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7 13:50 编辑 / R7 t- U- X3 H) b1 D) J! V
) S2 Y* P7 o; K( W* c8 h* r0 g姚文默,字简伯,一字虚中,号南崖。廩膳生。潜心①苦学,为文根据六经,族人争延以课子弟。雍正壬子,以岁贡生选来安县训导。旧例②岁科试,敛生童钱,以为供应。文默请于牧令,得免。士有非礼者,责之甚严。或被屈抑③,则力为申辨。邑之粮耗稍重,密陈上游④,为之釐减⑤。以老乞休,自课耕读。家素封⑥,值水旱饥馑,捐米每数千石。为乡城倡,按村稽户,刻期⑦给米。吕亭为七省要途,差役繁多,假公侵蚀者,每流毒万家。文默请当道,悉为蠲免。又恐日久患生,请郡⑧印示立碑,道旁以垂久远。著有《松舫诗集》、《含翠亭诗集》、《清迥堂文集》、《存朴轩经解》、《地理纂要》、《南崖杂俎》。卒年八十九。
+ u8 |& W+ r3 W. v$ Z! W- s/ [6 w- R7 R5 @+ _
①用心专一、深沉。 ②过去的事例或条例。③枉屈;压抑。 ④比喻前列或高位。 ⑤给予减免。 ⑥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者。⑦约定或限定日期。⑧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
/ r2 U, J; e5 n3 R/ E, l光标,字霞起,号虚舟。县学生。时亨冢孙①。素恬淡,视尘世名利,泊如②也。著有《片舫诗集》三十卷。灵皋方苞为之序。/ }5 v1 C2 \3 J$ c
: t4 t/ I" \6 u* A) y8 T( g
①嫡长孙。②恬淡无欲貌。 4 ~) X2 q& ?3 K
高文光,字石国,一字絅生。县学生①。赋性朴雅,耻事奔②。竞面峻削,骨立如不胜衣,因自号道臞③。好读书,躭吟咏,孤情绝照,迥出流俗④之表。家贫授徒,所至翕然⑤师之。族人拱斗,字石箕,号皓叟。府学生。好读书。与人言,必依孝弟⑥。
9 y4 m) M: l: ]
: L( X, x5 s# F9 w( Y, A* ^8 u①即生员。俗称秀才。②耻为名利奔走。 ③臞:瘦;形容甚臞。④迥出:远;迥异(相差很远);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⑤指一致称颂。 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5 R- Z8 c4 \# |9 X
张廷瑗,字简修。雍正间岁贡生。幼孤力学,著声庠序。与兄有孚,事①母尽孝养②,友爱极笃。有孚令南川卒,家益贫,廷瑗抚兄子,教之有成。内行③重于乡党,平生不以境遇累心。偶有感触,形诸歌咏。著有《讱轩诗钞》二卷、《诗余》一卷。( B2 z3 ` A( t; r. H M' ]& m0 w- }
+ Y, [2 a5 g$ C* B% k/ s8 B
①服侍。②竭尽孝忱奉养父母。③平日在家庭中的操行。 8 b' v5 i4 r+ U- V
张廷玠,字稼书,号静轩。性恬澹①,好读书,善书法。时同堂弟兄多贵显,独不乐仕进。幼失怙,事重慈以孝闻。比长②,慷慨好义,人有缓急,则倾囊相济。邑饥有疫,煮粥施药,全活甚众。训迪③后进,循循不倦④。年近七十,犹日作小字万余。著有《历代纪年表》三卷、《四史简编》八十卷、《毛诗注疏》二卷、《西游草》一卷、《三吴游草》三卷、《静轩诗餘》四篇。
( {8 w2 D( q2 n/ z: s: ?
1 d0 d3 J, @: x①心情淡泊;不追名逐利。 ②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这里谓成年。 ③教诲开导。 ④遵循规矩貌。
A& e; u a) F#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