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1|回复: 0

[散文] 《给美国以灵魂》(二)

[复制链接]

8238

主题

190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37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8-8-13 13: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美国以灵魂》(二)


华盛顿退休的决定是任何人所做的决定中最为明智的一个。在他向财政部递交的手写备忘录中,他写道,  自己在战争中花掉了64315美元的私人经费。他报销了这部分开支,却拒绝为自己的贡献拿取任何的报酬。他几乎总能听见类似于法国大使卢泽恩致巴黎政府信中所说的话:  “他是不可能将自己藏起来过普通人的生活的,他永远都将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公民。”

华盛顿希望从权力的制约中挣脱出来,这个愿望极富天才性。他告诉玛莎,他不想再因为公众事务而而离开她了。现在,他头脑中充斥的所有想法全部与生意有关,他希望藉此能够重新找回在战争中损失的财富——战争让他的财产缩水达一半之多。他对自己一向诚意以待的拉斐特这样写道:  “我不仅从所有的公共事务中辞职了,甚至还告别了『以』<往的自己,我将带着真正的满足之情来经历孤独的人生,走完个人生活的道路。”p035

说到美国独立战争前期的社会条约——那个时候有几个州已经有自己成文的宪法了——那就是人们对所有公民和官员都具有非常乐观的态度。这些条约的基础是对公民拥有良好意识、乐善好施、理解管制的假设,在让·雅阁·卢梭1762 年所写的社会契约规则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但是,只经过了短短的十年时间,现实就开始让充满期望的美国人觉得必须要有强制性的力量才能保证拥有一个既不欢迎腐败也不会变成腐败的政府。P043

看起来,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团队。他们共同将一次失败的会议转变成了一次令人激动的誓师大会。著名的91 1日,被历史学家们称为“安纳波利斯会议”的日子,被汉密尔顿报告中称为“另外一些提议”的日子,必将永记史册。这=天所发生的一切,极大地推动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P047

杰斐逊是这样开始这封信件的: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你对最近发生在东部各州的骚乱的看法……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绝对不合道理的法案,我希望不会激起政府的严肃回应……社会存在于三种形式之下:没有政府管制,就像美洲的印第安人那样;有政府管制,而且每个人的意志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力,就和荚格兰的情况有些相似,我们这里的情况恰恰如此;以及有强力的政府管制,就像所有君主制国家和大多数共和制国家里那样。人们只有在亲眼所见的情况下才能对处于最后一种状态下的诅咒有所认识。

杰斐逊用一句此后经常被引用到的话来结束了这个话题:  “我坚持认为,不时出现的小规模叛乱是非常好的,在政治世界中的作用就像风暴在物理世界中那样。”p049

亨利与其他政客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优势,他能博取大众的支持。他只需要站在里士满( Richmond)的某个街角,与一些市民展开交流,就能吹响号角扩大观众规模,获得大众支持。他的想法总能构建得很巧妙,他的步调和韵律总是很吸引入,很快就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让大众兴奋地点头不止。要是天气晴朗的话,帕特里克·亨利一说就能说上几小时。在这一事件上,为了迎合已经被他吸引住的观众胃口,他一一指出历史上提到的那些已经灭亡了的域邦是如何被基督教拯救的。他强大的演讲术是如此有说服力,让杰斐逊觉得只有一种虔诚的方法能击败他,那就是“一心一意地祈祷他的死亡”。P054

从战争状态回到平民生活后,汉密尔顿研读了三个月的法律书籍。他通过了纽约州的律师资格考试,从事律师事业,很快就获得了首席律师的名头。P055

年轻的巴赫精通法语,而他的祖父只是看起来懂法语,这在他们二人同时参加法国举办的文化活动时会导致非常有趣的场面。看得懂法文但是听不懂法语的富兰克林看着他的女伴爱尔维夫人(Madame Helvetius),对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报以掌声。他的孙子后来告诉他:  “但是,爷爷,你刚才是在他们赞扬你的时候鼓的掌——而且声音比其他所有人都大。”富兰克林当时可能非常尴尬,但是他并未表现出来。这个小插曲让他觉得非常高兴。P068

很多人都知道,那些被《印花税法案》所激怒的革命党人,富兰克林没有太多认同感。他曾经倾向于留在英格兰成为一命保守派人士,忠于国王。但是,在他做出自己的决定,并据称创造出那句永存人心的话——“我们必须团结在一起,否则我们将分别被处以绞刑”——之后,没有任何人对这个新兴的国家做出更为重要或者同样的外交成就。P086

