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08:31 编辑 ( K1 _6 U/ v+ N& e. Y
2 O2 A. U" g* m# O) A& G n方佑,字廷辅。天顺间进士,拜监察御史。风裁凝峻,诸大臣皆以铁面许之。按河间,锦衣官校素怙宠为奸,闻佑风,乃惴惴听命。有盗杀县簿,捕弗获。佑佯还朝贺元旦,而除夕返斾,袭盗诛之。按苏浙巡盐,一洗宿弊,使盐利尽归公府。于是,恃势渔猎者衔①之矣。再按广西,苗贼窥桂林,城守告急。佑下令大军且至,吏民妄动者斩。悉居民尾军士后,令披甲执器,出南门入东门,循环数周,苗错愕走。因陈弭盗②数事,谪都宪一人,藩臬长以下,罚有差,及得代还。曾有边民被掠而逃归者,逻③获之,谬以俘闻,诏佑及中贵人④视刑。其人称冤,佑廉其情,因停刑,草封事⑤。中贵人不悦,佑曰:『我为圣天子活无辜,遑恤其他。』中贵人怒,愬⑥于上。时衔者柄用⑦,乘间为请,遂诏卫士杖佑于廷,谪⑧知攸县。佑至攸,求民利害,废置所宜,令出而民称便。又设奇擒剧盗,群盗解散。中丞吴琛奉命考吏,独奖佑,榜所行下诸县为式。而衔者不悦,廼⑨推桂林守,以桂林旧,按地抑之也。佑乃操纪纲一法令,罢赋外之征。以病归,结屋万松间,足不及城市。家居十余载,超然自得。所著有《省庵集》。祀乡贤祠⑩。. T- A2 L3 s4 B% _0 E
- ~9 N" Y7 O' l5 n ~' X
①怨恨。 ②平息盗贼。 ③巡察捕获。④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⑤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⑥诉。 ⑦指权要职位。 ⑧古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⑨乃。 ⑩东汉孔融为北海相,以甄士然祀于社。此为祭祀乡贤之始。明清时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
8 n& E+ @2 @4 J! p7 I
Q$ H$ v6 g7 o/ t萧珍,字廷玉。天顺间国子生,任易州马政判官。验地亩,均养牧。地有占于豪右①者,清还马户用,是马户皆有物力,马大蕃息,抚按贤之。
. {; v6 z* [" W) T6 ?①豪门大族。( \! i4 f4 A$ G+ B
1 D3 o: v" C; I( _2 ^; R
江宏济,字本深。成化间进士,授清丰知县。公廉明恕,深得民心。以卓异,拜①监察御史。持重有操守,常云:『御史纪纲所系,纠察在当人心,论谏在大体。』寻按长芦,风裁凛然。继以清戎按云南,设施有法,不为权势龃龉②。以疾卒于行台。卒之日,总镇藩臬往殓之,笥中惟敝衣常服数袭。诸总镇为综理,归其丧。复疏其清苦于朝,乞赐表励。拘于例,不报。宏济外若和易,内实刚正。与人交,务尽诚敬。见人之善,若己出之,有不善则掩之。为诗文,必根理,不逐时好。其蒞官行己,为世所法。: `( Y C0 `, t; ^
% T3 D* ~. c3 `* [* z4 m3 G" A
①接受官职;上任。②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2 K1 \# @3 ?* M5 r- ~. I2 C1 y1 b* o5 e$ S/ ?7 R
袁宏,字德宏。成化乙未进士,任南京户部主事。升郎中督粮湖广,旬月①尽入,人服其敏。 ! p% P0 x* q' s5 E" e
①十天至一个月。指较短的时日。: L; P E+ j- p# w( |' X* e
& g6 H) s6 P7 {& h h方向,字与义。成化间进士,授南京户科给事中。时权贵怙宠①,向特持风裁。巨珰陈祖生守备南京,尤跋扈不法。宏治己丑,西安门灾雷,震洪武门鸱吻及孝陵柏②。向应诏上疏,劾祖生暨大小臣十数人罪状,覼缕③切至。上为黜三人,余敕责之。祖生等乃衔向,遂缘卢主事,事逮向下狱。事既直,祖生等益恨向。御史复劾祖生等,祖生等因抵向前狱失出,命大臣鞫④之。鞫时狱具烜赫⑤,向不少挫,竞贬云南多罗驿驿丞。由是,向直声动天下。多罗在西南万里外,向即日就道,既抵任署县掌学,咸有惠教。以母忧归,筑室山中,有终焉之志。后升湖广安陆知州。安陆及京山数梗⑥,向先声所至,无不慑服。藩府尝谓其下曰:『慎勿干⑦方给事,彼不尔贷⑧也。』复升广东琼州知府,琼在南海中,政尚羁縻⑨。向谕以朝廷威德⑩,严恕并行,海峤驯扰①。琼有珠池,向置不问。将归,其仆私市②一珠。渡海半,向始觉,叱曰:『而爱而珠乎?无以而珠丧吾珠!』遂投之于海。入觐,卒于京邸。(著有《素亭稿》、《一庵稿》、《谐书》。祀乡贤祠。)
6 [" w, Z- `. B5 b
7 V$ C0 _3 w; q( h& Y* t( ^: p+ X' p①倚仗帝王的恩宠。 ②鸱吻: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孝陵柏:陵园所植柏树。 ③谓详述。④审问。 ⑤震骇或恐怖显赫。 ⑥阻塞;阻碍。 ⑦冒犯。 ⑧宽恕,饶恕。 ⑨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就其地分任归附的各族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以加强中原与边疆地方的关系。 ⑩声威与德行;刑罚与恩惠。
' K; W' P1 ?! v& V' V
, K6 k, t! X4 ^9 G, I①顺服;驯伏。②私自买进。
/ v, a K k/ _% g
5 N4 @( a9 e( F: V方印,字与信。成化间举人,除天台令。台为越剧邑①,印不矫激以沽名②,劝农兴学,务以德化民,而疾恶不少贳③。甫九月卒,囊中俸仅余八钱,僚佐④吏为置棺殓,小民罢市相吊。旧有司卒于官者,出不中门⑤,乃吏民号哭,扶榇中门出,士大夫为诗文哀之。先是,啣恩⑥者,竞咸图印小像祀于家。至是,求得十余幅,众为择其肖⑦者一幅以归。台之人,立祠置田,至今不绝。桐举乡贤祀之。印少事二亲,朝夕祇见。疾而废寝食,忧形于色。事诸父如父母。弟塘欲析⑧家产而两之,印曰:『吾子一耳。』弟子四五分之,而自取一。& W$ A: q* h' ?0 E: \1 v, z
* x# E8 @! [' v- O5 G①政务繁剧的郡县。 ②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 ③赦免。 ④旧时官署中的助理人员。⑤正中的大门。 ⑥感恩。⑦相似,像。 ⑧分开住;分家。4 U( E* m' j" ^'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