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8-7 2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父亲生前还有第二种职务“八仙”。如果遇到白喜事,我父亲是不当主厨的,只负责“抬重”。相比红喜字,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经济条件还发展的不够充分。从某种角度,我更喜欢白喜事,因为白喜事,我可以跟在我父亲后面吃两次大餐。
第一顿大餐,第二天出殡的头天晚上,主人家由长子来我家给我父亲磕三个头,告知第二天一早出殡(其实,白喜事,村里的八仙早已心知肚明,头天晚上都会在家里等主人家的长子,不会让主人家长子扑空的。),“八仙”就是八个劳力,村子里约定俗成的,第二天一早,“八仙”准备好麻绳和拐杖,拐杖必须由“桑树”或“桃树”制作,然后抬棺上山,午饭由主人家早上已做好的一盆寿面,带上山给“八仙”
充饥。
然后晚上是正餐,所有主人家送礼的都参与宴席,“八仙”自成一桌,这个时候,我也是必定捧个碗,跟在我父亲背后。但不上桌,由我父亲夹菜。备注:八仙不可以带菜回家,由主人家发一个白毛巾和一个寿碗,以及两尺白布(白布,可以做布鞋鞋底的包边。)
所谓我更喜欢白喜事,“五七”三十五,第三十五天,主人家丧事已基本结束,这一天晚上由主人家的直系亲戚参加宴席,同时“八仙”必须邀请到位,同样,“八仙”是自成一桌,我也同样跟在我父亲后面饕餮第二顿“大餐”。以至于我参加第一次出殡晚上的“大餐”后,要不了三五天,我就天天追在我父亲屁股后面问“五七”什么时间到啊。
以上两个跟帖,其实跟主题回复无关,只是主题的题外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