现在,华盛顿能够肯定,富兰克林对于改变政府结构的兴趣仍然有讨论的可能性。但是,他依然仔细地倾听富兰克林的质疑——基于华盛顿的性格,他对所有值得尊敬的人都会采取有节制的方法,因此不可能将某个新计划硬性兜售给别人。

他们讨论着辛辛那提协会,因为这个颇具争议的机构正是当前就要召开的一个会议的议题之一。富兰克林的态度太过谦恭,这让华盛顿无法知道他是否讨厌这个穷兵黩武的群体。对他而言,给下一代留下一条分享父辈在战争年代获得的荣耀的道路,这无疑是错误的。他对东方那种特权应该回流而不是继续存在的态度进行了赞扬。在东方,拥有杰出成就的孩子,其父母才是嘉奖的对象,因为是他们创造并养育了这些孩子。富兰克林认为这种思想非常睿智,  因为它能够给予民众一种鼓励——即便是一种自私的鼓励——让人们好好地培养自己的孩子。在富兰克林看来,用父辈的成就来褒奖他的孩子不会有好结果。P088

就像我们能够基于其他代表给出的个人评价而做出最好的判断一样,华盛顿的话包含了下面这些内容:  “非常有可能,我们提出的任何提案都不能通过。也许,我们会进行另外一次激烈的斗争。如果为了取悦大家,我们都去倡议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在今后的岁月里保护自己的工作成果呢?我们要提出能够被智慧和真诚所修复的标准,因为这次会议是在上帝的疆域中召开的。”他希望所有人面对这个事实——正确的政治很有可能令人不高兴,因为那些待在各自州郡的民众还不具备能够接受巨大变化的条件。即便这种想法会导致争斗,他还是提醒与会代表,没有什么能比为了轻松应付全身而退而丧失自己最佳判断更糟糕的事了。P090

超过半数的代表都经过法律方面的训练,其中29名拥有大学学位,这在当时还非同凡响。麦迪逊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比麦迪逊年幼一岁的莫里斯则拥有纽约市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的学位,这座学院后来变成了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P091

远在法国兼任美国驻巴黎使宫的托马斯,杰斐逊,在看到与会者名单之后写信给麦迪逊,信中有这样的描述:  “一群聚到一起的半人半神。”杰斐逊的这个评价当然有夸张的成分。大多数与会代表本身就是成功人士,在这次本会后更成为万人敬仰的伟大人物。对这一点,没有谁提出异议。但是,我们至少能够找到三个理由支持杰斐逊的评论。首先,令人感到兴奋的是,这些并非“凡人”的人能够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将富有争斗性的思想变成积极的法律瑰宝并且就此进行交流的。第二,他们都接受过在那个年代里大多数人都从未接受过的教育,其中有半数为律师,很多人大学时代的成绩名列前茅。第三,老一辈开国元勋被公认为是美国的“上帝”,这一辈人被称作“半神”或者“小神”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当然,这三个解释有可能并非杰斐逊的原意。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此非常嫉妒,并且希望自己是与会者,所以才会写出一些自以为胜出会议结果的东西,并给与会者戴上颇具讽刺意味的帽子。

他们的美国同胞似乎真的认为自己中间存在着半人半神。整个国家充满期望之情,这样的氛围令人感到惊讶。在冷静地忍受了“无能的”邦联政府之后,他们已经产生了不再需要任何其他政府的思想。美国人非常兴奋地知道,从大多数殖民地驶出的马车都到达了费城。代表们从家乡的朋友那里收到的来信中很明确地表达出了这个意思。在那个年代。一些人知道麦迪逊和汉密尔顿的名字,但是对莫里斯、威尔逊、平克尼或者金恩的名字却知之甚少。不过,仅仅知道乔治·华盛顿出席会议就足够告诉人们,某种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就要发生了。P093

