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7|回复: 0

[散文] 《马可·波罗传》(四)

[复制链接]

6231

主题

152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547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7-1-13 16: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可·波罗传》(四)




“马可利用简洁的故事,充分表现出一种张扬的自我。他将自己置于当时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战争、宫廷阴谋的舞台中央,而史料却表明,在这些事件中他发挥的作用要么微乎其微,要么纯粹就是子虚乌有,更多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旁观者而并非当事人。与同期那些不爱出风头的旅行者和朝圣者相比较,马可的这种自我膨胀意识使他的故事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读者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正是因为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负与自信。似乎他遇到或听说过的任何事情都是非同小可的,同时他也试图把这种感觉传达给自己的读者。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在历史盛典中的特权,并以一种令人震惊的勇气和自信,自诩为学贯东西的史学家。

总共出现了一百多种且无一雷同的《马可·波罗游记》的手稿版本。为了将所有版本中令人费解的部分进行分类,学者们采用传统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版本分为两组。第一组主要包括经过热心的译者明显的添加或篡改的版本。比如说,16世纪的一部由拉丁文译成的托斯卡纳语版本曾被认为是从最早的鲁斯蒂谦的法文版的基础上翻译而成的,但不论是译作还是转译作,都没有传达出原作中马可对细节精微玄妙的处理以及他幽默讥讽的语言风格。第二组版本的情况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第一组中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有些学者认为,马可返回威尼斯后可能曾审阅过第二组版本,以满足读者试图寻求一部比他在狱中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的游记的好奇心。正如艺术家对同一主题所做的一系列不同研究一样,每一个版本都自称忠实于原作,但没有一个版本可以称得上是完美无缺。P269

虽然马可最终慢慢适应了威尼斯人的生活方式和各种习俗,但他始终无法改掉在亚洲期间养成的一些习惯。

无论马可走到哪里,他都会随身带着游记的手稿。他不停地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经历,偶尔还会把手稿赠送给某位贵族,希望他能将其妥善保藏在自己的图书馆内。除了在修道院里保存手稿外,马可觉得找到一位对此书感兴趣的有钱的赞助人是让自己的故事长久保存的唯一途径。一本早期的手稿上的题字表明,1307 年 8月他将此书赠给了“法国中北部小镇的一位郡主蒂埃博爵士”,根据手稿上的题字内容来判断,瓦罗亚王朝的查尔斯和阿拉贡国王都曾向马可索要手稿,我们不难想象,马可肯定是不胜欢喜地应承了下来。P273

1323 年,马可卧病不起。  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吸引了一位名叫雅各布,德阿奎的多米尼加修道士的关注,他在自己的作品《世界的形象》(Imago Mundi)中转述了《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一些故事。他说:“马可在书中记录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和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所以朋友们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将书中出现的一些失真的内容删掉。但马可对此的答复是:‘朋友们,我记录下来的还不到我所见所闻的一半呢。”

马可究竟在游记中忽略了哪些内容呢?是发生在蒙古朝廷里的一些八卦新闻?抑或是一个背井离乡的年轻人的不当 之举?显然这些内容都不会是马可上面那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许他并没有特指什么,他这番话也许只想说明虽然自己完成了游记的创作,但离心目中理想的创作还差很远。书中记录下来的所有的人生经历他始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虽然他一回到威尼斯便着手开始记录这些经历,但游记完成之后,他并没有觉得轻松,反倒更加困惑。如果德阿奎的这些评述可信的话,那么马可的这番惊人之语等于是在告诉我们:撰写自己在“丝绸之路‘上的经历对他而言,既是一种情感宣泄也是一种负担,这次经历是他永生难忘的。虽然游记以马可被忽必烈汗放行,最终回到威尼斯为结局,但马可的故事本身就是一次永无止境的冒险旅行。亚洲幅员辽阔,变幻莫测,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性的风俗习惯,在这片土地上,战事不断,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处处充斥着权术之争。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当时的亚洲要比欧洲先进很多,所以没有人能在一本书中穷尽亚洲的一切。P277

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旅行家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作“囚徒”。数十年间,他经历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监禁生活,一个是忽必烈汗在中国为他设置的一所极尽奢华的牢狱,另一个则是在热那亚监狱,充满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阶段是他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面对这些令人难堪的境遇,他显示出了无比的忍耐力。正是凭借着执著的信念,他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安全返回家中,而且后来又在令人无法想象的环境中完成了自己的游记创作。这部始终贯穿着他的顽强精神,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方式对业已不复存在的世界进行描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记载,也堪称一部艺术之作。P280

