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季节,尤其是季节的变换,我有些模糊,因为我的判断所依靠的,不是日历所注,而是触觉和视觉;也因为我似乎没分辨清楚的必要,还嫌把季节分成初、中、晚太麻烦,反正眼下的生活也不会随着这些而改变。像初冬和初春,我人都快老了,何曾想过它们是从哪一天真正开始?就是感觉冷了,以为冬天已到,加件冬天的衣服;感觉暖了,以为春回大地,可以减轻身上的负荷。 对于初夏,因为“山蚂蟥”最近开展以《初夏》为题的同题征文,我才注意了一下。刚开始想起它,并无任何特殊印象,不过是个熟悉的称谓罢了;之后细想,才隐约多了点感觉,就是当时的我,可能会误把它当做是春天未了的绝唱,或者是夏天偶尔来春天串下门吧。总之,当我认定眼下是夏,往往早过了初夏,已至盛夏的境地。 显然,我这认知极浅薄,也很淡漠。 实际上,每个节气应该都有很多自己的标志,可不仅仅靠气温来度量。植物一般仅凭直觉,就能适时为之佐证。而我们人类,平常总爱关注自己,往往就忽略了身边的很多存在,包括这些植物。 当然,现在的大环境遭到些破坏,气候有时比较反常,植物难免产生误判,偶尔就表现得不那么正常。像去年腊月,应该算冬天吧,我在上学放学时常走的山路边,就不止一回地看到映山红开着花,虽然不那么光润明艳,多些褶皱倦态,但到底是映山红,本到春天才开的花,且不止一朵两朵,一棵两棵。 现在的农村也有不同。搁在过去,年一过,就要为春耕生产作准备。可现在,直到立夏边,春耕才拉开帷幕。这是因为过去插双季稻,现在只需插单季,跟气候变化无关。只是这点改变,影响到我对季节的判断了,到底是一个乡下人。 深想了一下:真正让我淡漠季节的原因还是,我虽住在农村,却早有意无意地疏远了农活。 眼下可以算初夏了吧,虽然立夏才过去一周。看看周围的花草树木,就已跟春天大不一样了。 那曾明艳动人的花,多半处于收拢或凋谢的状态。有些还留着一点泛乌的花托,有些已结成果实。像枇杷一类的植物,果实竟已早熟,可随时食用了。 那曾处在发芽状态的丝丝绿意呢,已全部变成青绿可人的枝条,正随风摇曳。树在空中舞动一团团青绿,草在地上摊开一片片青绿,以致青绿毋庸置疑地成了整个世界的主色调,谁都无法去喧宾夺主。 但世界并不因此显得单调。只因这时候的青绿非常特别,没那么单纯,似有什么别的颜色氤氲其中,作为辅助,于是,深深浅浅,还或红或白,奇奇怪怪,比什么时候都充盈、鲜亮。每一分青绿不仅自信,也很神气,使得一些依旧开着的花,没了醒目之感,有些只能隐藏在浓绿之中,就似这植物丛中的一朵小秘密。倘若你碰巧窥探到了,必然少不了一分惊喜与激动。因为那花的形状和色彩,既美妙动人,还与众不同,可能是你之前想象不到的,不免会像偶遇某个仙女,甚至会滋生占有之心。然而,即使摘下它,你就真的能占有它吗?再说,那些摘下它的人,往往只是赏玩一会,就将它扔进垃圾池,让它心生怨恨,更快地枯萎。 当然,地上的青绿中,正悄悄滋生好多小于黄豆或米粒的花,多姿多彩特精巧的,错落有致一簇簇的,偷偷演绎着春天的浪漫,暗暗丰富着青绿的内涵。而天空中,青绿里还半藏着众多枝干。它们颜色不同,粗细不一,身材迥异,姿态万千,像是一些个性鲜明的男男女女,就是对你有点兴趣,仍会与你保持距离,呈现一种不容侵犯的气质和风范。还有一些之前没听到过的别致新颖的鸟鸣声,像这青绿的心跳,让人迷醉。而那些身形灵动俏丽、色彩丰富充盈的小鸟,或出没于草丛,或跳跃在枝头,就如一个个轻快敏捷、自得其乐、又警惕地跟你保持着距离的小精灵。 对于所谓的文人雅士来说,初夏可能是最好的旅游季节,景色这般怡人,阳光没那么炽烈,小晒一下不会造成什么伤害,还有清水可以随时洗濯。