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杏花村入口走进茶田岭,你就看到满山的绿茶正吐着新芽,春的信息悄然的再次钻进你的心田,和远山金黄的油菜花相映成趣。转个小弯就是文选楼了,那是纪念昭明太子萧统的。萧统迷恋着池州迷人的风光,一边在此读书编修《昭明文选》,在池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晋唐以降,李白、杜牧、王安石、杨万里、朱熹、苏轼、乾隆、姚鼐、黄宾虹等文坛巨匠、名人政要,皆游历山水、放歌池州。从而形成了池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到了牧之楼,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迎面而来,楼内书法诗画琳琅满目,尤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挂在前厅,因了这首诗,杏花村开始名扬海内外。由此我想到风流逸气的诗人,在扬州写下的《遣怀》诗:“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表达了作者伤时感世和无奈的心情。另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得脍炙人口,叫人浮想联翩。还有他在湖州写的《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则充满了惆帐的心情,描述了那一段一见钟情的情愫,和这首《清明》诗一样,心头都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愁别绪。
前行,就是西湘湖了,湖光山色旖旎,对面是窥园,旁边还一处“窥天井”,说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因为热爱学习,连偷看一眼窗外园子的时间都没有,这个故事叫“学不窥园”,而他的后人董模说:“我祖上以不窥园而著称,我恰恰相反,喜欢窥视园林外秀丽的景色。”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情趣和人生态度。
杏花村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而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杏花村风景区的西边就是美丽的秋浦河,东边是清溪河,中间是白洋河,水系十分发达,有着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致,柔丽细腻而娇媚,像春天的少女挥舞着轻纱,让你恍惚间到了人间仙境。景点星罗棋布,如齐山、天平湖、九华天池,每一处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叫人流连忘返。
值得一提的当是李白的《秋浦歌》,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水如一疋练,此地即天平。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描绘了杏花村曼妙的自然风景和诗人的情怀。写尽了江南富丽风光。
杏花村留给我们如梦如幻的感觉,她如诗的美景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她厚重的历史文化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让人醉在她的明秀里。
杏花村的杏花如霞,杏花村的杨柳如烟,杏花村的绿草如茵,杏花村的碧水如练,杏花村的春风如软缎拂面,杏花村的春雨如油,杏花村是一首缠绵的抒情诗,教你走了还想来,看了还想看,把你对江南的情思牢牢的栓在她的怀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