同样特殊的还有宾夕法尼亚人约翰·狄金森,他因为救过华盛顿的性命而受到了最为尊重的礼待。即便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抗击病魔,狄金森也一直忠心耿耿。他理解十三个州的愤怒,却坚决反对他们和英国分裂开来。他同时平静地表示,自己绝对不会与朋友和身边的人背道而驰,如果他仃)坚持要独立,自己也会如此。当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立即加入到美国的军队中,在整个战争期间都竭尽自己所能。现在,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他看到了人们渴望一个强力政府出现的需要,他想确保这种变化是以一种合法的方式进行的,并对大家提出的所有问题给出了近乎完美的判断。尽管他不完全支持麦迪逊的思想,但是,基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理念,这二人拥有一种几乎完全一致的忠城关系。P096

来自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强烈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宪法的制订必须以明确抨击奴隶制为前提。因为这个极具原则性的标准,他受到了高度评价。对在奴隶身上烙印章的做法,他评论为“世间最为卑鄙无耻的行为”。他希望借此能够引起人们对废除奴隶制的讨论,或者至少能够引起如何使其走到末路的讨论。他最终突然离会,打道回府,部分原因是这次会议的领导者拒绝在此类提议上攻击南方各州。要知道,就奴隶制问题产生的矛盾积聚到美国内战爆发之前已将近一个世纪了,这样的提议不可能得到大会的批准。长期以来,梅森都一直认为自己有潜力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但他对此的希望让他对这个观念产生了动摇。他的态度非常值得尊敬,但是,和麦迪逊的观点相比较,不具有可操作性。P099

麦迪逊明白,任何对于奴隶制度的攻击都只能让大会崩溃,并且对废奴主义者们在北部各州进行的如火如茶的运动造成严重损害。后来,代表在大会上达成了妥协,签署了所谓“丢脸的决议”。但是,相对别的妥协,只有这个决议将奴隶制度视作最该遭到鄙视的制度。P100

虽然妥协让人后悔,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家都表现出拯救联盟的决心——保密的规则以及避免因奴隶制度而产生冲突。在听说了秘密执行会议决议的决定之后,麦迪逊的伟大朋友杰斐逊尽管说过这句话:  “将大会成员们的舌头都绑起来令人厌恶。”但是,麦迪逊后来还是认为,如果会议上的决议都向公众公开,宪法就永远无法成文。他甚至对自己在大会上的言论加了五十年封口期。在他死后数年,这些记录才被公之于众。P101

关于奴隶制,麦迪逊的本意是绝不妥协,因为妥协就是对奴隶制度投降。但是,这就必须做出另一个选择:将新宪法的产生同奴隶制度一并放弃。而在南北两个卡罗莱纳州和佐治亚州中,奴隶众多,奴隶制度完好无损。这样一来,这些奴隶就永远无法获得解放了。其实,麦迪逊和他的朋友们都认为,奴隶的数量在联盟中的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发生了锐减。马萨诸塞州已经取缔了奴隶制,新罕布什尔州正准备学习马萨诸塞州的做法。新英格兰地区的所有州也在进行类似的行动。其他州的大多数也引入了禁止新增奴隶的法律,并且倾向于解放奴隶的子嗣。在这方面,弗吉尼亚州,甚至是北卡罗莱纳州,都已经有所行动。尽管有人不赞成,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反对奴隶制度的浪潮是有意义的。所以,保持整个联盟完整的状态而把十三州都能和奴隶制度划清界限的希望放在未来,要比那种急功近利而可能会对最终解放奴隶的希望都扼杀或毁掉的思想要好得多。这种充满理性光辉的推理,以及那些令人痛苦的深夜谈话,让大会上的所有讨论能够不受有关奴隶制度辩论没有赢家的影响。P102

确保了大多数人所同意的“任何在大会上谈论过的东西都不能以打印或者任何其他方式公开或者告知与会者之外的人”规则,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成就。(华盛顿的日记称其为“滴水不漏”,意思就是没有任何信息被泄露到了外部世界中。)几个月以前,秘密地讨论这个国家的未来可能会被视为形式简陋而且违反美国原则。让这一切成为现实是麦迪逊的首次真正胜利。与会代表们现在都正式地同意了他先前的决定——在大会进行的时候不要对公众公开任何相关信息,也不要在大会结束的时候透露任何会议记录。

