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婕妤 于 2018-2-11 21:33 编辑
二月里的新年,终归是充满希望的。
冰融,燕归,花开,
每一处都在告诉着关切生活的人们,
这是春天的气息,
这也是新年独有的味道!
——题记
过年,没有什么比过年更让人期待的事情了,我想说:“我也是”,那么,你也是吗?
静默了一个冬季,随着一场雪过后,不知不觉,春的脚步近了,人们又迎来了一年的来临。等待的眼神,丰收的希冀,对于“年”,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蕴量着不同的情怀。那是小时候最期待的热忱,那也是个已写无数回的老话题...
我们对于年的守望,不外乎就是千山万水,回家的路最美!回家过年,亦阻挡不了在外漂泊的那些脚步,那些慢慢数着归期的人们啊,早已备好满满的温馨,甜蜜,还有一炉暖暖的烟火。
一份尚浅的春色,辞旧迎新岁: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或许,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当然,我所在的小城更独具浓厚的迎年气氛!一岁年龄,一份心境,记忆里的流沙,这让我更怀念起了儿时的年味,那里有着最深刻年的味道,有着我想要去回首的深情。和家人幸福的坐在一起,围炉温馨的吃顿团圆饭。
新年里的祝福:只愿,以虔诚,以感恩,以珍重,许你,许我,许爱我和我爱的人,岁岁平安,年年安好!
忙年,是每个家庭每个女子的传统。年底的劳碌,虽也有怨言和辛苦,但依旧无怨无悔的一年复一年的传承。洒扫除尘,掸净旧年的灰尘和晦气,以清清爽爽,干干净净迎接新的一年和希冀。如果好日子就在前方,那么,劳累一点又有何不可呢?
尤记得,每到腊冬的时候,母亲都会在这一天“大扫除”,也就是用鸡毛掸子扫尘灰,家里大大小小的角落全部清除干净,以清爽的环境迎接年的到来!空闲时间,就会去街上操办年货,那时候我就会在一旁“跟不丢”似的尾随着她们。他们总会挑我喜欢吃的炒货,瓜子,开心果,红薯条,炒栗子...
那时候,总感觉小时候过得是年的味道,幸福、知足、开心、快乐!每年的这个时候,父母都会为我们购置新衣服,说是过年的时候穿。所以,那时候总盼望过年的时刻早点到来。
人情冷暖,当今的时代,物质生活优越,很多人感觉过年似乎“不就是那么一回事”,甚至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感觉过得都是钱。生活压力的提高,给我们的心理增添了压力之感。过年时刻都会忧虑该制备上好的礼品送人拜年,喝的酒当然更具“味道”,最具特色的当然是我们文都的“桐城老酒”啦,清雅、醇正、爽劲,是人人都想用心一品的米酒。你可以一试!
文都人的新年,便是吃好、喝好、玩好。吃的都是地方最具特色的菜,比如有红薯粉和糯米粉在一起做成的“团子”,也称“圆子”。还有就是每家每户都会腌制的“腊货”,另一种使人恋恋不忘的味道。这让我想起了为什么四川人那么喜欢吃辣,桐城人喜欢吃咸腊货。
我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姑娘,未出嫁之前的每一个年,总感觉过得很舒坦!年三十每次父亲总是先带我们到山上祭祖,那个时候父亲总是告诫我们:“不管以后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宗。”因为是他们,才培育了今天的我们,我们也总是小心翼翼地祭拜着。
祭拜完祖宗后,就赶忙回家贴春联。我总是能做父亲的帮衬,对联贴的整齐、完美,这也符合我的性格,凡事追求完美。每年春节前几天,我都会帮姐姐卖春联。小城里面的人四面八方的汇聚在一起,很是热情。对联的含意、字体、花色都是很讲究的,力求完美,卖春联,我也感觉很有意思。
小的时候,意识里对于年的认识便是知晓它是一种兽。只有对联的红色能驱赶它,以此一年的光景风调雨顺。春节的习俗当然少不了贴对联,五颜六色的缤纷给“年”增添了浓厚的情趣。人们对于春联所包含的字意,更是最细心的挑选。因此,我的小城过年过得是热闹、喜庆、圆满,更体现出得家乡年的韵味。
贴完春联后,就等着吃上母亲忙活一下午的晚餐,也是除夕的正餐。除夕夜,在一片忙碌的气氛中,一步步,缓缓走来。母亲做的饭菜很可口,满满一桌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火炉烧的正旺,煮一壶酒(桐城老酒),蘸着年味,煮一行向往,遥寄着春节。饭桌上,父亲母亲一年到头以来很正式的说几句心里的祝语和真心话,感觉很暖心。
吃完年饭,后来就是等着父亲放美丽的烟火,五颜六色,就像心里美好的愿望。母亲这边就是准备大年初一早上必吃的“元宝”,俗称“茶叶蛋”,这也算得上是我们家乡的一道特色菜了。用茶叶和八角加上腊货的汤汁在一起煮熟,味道棒极了!我就在一旁帮母亲拨鸡蛋壳,等着第二天的“元宝”出炉……
每年必看的,就是春晚啦!小品、相声、歌曲,各种精彩的节目,磕着瓜子,等待零点的钟声响起,迎接新春的到来!放开门鞭炮,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那时只是一味地,觉得很有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懂得了这种祈求的愿望!
年初一,在家里走走亲戚,大家互相拜年问好,走进关系。初二,拜新灵,小孩一般都在家呆着,只有长辈们去祭拜那些新的灵魂,表示自己内心对他们无比的思念。初三,一般都是拜年的时刻,最多的是女儿回自己娘家。我们桐城这边一般都是初三拜丈母娘,买礼品拜年,你也可以捎一壶“桐城老酒”,我是每年初三都早早的回娘家…
新年新气象,新年欢乐多。我们这里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过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就算真正的完年。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元宵节的晚上放美丽的烟花,以此表示对新年最后一天的庆贺,也表示对来年新年的期待。
有些事情,是亲临其境的感受;有些情义,是面对面的碰撞。虽现代文明,快捷了我们的生活,简单了复杂,丰富了匮乏,却无法代替一种纯朴的,情深意长的表达。
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步伐,电子信息技术的发达代替了曾经的热情,也淡了很多该有的情怀。打个电话,拜个年;发个微信,表示慰问一下。新年的人情味,淡淡。
岁月清清浅浅,酸酸甜甜。转眼又添一岁。
感恩斑驳的流年里你我始终未散。感恩春风又来,你我无恙。感恩新的一年,我仍拥有那份幸福,那份爱,永远珍惜,岁岁年年,年年岁岁!
安然,盈一份心的暖。若可,我愿意做一个春天的行者,期许,季季逢春,年年有你。
情写不完,意绘不尽。其实,过年,是一家人相聚在一起,不仅仅是吃年夜饭,拉个家常。过年又是心与心的贴近,如春温暖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团聚,是袅袅炊烟缭绕小灶。
文都的年味,桑麻佳话,诗酒余生。慢煮新年,味道独特。且笑,且暖,且珍,且惜!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