传统上人们认为,马可的墓地以他父亲的石棺为标志。这位在威尼斯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公民除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流芳百世外,死后竟然连自己的墓碑都没有留下。

尽管大多数同时代的人鄙视甚至想忽略马可·波罗的伟大功绩,但是历史却记录下了所有的一切,p280

与曼德维尔杜撰故事的做法有所不同,马可坚持自己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事实,当然其中也融入了一些带有主观和臆想甚至神话的成分,他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将故事烘托得更具说服力。如果马可仅以事实为依据,那么他的故事也会和之前的文人遗留下来的作品一样索然无味。马可的故事虽有夸张,但绝不是杜撰,他希望或者可以说是要求读者相信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这种想法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他必须证明自己所说的都是事实,并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

二十多年的旅行使马可意识到,事实要比虚构更难让人接受,所以他一直在设法说服别人接受事实。像马可这样有着丰富经历的作家有必要去吹嘘或者恳求读者一定要相信自己所言都是事实吗?马可非常善于说服那些怀疑论者:他充分利用个人观点以及有关对强大的统治者忽必烈汗的历史文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如果马可没有生动刻画和讲述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忽必烈汗,那么他的故事很可能只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对“丝绸之路”上各种不同的生活经历的记述。曾经在蒙古朝廷长期供职的经历将他的作品提升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层次,这些经历不仅成就了马可旅行家的身份,而且让他能以东西方两种不同文明的见证人这样的身份来讲述这些故事。

不过马可也有盲点和不足。当忽必烈汗的统治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他没有给读者讲述昔日英雄的日渐衰退,却将笔锋一转去着力描写女人、艺术甚至宗教。不过,他很快又摒弃了这些话题,就像是集市中的一位商人,经过一番权衡和思考后,最终决定舍弃一件摆放在自己面前的商品。尽管马可试图表现出自己的博学,但他对历史的把握总有些令人难以信服,有时候他就像个门外汉,对很多事情的了解和把握并不深入。P283

马可的手稿终于轰动一时。赖麦锡说:“仅仅几个月时间,意大利到处都在传阅马可的游记,”他的这句话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了。事实上,这本书是逐渐流传开的,而且仅流传一册。经过了一个多世纪,《马可·波罗游记》终于在欧洲历史和文学界赢得了一席之地。马可·波罗被人们誉为文化传播者和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广泛经历的人之一,他的足迹遍及从亚美尼亚到桑给巴尔岛的各个地方,他为后代子孙传播了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这位世界旅行家和商人身上,而且还包括蒙古人、汉人以及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的居民的文化以及亚洲不同部落的次文化。马可对这些文化的描述,尤其是对中国文明的描述成了19世纪前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的信息来源。马可为世人所展示的,并不仅仅是书名字面上所指的“对世界的一种描述”,而且他也是在试图挖掘那些业已丢失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马可重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才使其不致被历史遗忘。P285

1477 年,最早的《马可·波罗游记》的印刷版本在纽伦堡出现,此时离鲁斯蒂谦动笔写作已经过去了175 年。p286

在赖麦锡心目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马可·波罗都算是最伟大的探险家,他甚至比哥伦布还伟大,当然他也承认自己的这一论断可能会有些偏颇。他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哥伦布来自威尼斯的劲敌热那亚,而且他的航船上还挂着威尼斯的对手西班牙的国旗。此外,赖麦锡觉得“因为陆上旅行比海上航行条件更为艰苦,所以相比之下,前者显得更为重要”,而且只有“伟大的灵魂才能经受沿途一连几天甚至数月缺吃少喝的严峻考验,才能沿着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哥伦布在四次去新大陆的途中,一直小心翼翼地随身带着马可的游记,但是这位热那亚航海家始终没有找到马可,波罗所说的中国(马可·波罗让哥伦布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中国位于加勒比海附近)。哥伦布在他带的那本意大利语版的《马可,波罗游记》的页边空白处所做的笔记表明,他特别关注马可曾提到的胡椒、肉桂、丁香等经济作物,哥伦布梦想能把这些东西带回欧洲大赚一笔。同时,他也非常希望能够到达波罗一行曾停留过的地方,他打算去拜见“大汗”并递交他的资助人西班牙费迪南德国王和伊丽莎白王后的文书,并且告诉“大汗”有关西方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与基督教有关的事情。可是,哥伦布也许并不知道蒙古帝国此时早已不复存在了。P287

