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寒曦 于 2014-12-20 14:30 编辑
70后餐厅原是我的梦想
昨晚有幸被邀请参加桐网的网友聚会,有熟悉的老朋友,也有久仰网名初次见面的新朋友。与桐网的朋友相聚总是很舒适,虽然更多的朋友见面并不多,但是网上的交流让我们早已相互熟悉彼此的秉性、脾气,甚至爱好,聊起天来更轻松自然。去的酒店就是山水龙城的70后餐厅,早前曾经路过这家店,立刻被这个名字所吸引,昨日亲临,果然创意独特。里面的装饰风格很雅致,随处可见清新的绿色小盆栽、可爱的小饰品、70年代记忆深刻的红肩章军服小玩偶、散发着清香的桐油刷的原木书架,书架上是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最让人意外的是一楼餐厅居然设置了一个弹奏古筝的小舞台,这在桐城满是酒肉铜臭的餐馆里是多么的难得,我想象着一位娴雅的女子坐在那里拨动着琴弦,弹奏着《春江花月夜》,肯定也拨动着知音的心弦。记得以前姐姐家也有一个古筝,那时年少和姐姐住在一起,没事就胡乱弹着,虽不成曲子,却都深深喜欢琴弦拨动后绵绵荡漾着的动人旋律。我和姐姐时常很默契,正如我们的微信背景图案不约而同地设置了紫色淡雅的薰衣草,古筝也是我们最喜爱的乐器。我很喜欢琴棋书画的古典传统文化,也曾努力去让自己至少能习得优雅的一技,只是终未能成,琴不会弹,棋艺不精,书法在参加学校的考试时勉强及格,画更免谈了。也许很多人都像我这样,向往着着优雅的生活,却不由自主地随着世俗的调子。有人觉得优雅让灵魂干净,也有人觉得大俗就是大雅,正如星光老师所说这应该是个更宽容的社会吧,我们不能依耐优雅生存,但还是需要一点这样的情怀,我们不得不为了生存奔波、隐忍不发、战战兢兢工作不让自己出错,刻意讨好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人,但如果有类似于70后餐厅的这样一个温馨的港湾,让自己放松下来,徜徉在这一番优雅的天地,选择一个靠窗的沐浴着阳光的位子,捧一杯绿茶,听听古筝的曲子,翻翻自己喜爱的书籍,让灵魂中的那一点优雅的种子在这里破土发芽,弥漫开来。也许有知己好友爱人相伴,也许只是一个人看着窗外发发呆,这也是一段优美的时光啊。
星光老师翻到一本几米的漫画,我忍不住拿过来翻阅,而那一段有关几米漫画《向左走,向右走》的往事也从记忆深海里慢慢爬起来。那时我刚入酒店行业,那个与我同样喜欢看书买书的男子,曾是我以为可以相伴一生的人,我们一起看《安妮宝贝》、看《九州》、看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几米的漫画里总是会有无穷尽的灰暗、沮丧、忧伤,然后又冒出一丝温暖的曙光,或是孤单的两个人花池边的相遇,或是失而复得的月亮慰藉着受伤的心。我们为漫画中的他和她相遇相知而欣喜,又为他们的相离相思而懊恼,没想到不久漫画中的故事就在现实中再现了,只是漫画中的他和她在春天即将到来的季节里充满了无限重逢的可能,而现实中的他和她却从此再无交集了。只因我酒店的工作性质,让他不放心,他觉得女孩子在酒店这种鱼龙混杂的环境里会变坏。而我为了订餐的业绩,不得不与一些富豪大客户保持联系,不得不参加避不开的应酬,不得不经常醉酒。而他强烈要求我辞掉工作,说“我来养你”,年少气盛时最厌憎的就是一个男人对我说“我来养你”,一个女人没有独立的事业,没有独立的尊严,谈何爱情平等。虽然酒店的那份工作很辛苦,超长的工作时间,高负荷的工作量,每天都要接触复杂的行色各异的客人,低姿态地处理各式各样的客情,冷静微笑面对顾客所有的指责批评,有时感觉身心疲倦,但是我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是这个行业让初出校园单纯的我成长、成熟,锻炼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承受能力、自我控制力,我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底线,选择性地结识了一些素质较高的后来对我帮助很大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我需要这份工资待遇还可以的工作,我还要每个月给大学的弟弟支付生活费。而那个他不信任我,最终在他等我下班时看到一个客户开车载着我回到酒店后爆发,老套的剧情出现了,“你选择我还是选择你的工作?”我不屑于解释,更不会为了一个男子放弃自己的工作,除非我自己想放弃。