“他带着我们把民心理顺了,我们的工作干到哪里,群众就支持到哪里!”

        2013年夏,高温晴热天气持续了近1个月,桐城境内4条大河均河床见天。全境都是丘陵的樟枫村,却跳出了“三日无雨禾苗皆枯”的“定律”,遍地清流。“大旱之年,樟枫无旱情,宋福应是第一功臣。”老村干何家元说,这多亏宋福应在全村规划选址,新建的21口当家塘。

        想尽办法,领村民摘掉穷帽子

        谁也舍不得走了


      “宋福应书记的功绩,群众心中有一本账。”樟枫村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理事长李华杰说。

       历史上樟枫之所以贫困,宋福应将落后的原因归纳为:交通太闭塞、资源未利用、干群不和气。他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励党员群众当模范;同时,带领村民学会自主管理。樟枫村干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以来,先后获称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等30余项荣誉。

      “宋福应之所以能带领樟枫人挣足‘面子’,厚实‘里子’,主要是让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安徽永椿园林公司的饶世益说。如今,永椿园林万亩生态园已建成面积8000亩,投入村企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累计510万元,24个村民组受益。

       在推进樟枫产业转型的同时,宋福应结合土地增减挂项目和村庄整治,加快樟枫的美好乡村建设步伐。

       曾准备举家搬进城的村民叶志红说:整治后的官老屋,走水泥路、吃自来水、住小洋楼,城里该有的有了,城里没有的也有,为此谁也舍不得走了。

        他的工资和村里变化

       身为宏大建材公司总经理,年收入近百万元,可以开豪车、住别墅;也可以到城里儿子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放着这样的日子不过,非要为樟枫拼命奔波,宋福应到底图什么?

      “我不图权、不图名、不图利,只求不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这是宋福应的答案。而为了这份信任,他事事率先垂范。

       2008年6月,规划修路,势必占用宏大公司的存煤场,宋福应毫不犹豫,拆墙让场地,一下子损失10余万元。为集中精力办好村里的事,2011年1月,宋福应以劳务外包的方式,将自己的公司交给承包人打理,每年又少赚了10多万元——相当于当年村干部年工资的7倍……

       柯高远说,宋书记的工资都“贡献”给了樟枫,它们变成了送给困难户的救济款、送到樟枫小学的助学奖教金、为村里跑项目的车旅费……宋福应在担任樟枫村党总支书记的五年内,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一项,就由2008年的4100元增至2012年的10680元,成为群众致富带头人。五年里,宋福应靠自己的威望和努力,为樟枫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实施资金800多万元,但他从未从中报销一笔车旅费、餐饮费、医药费。

        不顾病躯,工作到生命的尽头

       “简直是个铁人!”

      “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比自己的命大!”樟枫村卫生室室长高琦这样评价宋福应。宋福应患有返流性食管炎,高琦建议他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预防癌变。宋福应总说:“工作忙完了再去。”这一拖就是4年多。

       2013年1月,宋福应被确诊患上食管癌后,安排好了村里工作,才赴上海做了气管支架植入手术,手术后又急着出院。回到桐城后,他不顾医嘱,每天拖着不足90斤重的病体上班,到施工现场,进百姓家门,赴一线调处各项工作。高琦说,有好几次,宋书记不管自己是在靠输液维持生命,拔了针头就“溜”了;有一次实在溜不掉,他边输液边调解村民纠纷,“简直像个铁人!”

       5月3日,宋福应因气管支架位移,随时有生命危险,被迫住院。躺在病床上的他,仍操心村里的事儿。6月21日,为调处难题,他偷偷跑回村里开了协调会,解决好争端才回到病床上。

        最后三个字

        10月3日,再次做了食管支架手术的宋福应回到桐城。第二天,他就出现在村里,布置工作,检查工程质量。10月20日,宋福应最后一次到村上班,遇到官老屋村民组组长叶彩霞,迎面就问工程修得怎么样了,并说过两天到现场去看看。

      “下午一起到镇国土分局汇报土地增减挂工作。”10月21日11时40分,柯高远接到宋福应的电话。15分钟后,宋福应口吐鲜血,又给柯高远打电话,吃力地说:“不去了!”这三个字,竟成了他与樟枫村4500余名干群的绝别语。当日下午,被食管支架刺穿食道动脉血管的宋福应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樟枫村村委会副主任叶书根曾发微博称:宋书记的去世,不仅使樟枫村失去了一个好班长,也使樟枫老百姓失去了一位好书记。(陈俊、蒋六乔)

