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日 狂 欢 ——《18迎新年会小记》 11月25日,星期六。这天有点疯狂,出门时还不到上午九点,返回时却已过晚上十一点。 去的是惠园,因为桐城的作协和诗词协会在这里举办2018迎新年会,其中有个环节,也算这次年会的一大亮点:文朋诗友争相报名,各展才艺,准备围绕文化的正能量,一起联欢。共20个节目,上午需要来个排练。我有幸报上名了,上午也就过来,中午还在这吃了工作餐。年会到下午两点一刻左右开始,一直延续到五点,刚好到吃晚饭的时间。而吃过晚饭,几个老友在畅饮桐城老酒之后,兴犹未尽,去了方糖,闲聊四十分钟,还嗑歌两小时。 自我感觉:有几个小细节值得一记: 一是这次年会由桐城老酒协助,连女主持也来自老酒。 这位老酒的女主持我常称她小凤凰,是老酒三位女主持之一。在老酒的巡演活动中,她由一开始那不可避免的羞涩和笨拙,到现在已转化为带有专业水准的主持人,不只是清晰动情的报幕,还能随机应变和调节气氛。因此,年会的联欢环节跟过去只有大鹏这一位男主持要特抢眼相比,算是再上一个台阶了。 老酒自己的口号是:一群人,一辈子,只酿纯粮酒。而年会的晚餐饮用酒又是老酒中的一曲龙眠,度数不高,只有40度,品质和口感却一流,使得文朋诗友酒兴更浓,无须劝酒,倒需老酒人反复提醒:酒需适量,安全第一。 可能与饮酒有关吧,参与的几个市宣传部领导和常年在外的某老总还激情蓬勃,不管身份,站到餐桌一边,跟黄梅戏的女演员玩起对唱,并绘声绘色,秀起台步,竟而激起围观者的大合唱,且随着《青藏高原》这类豪迈的流行歌唱起,达到狂欢的高潮。 二是这次年会对原有的套路有创新。 虽没少程序上的一系列总结发言,如作协17总结报告,诗协17总结报告,领导发言,协办单位领导发言,安庆作协代表发言等,但历时较短,只半小时左右。 领导的发言跟以往的居高临下不同,虽然起点要高,带着大局观,但谈吐里有期待,更有谦逊,并洋溢着对与会人员的敬重与欣赏。 作为协助单位的发言人,老酒的小方经理在发言之前,还小秀一把,提到他这样的发言还是第一次,面对的又是文坛上的各位大神,有点紧张,还要先喝口老酒壮壮胆。于是拿起桐城老酒,仰脖喝了一小口。他的发言只有一分多钟,既表现出了对文朋诗友的崇敬和感激,也展示出了老酒人的信仰与追求。 年会还新增的一个环节,就是请每个与会者走到台前,用一两句话来简介一下自己,好求得彼此相识,从而打破障碍,增进交流。这个环节很有意义,激扬着真诚与坦荡,还不分领导、老总、著名作家、诗人或像我这样的普通文学爱好者。 三,表演环节也不失精彩,较往年有明显提高。 主要是形式更丰富吧。开场就来了一段《六尺巷》的舞蹈,之后还有多种乐器上场,除了胡琴、笛子,还有葫芦丝,拉胡琴的老师可是自拉自唱,词曲皆是自己创作,曲名《桐城歌》,可不仅秀一秀才艺,还意在弘扬桐城文化。吹葫芦丝的是跟文友走得特近的一音乐培训班的老师,算得上专业,表演也是能上档次的。 我的笛子独奏选了最好吹的流行歌《真的好想你》,表演前也说了说:最通俗的曲子,含有最真挚的感情,献给各位老师,希望大家喜欢。尽管吹的时候,还是有点小状况,比如伴奏开始时掺了杂音,对情绪有点小影响;比如气息有时没调控好,使得有的长音吹不到位……到底因之前在老酒的小舞台上已多次练过,也没慌张,尽管有失误,也没几人看出来。下台之后,看到一些老师向我伸了伸大拇指,让我仿佛回到学生时代,面对称赞时,有点不好意思。 白梦老师后来在经过我时跟我提到:吹得非常好,连市领导和老总也很欣赏。白梦老师现在已为桐城文坛走得最远也最有分量的几位作家之一,之前,我一直感觉离她太远,她也不会看到我的。然而,因就餐时跟白梦老师是邻桌,她看到我也倒了酒,还特地提醒我:少喝点。似乎知道我曾出过问题住过院,她也便像我的那些好友一样,认为我属于需特别关心的一类人,让我不由心花怒放。 还有朗诵,单人的,多人的,以及古诗古文的各种风格的唱诵,包括桐城风格——这个节目是由桐城文坛的重量级作家李国春老师呈现的,不单纯有唱诵,还有解说,使得李老师这表演就不仅仅是秀才艺,还算为我们上了一节五六分钟的诵读课。李老师古文功底深厚,出过多本专著,对有些古籍有不乏深入的探究,还将之与现代文学融会贯通,已自成一家,还非常谦逊,常不计身份,与同仁交流,并喜欢向别人学习,特别受人敬重。 联欢环节的主要形式,当然还属歌曲表演。今年除了有新歌、老歌,还有黄梅戏、越剧等,除了独唱、合唱,还有对唱等。最终的演出不失精彩,算得上成功,使一向爱自由还爱挑剔的文友们基本定下来,并溶入到这种联欢之中,除了我们桐城本就不乏才艺出众的文友,也因报名倡议较早,大家准备充分,而这之前还有排练。 当然,一日狂欢之后,应该跟着一年的沉静。虽然新年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我也希望自己能在新的日子里,尤其是新年里,不只用笛声来赢取点赞,而能用作品去打开文学圣殿的大门,好不负作协和诗协的这场迎新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