于是情断了-------可是我们相识相知相念的时光真的好欢乐,我们总是情趣相投,不曾有过任何争执,唯一的一次吵架就是离别之际。我原以为两个人相爱,应该是无条件地相互信任,给予对方适当的空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谈何爱情。从此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再无交集。那时的自己仿佛有种为了工作放弃爱情的大义凛然感。现在想想真是有些可笑,而那个男子几乎是我生命中最中意的甚至找不出缺点的一个人,唯独缺了一点对爱人的信任,那一点信任毁掉了一份近乎开花的恋情,现在回头想想,那一点遗失的信任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只是当时已惘然。也许我的这份爱情故事苍凉的结局代表了不少酒店行业女孩子的爱情吧。
放弃爱情的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的职位一步一步地晋升,我的理想也在一步一步地成型。多年的中餐工作经历也让自己深深地厌倦了中餐行业,为什么吃个饭非要喧嚣甚上、非要觥筹交错、非要烟雾缭绕、非要卑躬屈膝、非要脏话连篇、非要官僚主义、非要居高临下、非要权钱色交易、非要赌博-----------这份工作似乎让我离自己的爱好、离自己喜欢的生活越来越远。经常加夜班的我下班时常常已是11点多,正是夜深人静,曾经有一个女同事下班被抢了,闹得人心惶惶,而我回自己租的小窝有一段路连灯都没有,为了给自己壮胆,我的包里一直放着曾经的他送给我的那把匕首,人不在了,情还在,那把匕首陪伴了我好多个夜晚。数不清的深夜里回到家我听着轻音乐,写着自己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每天给我阳光温暖的瞬间,告诫自己坚强、隐忍。黑夜成了我最喜欢的时光,而自己仿佛成了《安妮宝贝》里那个抑郁的女子,捧着一杯茶,望着窗外的月影婆娑,仿佛自己是个老去的人。
白天工作场所的纷纷攘攘让我有些厌倦烦躁,但我依然乐观地憧憬着未来,每天都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看看书,写写字,喝喝茶,听听纯音乐,骑自行车去附近的景点旅游,坐在湖边看一天的湖水。因朋友相邀偶尔出入西餐厅的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西餐厅的氛围,有别于中餐厅明晃晃的金碧辉煌,西餐厅总是很典雅别致,柔和的光线,轻轻的音乐,安静的气氛,清凉爽口的柠檬水,透明的玻璃杯中汤清叶绿,一片片茶芽被沸水浸泡缓缓落下,仿佛是一个个小心事沉淀下去。这里没有把红酒当水喝的莽夫,没有非要把谁灌醉的目的。我忍不住想我以后要开一家西餐厅,里面就像这样装修典雅质朴,还要放上很多的书,优美的散文集、经典的名著、充满智慧的哲文寓言、博大精深的历史书,可爱的小人书-----我要让每个进来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当然我还要摆上一些常见的乐器,笛子、萧、口琴、小提琴、二胡、一定要有古筝,会的不会的都可以随便拨弄,音乐能治疗忧伤,乐器也能让人回到纯真。
当这个梦想成型的时候我也为之努力奋斗过,曾经尝试转行西餐,也曾尝试创业,只是都不成功,流水似的生活慢慢将梦想搁浅,当那晚我走进70后餐厅的时候,仿佛心里生出了一对翅膀,这不就是我曾经的梦想吗,这不就是我曾热切希望拥有的一家餐厅吗。也许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看到自己的梦想在别人身上实现了,还是很激动,也许它的主人也是像我一样有那么点文艺的情怀,有那么一点怀旧的思绪,想让商业与文艺亲密融合,想在这熙熙攘攘的世俗里唤回一点优雅,唤回一点娴静。它的主人做到了,这家餐厅在桐城确实算是一缕小清新,而我来此欣赏,来此沉醉,捧一本书,怀恋逝去的青春。
后记:这篇文章真不是应邀之作,只是随性而写,只因这样一个地方让我捡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引起内心的共鸣。感谢品读并给我鼓励的朋友,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青春的岁月里曾经奋斗过,曾经热爱过,回忆也是温暖的,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