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5 13:28 编辑 , g& ?' I5 L% Y7 S* C
6 F* s( F( H# c: l$ R* ?3 t
张士绳。邑诸生。有勇力,善矛戟①。崇祯丁丑,避贼鸡笼山。贼至,士绳率家人共拒之,曰:『吾老矣,当前驱。』遂持矛挺身而前杀数贼。次日贼复至,佯为攻,实计以诱之。士绳曰:『死贼,能战?吾提矛在此以待。不能战,速去,胡效②田鼠窥伺③为。』贼遗以矢④,故不中。士绳怒起逐贼,时乘忿疾走⑤,遂追踰十丈许。贼伏⑥起,以挺⑦中士绳项⑧,杀之。其子秉镜、秉鉴、秉锐、秉鋮亦被杀。- j* _; V. h7 J/ J: y2 M0 U9 k; x- t
: H4 H* O2 p: I, G8 d
①矛和戟。亦用以泛称兵器。 ②为什么效仿老鼠 ③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④遗:给予;矢:箭。⑤忿:生气;疾走急速奔向。⑥埋伏。⑦直接以矛刺中。⑧颈的后部,泛指脖子。 + |8 }/ p0 F7 P M1 x% U/ }
周昌洛,字简生。少业经术①,方严②不苟,同学生惮之。崇祯丁丑,贼犯桐,突至周氏村。昌洛与妻王氏不及避,为贼所缚③。贼语之曰:『奉吾马,当易尔妇。不则,夫妇且俱死吾手。』王氏请死,贼怒而辱之。昌洛因奋持贼刀,中贼胸,几死。贼呼群共④,执其夫妇,剖之。贼去,乡人觅其尸,面如生。
" w7 @. B& V, R- ]5 E, I
- v1 J! O' R3 n" I! ]①把儒家经典当作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②方正严肃。③捆绑。④一群,一伙。
4 W- j8 x0 P& [/ a许世珠,字赤斐。邑诸生。因寇乱,挈①妻子家于舒之高峰。贼至,世珠登山巅避之。会②雨雪三昼夜,不绝人。苦饥,衣裹尽湿,树下多立死者。世珠乘间下山,贼执而挞③之。世珠怒曰:『毋挞我,王师旦夕④至,若属⑤不知死所矣。』贼怒遂杀之。人有自贼来者,谓顷⑥一儒生⑦,贼掠不从,杀于道左⑧。妻胡氏应声而前,曰;『必吾夫也!』疾往视之,果然。于是呼抢,恸绝⑨于世珠之傍。乡党⑩哀之。
% ?& j% } }0 i0 f( }' T2 N9 I7 g# @3 p3 ]" m. e; Q
①带,领。②恰巧碰上。③用鞭棍等打人。 ④早晨和晚上,形容短时间。 ⑤汝辈;你们。⑥刚才,不久以前。 ⑦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⑧道路旁边。 ⑨哭晕倒。⑩乡亲;同乡之人。
8 f m; J( \" @7 {( q6 u4 v左光灿,邑诸生。与兄光斗,少同笔砚①,名节自砥②。流贼犯桐,光灿首倡义勇,为保障一方计。崇祯丁丑,贼突至,光灿被缚,搜袖中得一簿,知为此方之盟主也。憾③之叱问其故,光灿危坐,詈④曰:『鼠辈杀即杀我,岂怕死者哉!』贼益怒,抉舌断足⑤,备极惨毒。至死,犹骂不绝声。(补注:乾隆四十一年,与生员左旗同赐祀忠义祠,事见《江南通志·殉节录》。)1 h2 t4 A' V" ]) B, W
; X" |' R( J4 E
①毛笔和砚台。借指文墨书写之事。 ②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③怨恨。④骂,责骂。⑤抉舌:割舌头;断足:斩断脚。即刖刑。古代的一种肉刑。
3 c( J7 w3 A9 K6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