      记者手记

      “百姓事再小,都比自己命大”的公仆情怀;“头戴草帽,脚穿解放鞋,骑着旧自行车奔走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以心换心”的求实作风;“干工作像铁人,精气神胜过30岁的年轻人”的奋斗精神;“不图权、不图名、不图利,只求不辜负组织和群群众对我的信任”的道德情操……

        这些,是对宋福应的真实写照,也成为樟枫人永远的财富。

       宋福应去世后,被誉为“美好樟枫的旗手”,也被安庆、桐城追授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称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记者在樟枫采访的两天时间里,没有一个村民说宋福应不好的。他的精神,震撼了樟枫人,也感动了支持和参与樟枫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知道他的人毫不犹豫地这样褒奖道。


       稿件来源: 中安在线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2

主题

362

回帖

73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0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4-4-10 15: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人民当牛马的人,虽逝犹生!——追记安徽桐城市范岗镇樟枫村原党总支书记宋福应




新华网安徽频道4月2日电(记者 徐海涛)安徽桐城市范岗镇樟枫村原党总支书记宋福应,生前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留下感人书信。然而,樟枫村很多群众至今想起他仍忍不住落泪。宋福应又黑又瘦,平日戴草帽、穿解放鞋、骑自行车,看上去不像个村支书,更看不出曾是年收入上百万元的企业老板。为改变樟枫村“荒山穷村人心散”的落后面貌,他放下自家生意,53岁出任村支书,一屋一路出力流汗,一分一厘精打细算。生前最后一个电话,还在为村里争取项目。建设美好乡村的核心是人,党员宋福应像黄泥岗上一棵树,根植于干部群众之中,汇聚出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樟枫村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既是宋福应生命最后5年的心血结晶,也是对一个共产党员最好的纪念。

    临危受命:为了父老乡亲,一年少赚10万也干!

    从桐城市区南行10公里,到达范岗镇,再往西南方向前行16公里,才是樟枫村。这个坐落在黄泥岗上的偏远村庄素来“苦瘠”,种粮产量低,工业没基础,农民收入靠出外打工,经济水平长期全市倒数。发展落后,干群关系还紧张:村干部说群众“不好管”、“老上访”,群众怨干部“不干事”、“乱花钱”,村集体负债十几万元。2007年底,樟枫村时任村支书患病离岗,谁来接手这个“烂摊子”?镇领导和村民们都想起一个人:宋福应。老宋是邻近的联合村人,来樟枫开轮窑厂已有十几年。虽是外村人,但他办厂有一套,经常帮衬乡邻,做事公道,很有人望。镇领导找宋福应谈:你是老党员,熟悉这里情况,群众对你也很认可。宋福应很犹豫,一是担心能否干好,二是苦心经营十几年,白手起家的小轮窑厂已发展成建材公司,年利润上百万元,说放手就放手?宋福应家人也都反对:年龄不小了,身体也不太好,为什么要去邻村干“吃力不讨好”的村支书?见老宋没表态,老伴赌气回了娘家。樟枫不少村民上门找宋福应:我们觉得你办事行。村里全体党员表决,一致推选他担任村党总支书记。经过十几天考虑,宋福应决定把公司生产外包,虽然这样一年至少少赚10万元,但比起全村父老乡亲的事,他觉得又不算什么了。2008年1月18日,一个大雪没膝的冬日,53岁的宋福应走马上任。

    “黄泥巴干部”:人不离群众,手不离劳动


    上任第一天,宋福应就遇到考验:大雪成灾,困难群众生活无保障。宋福应召集全体村干部,分头到300多名贫困户、危房户、五保户家中查灾救灾,不让一个人挨冻饿、居不安。一天下来,新班子用行动让群众感到“新气象”。此时,樟枫村迫在眉睫的一个重大危机是,由于进展缓慢,争取来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帽子即将被摘。村民看不到希望,不少人准备搬走,去镇上、市里另觅家园。长期以来,制约樟枫村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差。全村没有一条砂石路、水泥路,一到雨天交通瘫痪,烂泥路上农用车都难行。村容破败,垃圾遍地。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村领导集体得不到群众信任,干群心不齐,形不成发展合力。宋福应向上级立下军令状:给我一年时间,樟枫新农村建设再无起色,我主动辞职。搞建设无非三件事:人、钱、管理。宋福应与村集体班子开会商定,不分节假日,村部平时只留一人值班,其他干部全部上工地,晴天当“免费小工”,雨天外出争取项目。他带头出钱,发动干部、群众集资,结合上级项目资金,先从房屋质量差、群众意见大的官老屋村民组启动建设。干了十几年轮窑厂老板,宋福应常年和黄泥巴打交道,一块砖的利润只有几厘钱,必须精打细算。