即使那些爱美的女士,生怕皮肤受到什么伤害,一出寒冬就不愿接触阳光,但戴上帽子套个纱巾什么的,应该还能出门吧。到底这算温室,不像蒸笼,再说还有如此青绿,可以润肺清心。 立夏之后,本来尚算晚春,可一般人都想当它是初夏,可能是源于一种儿童心理,不愿长久沉浸春光消逝的遗憾中,就总想有个新的开始。确实,很多让人记忆深刻甚至疼痛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时节。也许,纯粹的春天适合酝酿,最多能折腾出花一样的轻飘又短暂的浪漫,要想有些实质性感受,还是得等初夏来临。人在很多时候,还挺喜欢模仿植物的,爱顺应季节发展。你想,现在既已初夏,盛夏还会远吗?当然喽,盛夏的骄阳和酷暑,既值得期待,又令人敬畏,能挺过去,可能会拥有丰硕的秋天;挺不过去的话,就只能寄望来年喽。 说起来,我的许多优美而深刻的记忆,起点应该就在初夏。 早先得种田种地。总在初夏边,我顶着太阳,到水田中去,为刚插下去不久的早稻除草。中途坐在满是青草的田埂上休憩,只觉得田埂比家里的凳子甚至床铺还要舒服,再加上身边还有小爬虫或飞虫相陪,还有鸟鸣和风语相伴,就是阳光没春天的亲切,用一层汗水作防护膜,也不妨敞开胸怀接纳……可惜的是,这样的惬意,在脱离农活之后,就没再体验过。 总是到这时,旱地里的油菜和小麦需要收割。置身旱地,就没待在水田舒服。这里的阳光有了旱地的响应,格外耀眼明亮,还带点灼热,接近盛夏的味道。好在需要收割的面积不大,一早出门,半上午就可以完工,然后将之留于稻场晾晒,等傍晚再来清理。中间还有大量余暇,尽享当下的不冷不热。那劳作之后的休闲,可要远远胜过现在的好多享乐哦。 那几年参加自学考试,一到初夏,就揭晓春季自学考试的成绩。每当这样的日子临近,总不免多了种种期待,除期待所考的几门学科都顺利通过外,还希望在去城关看成绩的路上有些什么奇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奇遇还不止一次的出现。 一次是在大广场的胜利餐馆就餐时,发现不远桌上坐着的,特像我几年未见又杳无信息的初恋情人。那黑亮的衣着,娇小的身材,精致的面庞,轻灵的眉眼,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可爱,多想去打个招呼啊,可因不敢确定,总是迟疑不前,以致最终看她随着一群女孩离去,只能在心底把她呼唤,只能将这情怀跟朋友惋叹,只能在以后的日子时不时遗憾。 另一次则是遇到一个陌生而清奇的女孩。在揭晓成绩的县教育局相遇时,她竟然直接招呼我,向我表示出友好和欣赏。原来,她是认识我的,曾经就在我工作的学校就读,现在虽已毕业,并参加了工作,但壮心不已,还要通过自学考试来提高自己。不由敬佩而至喜欢。即至后来,她在自学路上没能坚持下去,终因命运的驱使,退出我的生活,可留给我的记忆,还如一坛老酒,回味这么多年还嫌不够。 最传奇的还是那次。在去城关的客车上,因没能获得一个座位落座,只能傻站着。庆幸的是,身边还有一位秀气少女陪我站立。那时没有手机或别的什么,除了看看窗外的风景和车里的人,也没什么可拿来消遣。女孩嫌寂寞吧,竟然在打量我一会之后,问起我来,问我住在哪里,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去城里,有些什么爱好。就这几个问题吧,因为我一一回答,她就当我是个熟人了。