麦迪逊让所有的人的都知道了,他自己一个人就能够胜任为大会作精确的手写记录。但是,直到五十年过去了,他的这份记录才为人所知。而且,也是到了那个时候,这个国家才知道了那次大会讨论的本质,而此前人们所知道的都只不过是那次大会的结果而已。麦迪逊的笔记非常精确,里面甚至以非常准确的格式记录下了很多代表的讲话内容,因为有些发言人给了麦迪逊他们所做发言的副本,要求他将这些东西写入自己的笔记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议期间,有几名代表声称自己希望宪法能够被保留下来,有效期限为十年。制定了期限为五十年的保密条款的麦迪逊明显拥有更高的期望。麦迪逊的希望是非常精明的。如果有人要依据所发现的最初版本的不足之处对宪法的合法性提出质疑,那么这个反对者就很可能对一份已经存在了五十年的变得异常神圣的文件进行攻击。

在这些细节问题都解决之后,周末已然过去,时间来到了周一,但华盛顿的日记中却出现了明显的错误,说这些问题一直拖延到周一才开始着手解决。他的这本日志每天都只有简单的两三句话,因为华盛顿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检查自己所写的内容,确保州立法议会厅不会从中得到只言片语的信息。P106

谢尔曼和他的同僚、来自康涅狄格州的奥利弗·埃尔斯沃思(OliverEllsworth)起,在周末和其他代表作了谈话,地点基本上是在印第安女王旅店的酒吧里。他们提出了那个通常被称为《康涅狄格妥协案》(Connec ticutCompromise)的广受欢迎的和解方案。这个名字与很多妥协案都有联系。它和另外一个被人称为《大妥协案》(Great Compromise)的文件将会是本书中所使用的仅有的两个妥协案文件,因为其他的妥协案会带来更大的误解而不是澄清事实。谢尔曼认为,众议院根据一定比例分配代表权,由人口数量较多的各州做出决定,参议院的组成则用来安抚那些人口数量较少的各州,因为在那里这些州拥有和人口数量较多的大州同等的代表权一每个州两个席位。他同时还提出了选举代表的不同的方法:众议院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则是由各州立法机构产生。P121

在作出这种冒险行为的时候,罗杰,谢尔曼机灵而又无畏,时机掌握得非常好。即便如此,他的这个动作也是很危险的,周末休息了两天的代表们,在印第安女王旅店里分成小组就此进行讨论,看上去几乎所有人都对这种观点持赞成态度,认为其提出的妥协很合理。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周开始投票时,代表们却在愤怒中结束了会议。来自十一个州的代表(只有新罕布什尔州和罗德岛州没有派代表来),只有五个州投出了赞成票——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和纽约州,另外五个州投了反对票——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北卡罗莱纳州和南卡罗莱纳州。这个局面让佐治亚州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够左右结果的对象,该州的两名代表中有一名投了反对票,这让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一个年轻人的身上。他的名字叫亚伯拉罕,鲍德温(Abraham Baldwin)‘,鲍德温是前耶鲁大学的教瓶后来搬到了佐治亚州,不久之后又意外地被选为宪法大会的代表。他投出的那一票,即将成为具有历史性的一次事件。在等待鲍德温作出决定的时候,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片静默之中。

坐在会议厅里的所有人都对这个严肃的年轻人知之甚少,因为他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一丁点注意。但是。这次大会的命运——以及日后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握着选票的那只手里。他时年 33岁,是一位优秀铁匠的儿子,他的父亲为了给自己六个儿子提供教育而债台高筑。亚伯拉罕·鲍德溫后来成为耶鲁毕业生,他学习的是宗教,作为一名随军牧师在大陆军中服役了五年。后来,他对身处大后方的佐治亚州产生了兴趣。为这片几乎没有被开垦过的处女地带去高等教育,这一挑战深深迷住了他,所以便在那里定居了下来。但是,佐治亚州受过教育的人并不多,他在开始几个月时间里任职该州老国会议员,大多数时候都在纽约参加会议。后来,佐治亚州派他前往费城,作为该州代表参加宪法大会。代表们对他的政治态度都不了解,现在,  这却成了这些人头脑中最主要的问题,

鲍德温究竟会怎样发声,其他代表完全没有任何把握。他的内心深处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并不赞成奴隶制度,但是他也认为各个州应该自由创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政策。除了使用奴隶在几年时间里创造足以应对城市和学院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之外,他真的看不出佐治亚州还有什么其他办法给自己带来光明未来,于是他倾向于投出反对票。而一旦他这样做,就意味着作为一个州,佐治亚要向世界说“不”——这就会打破平衡,将《康涅狄格妥协案》抹杀掉。





吴砺

2018.812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