    当了村支书,他把“黄泥巴作风”用到新农村建设中,成天拿着工具上工地,抓质量、盯成本、控制进度。勤能聚人,俭能聚心。宋福应在樟枫村的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一条规矩:为省钱,项目请专家设计,但施工不向外发包,干群自己干。一平方水泥路,向外招标要120元到140元,樟枫人自己“精打细算”,干下来只要75元到90元,一公里能省好几万!村庄建设,少不了要征地、拆房、迁坟,难免有阻力。宋福应的方法是以身作则、以心换心、持续攻坚!2008年6月,村里修水泥路需拓宽路基,势必要占用宋福应建材公司的存煤场。他毫不犹豫,拆墙让场地,仅此一项就损失十几万元。见村支书如此,村民拆屋、征地都很配合,工程一路畅通!人心齐,泰山移。宋福应上任第一年,官老屋村民组新农村建设就顺利完成,房美了、路平了、塘清了、路灯亮了、垃圾不见了,绿化、景观、公厕、健身广场建成了,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与号召力。第二年,樟枫村启动陈庄村民组新农村建设,当晚村民就自发集资6万多元,樟枫村建设驶入了良性循环快车道。2008年、2009年,樟枫村从后进村翻身,连续两年获评桐城市新农村建设第一名。五年来,全村新建成村组水泥路20公里、砂石路30公里,公共绿地3400平方,300多户村民入住新居,过上了“走水泥路、吃自来水、住小洋楼、跳健身舞”的新生活。曾准备举家搬迁进城的村民叶志红说:“现在的樟枫,城里该有的有了,城里没有的也有了,不搬家了!”

    培育产业:黄土荒山变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但宋福应的心里有一本账,樟枫要走向兴旺发达,必须利用现有资源,开发特色产业。

    樟枫山多地少,但上万亩林地多为稀疏、低矮野生杂树,只能用于烧饭柴火,经济效益极为低下。余下的农田产量仅够口粮,农民花钱靠外出打工,不少耕地抛荒。怎么把黄土荒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宋福应想,能不能搞现代园林,用苗木花卉让黄泥岗美起来,用苗木经济、观光旅游让群众富起来呢?想法很好,但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经销网络。宋福应与村干部们商量出一个方案,把全村各家三亩两亩的林地集中流转,引入有实力的企业运营。这项工作难度大,但樟枫要培育出有竞争力的产业,这是必由之路。挨家挨户上门谈想法、问困难、做工作,首期1200亩林地流转,宋福应带领干部与群众“开了一个月的会”,啃下了“硬骨头”。2009年9月,安徽永椿园林公司入驻樟枫,投资2亿元启动“万亩生态观光园”建设,至今已种植园林近万亩。2011年3000亩优质稻麦、蔬菜种植园,2012年1000亩粮食产业园相继落户樟枫。同时,宋福应引入“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多种专业合作社,使樟枫村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群众获得自主经营、就近就业、土地流转等多方面收入。五年来,樟枫村人均收入从4100元增至11000多元,产业致富路越走越宽。

    带班子:“凡事首先不为自己利益着想,肯定能做得好”