无需我发问,她就将她问及我的,甚至更多,一一跟我告白,好像这短短的十来分钟对视,我们就已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她显然还没超过二十岁,但已不再是个学生,因父亲办了一家工厂,她在其中做一名管理,每天要处理的事还挺多的,最多的就是跟别人打交道,像个公关人员吧。这次去城关,她就是要办一件什么事。她还说她爱唱黄梅戏,甚至向我提出:以后能不能参加你们学校举办的文艺联欢会? 到了城关,我们别过,我去县教育局查看自考成绩,也不知她去什么地方,只以为这是一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邂逅吧。 没想到的是,后来在广场一侧看一场魔术表演,竟然看到对面的观众中,有个挺醒目的女孩有点面熟。直到她一脸开心,跑过来跟我打招呼,我才想起:原来是她!显然,在认人方面,她比我强。接着,她请我到胜利餐馆就餐,还不让我付费,只是答应我一道去文庙一游,而进文庙的门票由我买单。 乘客车返回时,因她先上,坐在前面了。待我上车,前面已没了座位,只好退到最后。没想到的是,她也跟到后面来,说想继续跟我说说话,还要跟我坐一起。这一细节,我曾用到一篇散文里,放在另一个女孩身上。但不管是谁,都无法替代她的。毕竟,这么好看又大方的女孩,我那时还是第一次遇到,一度痴迷她也很自然。分别时,她郑重提出:希望我有机会能去她家玩,并说她有时间也将去学校拜访我。 于是,暑假的一天,伴着夏天的燥热,找了个朋友陪同,骑着自行车,我真的去了一次她家。可当时她正忙着,我们匆匆一聚,就很快分别。之后,就再无勇气去打扰她。但那年元旦前夕,居然收到她寄来的贺卡。过了几天,她还真的来校看我。 令我沮丧的是,她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同她的男友一道。而她的男友呢?竟然还是我的小学同学。一开始,她还谎称那是她哥哥,直到知晓我们是同学,才承认他们是一对。她的男友还告诉我,那贺卡就是他替她准备的。她则向我表示歉意,说她只是想来看看我,似乎当我是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并不是来报名参加学校元旦联欢会的,因为她越到年底事越多。 那之后,我们没再联系,似她已从我的生活完全消失。没想到多年以后,竟无意间从别人的口中了解到她的一些近况,就是她带着孩子去了外面的什么地方,因她早跟丈夫闹僵。 似乎,初夏这样的季节,最适宜生发一些新奇浪漫又能留下余味的故事。尚处初夏之年时,初夏待我不薄,好够义气。待我的年龄走过初夏,甚至整个夏天,已步入初秋,初夏还那么慷慨,赐我契机,赠我浪漫,令我情难自抑,逾规越俗,而至穷途末路,而成众矢之的。就算迎来盛夏,可如此盛夏,几人能挺?诚然,世人一般容不下跟传统道德相悖的东西,他们当然很难看清:道德的彼岸,也有极为精妙与美好、值得珍视的存在。 当下中国,这样的故事只适宜深藏,不宜分享。因此,我就此打住,不再饶舌。 想来,既已步入人生之秋,就理当疏远浪漫,多份理性,不迷一时,而求永恒。否则,不免要像在冬天开放的映山红,想开得多美困难,想开得持久更难,既会让人不可思议,难以接纳,还会让人疑及大环境,进而焦虑不安。 回望初夏,除了梦回青绿一般迷人的少年情怀,理理几缕柳丝般的惆怅,也不妨一改之前的浅薄和淡漠,为初夏点赞啊!
后记:这篇随笔应山蚂蝗微信公众号的同题征文而写,也已被其早早推出。但之后再看,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存在一些不足,稍作修改,分享于此,以求获得弥补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