《马可,波罗游记》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它始终会令仔细研读它的人觉得费解、饱受折磨甚至感到愤怒。当马可完成各种使命返回蒙古朝廷向忽必烈汗讲述途中经历时,他是在转达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呢?还是传达经他消化理解了的更有刺激性的东西?抑或是一种幻景,甚至是鸦片刺激下产生的幻觉?p292

西方怀疑论者认为,马可融合了蒙古人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使他似乎可以尽情地将虚幻之物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这种奇特的混合体超越了历史的局限,在激起欧洲人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了种种猜疑。对那些愿意接受马可观点的读者来说,他的故事简直就是一个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万花筒,向世人展示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事情。

然而,从以目标为导向的现代科学层面上来讲,马可只是机缘巧合地到过一些地方,所以他算不上是一位真正的探险家。他对难以预知的事情总是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节自己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的看法与态度。由于他在完成旅行时不带任何功利心,所以他是一位心态最为平和的旅行家。尽管他始终自认为是一位基督徒,但又在伊斯兰教、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间摇摆不定。他通过一些实例证明了自我创造是没有止境的。在马可看来,真实和令人惊异的事物总是融合在一起的,有时候它们能和谐相处,I有时候则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正因为马可具有这些可塑性很强的想法,而且他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所以他与后来的探险家们完全不同。他的世界是一个魔幻世界,一个充满鬼怪精灵的世界,他的世界是一个基督教教义所不齿并竭力限制的世界,一个巫术与逻辑推理共存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现实中也许并不存在。在现实世界里,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与其他宗教和民族以及无所不在的黑暗势力进行抗争。

虽然马可苦苦探寻的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世界,但他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却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作为商人,马可认为商业贸易是各国交往的核心内容,它能超越不同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限制。在马可的世界里,人们遵循一定的政治和宗教法则来生活,同时他也承认,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混乱时代,宗教信仰实际上是人们遵循的唯一法则,p293

虽然赫伯特‧弗兰克也曾提出马可很可能没走出过家门这一说法,但他并不认可伍德的观点。尽管马可和他的合作人鲁斯蒂谦偶尔会歪曲某些事实,或者删掉一些读者觉得应该出现在游记中的内容,但按照马可时代的较为宽松的标准来评判的话,他们基本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叙事文本。

在这场世界性的争议中出现的一个最有趣的问题,不是马可·波罗是否真到过中国,因为大量证据表明他的确来过中国,而是为什么人们会一直质疑他是否来过中国。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与马可独特的世界观有关,他十七岁时来到东方,并在蒙古帝国长大成人,他所讲的是沿途学来的各种语言。他生活的环境受到了蒙古人、汉人、佛教徒,聂斯托利派基督徒和印度人的影响,丰富的经历在增加他的词汇量的同时也拓展了他的思维。他的游记反映出了一个蒙古成年人所具有的情感,也许这就是很多人会觉得它新奇而精彩,也是有些人又会对它产生怀疑的原因。P296

阿富汗依然辽阔、美丽、危险重重而且到处盛开着罂粟花,似乎一切都与当年波罗一行翻山越岭前往巴尔赫城开始他们的“丝绸之路”旅行时一样。与13世纪时一样,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仍然与世隔绝而且遥不可及,就连卡车或汽车也很少去惊扰它的平静,在当地,毛驴还是首选的出行或运输方式,戈壁滩对于意志不坚定的旅行者来说,几乎就是一块禁地。虽然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探险者在世界上最偏僻的地方,找到一条最准确的路线,但鸣沙还是会使粗心的游客迷失方向。和马可第一次见到他们时一样,蒙古族人对外来的影响始终怀着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与忽必烈汗统治时代一样,蒙古人仍然是大草原的主人。他们过着游牧生活,居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周围放养着他们的牲畜。唯一不同,如今蒙古包周围出现了许多卫星电视天线。蒙古人民正努力调整他们传统的游牧生活以便逐渐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成吉思汗亲手缔造的,作为他统一蒙古各部落标志的旧都哈拉和林早已是一片废墟,成为一处证明蒙古大汗盛极一时的历史遗迹。一只巨大的大理石乌龟是蒙古帝国鼎盛时期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石龟所在地不远处有座山就以此龟命名。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除了起伏的山丘和早已随风飘散的昔日辉煌,人们再也无法寻觅到忽必烈汗奢华的上都的踪影了。P297




吴砺


2017.1.11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