    “集资难、拆迁难、流转难,老宋身上好像有一种‘魔力’,一般两委干部解决不好的事,只要他出面,基本没有办不成的。”范岗镇组织委员张树说。党员叶彩霞原在外务工,宋福应找到她,希望她回村担任村民组长。“我没经验,担心干不好。”叶彩霞说,宋福应教给她的“秘诀”是:“要当好干部,凡事首先不为自己利益着想,肯定能做得好。” 每次叶彩霞遇到处理不了的麻烦事,宋福应都帮她解决。“有一次我去找他,他刚拔下吊针,正拿锹上工地干活,我感动得也跟着干。”叶彩霞说,她几次“不想干了”,是宋书记的精神,鼓励她坚持不放弃。宋福应干了五年村支书,樟枫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期间全村拆迁200多户,流转土地一万多亩,无一人上访。因认为村两委账目不清,村民叶诗文曾多年上访。宋福应上任后,了解到他有文化、为人热心,推荐他担任所在村民组组长,管理村庄整治账目。 “以前村里花钱就像河里淌,现在‘四议两公开’,什么事都明明白白。”叶诗文说,宋福应干的是造福全村的事,自己没有一分钱私利,“这样的干部我们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上访!” 针对农村改革的新形势,宋福应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村两委干部工作会商、分工、督查、考评、奖惩和公开承诺制度,鼓励党员、干部时刻处在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第一线,到群众中去,到工作难开展的地方去。同时,在41个村民组中推行“党群理事会”制度,从服务经济、化解纠纷、组织建设、议事恳谈等八个方面“让民做主”。党群理事会的工作处于村民监督之下,理事会不能解决的问题,村干部及时协调帮助解决。近年来,樟枫村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级生态村、美好乡村建设高级示范村。樟枫村党总支也获得桐城市、安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生命最后阶段,他仍记挂着樟枫的一切

    宋福应在樟枫村任职的五年里,村两委干部没有双休日,一年只有5天假。虽然各项工作在快速推进,但他生怕耽误一天时间,生怕错过了一个项目。他曾经在与干部们谈心时说,自己自幼生活在农村,创业在农村,对农村的感情很深。在他心里,樟枫才刚刚起步,要做的事情太多,他还要再干几年,铺好路、垫好底,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再好一点,让后来的人轻松一点…… 宋福应患有食管炎,经常在村卫生室开药、输液。村医高琦建议他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他总说“有空了再去”。这一拖就是四年多。2013年1月,宋福应不幸被确诊为食管癌。在他从确诊到离世的9个多月里,三次外出住院、手术,每次出院总是第一时间返回村里,东看看、西问问,把事情处理好了才放心。干群们回忆宋福应生命最后几天的片段:2013年10月18日,宋福应来到镇组织委员张树的办公室,说村里有几家人生活比较困难,申请解决一些民政资金。19日,查看村里工地进度,到村民江文斌家走访。21日上午,到村部商议工程问题后回家。中午11时40分,从家中打电话给村委会主任柯高远,约好下午去镇上争取一个项目。11时55分,柯高远又一次接到宋福应的电话,话筒里只传来吃力的三个字:“不去了……” 这是宋福应留给人世的最后三个字。话筒的那一头,因食管支架刺穿动脉引发大出血,当天下午,他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在生命最后时刻,他仍记挂着樟枫的一切,却没给亲人留下一句遗言。噩耗传来,很多樟枫村民痛哭失声。当晚,两百多人前往家中吊唁。两天后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近千名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都想看看老书记最后一眼,送老书记最后一程。宋福应去世后,经组织与群众推举,他的大儿子宋辉——一位成功企业家,继任樟枫村党总支书记。几个月来,宋福应生前牵挂的2000亩山场征迁已经完成,两条村组公路工程进展顺利。春光中的樟枫村,香樟吐翠、红枫摇曳、玉兰飘香,美好乡村的动人景象初显。给人民当牛马的人,虽逝犹生!(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5

主题

4314

回帖

6568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6568
QQ
鲜花(11) 鸡蛋(0)
发表于 2014-4-8 18: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书记,好样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8

主题

220

回帖

54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4-8 17: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书记的确是个好书记,他的早逝是全体樟枫村人的损失。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22

回帖

9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4-9 08: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书记,我见过,为人非常好,工作非常敬业。他的离去,很是可惜!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

主题

41

回帖

74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74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4-9 08: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令人尊敬的老支书,值得我们去学习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6

回帖

6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4-9 0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中见伟大,朴实中见真诚!宋书记一路走好……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5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4-9 09: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书记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是我们身边的好支书,是桐城人的骄傲,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6

回帖

1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4-9 09: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油然而生的敬意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4-9 0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时期人民的好公仆,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18

主题

1857

回帖

611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114
QQ
鲜花(19) 鸡蛋(1)
发表于 2014-4-9 09: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书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桐城人的骄傲。为他去世感到默哀。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