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子寺在安徽桐城市龙眠山东麓,我不说大同禅师在投子寺悟道的佛理,亦不说大同禅师和何仙姑的传说,也不说“三雄分汉鼎,效野战群龙,将军偶败北,投子空山中””的鲁肃,我只说我在夏天的夜晚,远远看见的投子寺。
投子寺我去过多次,是去采春光,是去观秋景。站在投子寺,仰看群山,山岚叠翠,云天开阔;俯视都市,楼房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气象万千。
而这个夏夜,我在市区的道路上远远看到的投子寺,一片灯火明亮,静静的耸立在半山腰,像一扇门,像一座灯塔。
是不是佛可以看见芸芸众生的沉浮,而众生只看得见眼前?远处的投子寺在夜里是静悄悄的,近处的都市还是喧闹的。投子寺在山上,都市在红尘中。
今夜小雨初霁,我和往常一样在那条路上散步,看了半天不见远处投子寺的灯光,那山是雾蒙蒙的,奇怪之余,想那佛光是否也有不到之处?这是我的妄念?还是雾气太浓?我在路上走了半小时后,回望山巅,那投子寺的灯光又忽隐忽现,仿佛不是在山上,而是在天上,显得更出尘了。是夜雾散去了?还是刚才我的心蒙上了雾障?
我抬头看静谧的天空,有淡淡的月晕钻出云层,忽有微风吹来,那路边的水塘里传来一声声蛙鸣,而刚才我怎么没有听见那蛙声呢?
心在哪里注意力就在哪里,感觉也就哪里,刚才我太过于寻找雾中山上的投子寺了,而忽略了其余。看来一心还是不能多用,还是心境不够澄明,还是杂念太多?
济公和尚天天啃鸡腿喝美酒反而成佛,而那些守着清规戒律的和尚很多却没有修炼成佛,怪哉?奇哉?修佛即修心,不修心成不了佛。
佛还是要拜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求得心境澄明。人挣一口气,佛挣一炷香,人不要太过于挣那些世俗的物欲,做人要豁达,要有慈悲心,要有上善若水的情操。
拜佛的不一定都得到了菩萨的保佑,不拜佛的却也逍遥自在,原因是心不诚,都想着自己发财升官,那别人呢?佛是普度众生的。
这一切是天意还是命运?既然是命何需拜之?既然不是命,一拜难道可定乾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看来佛也是公正的严明的,只保佑好人,保佑有缘人。
只要心中有佛,就是天天啃鸡腿,也会修成佛。佛即善,心境澄明,拼弃私心杂念,即悟道了。悟道了,就通达了,就明白了佛理!
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坐着不动是成不了佛的,佛也教人化缘结缘,修得十万八千功德才能圆满。
回望投子寺,灯火依旧通明,而夜已经静悄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