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国庆假日,应友人吴敏和吴维龙等邀约游道姑尖,道姑尖在桐城市黄甲镇葛湾村一山顶,山高600余米,旁有神洞一处,已被巨石遮盖。
站在道姑尖上俯看,远方群山逶迤,天蓝如洗,白云飘忽。近处树木参天,风清气爽,时有草木的香味钻进鼻腔,群鸟啁秋,一只离群的大雁盘旋飞舞。满山茶花处处,静静地开着黄白色的花朵,沟壑处峭壁上开着一簇簇的野菊花,一阵风起,林中有树叶的簌簌声传来。此时新建的道观已经竣工,在右侧不远处,三间旧道观依然完好,据说当年开观老祖道姑的肉身就葬在下面,时刻保护着一方生灵。
道姑尖又叫大姑尖,在它不远处的桐城市唐湾镇八一村还有一处二姑尖,小姑山则在望江县境内。原来她们是姊妹三人呢。据说原来大姑尖和二姑尖山色秀丽,盛产茶叶,那些采茶的姑娘得一方灵山秀水地滋润,个个花容月貌,风姿卓绝,被居住在一山洞里的牯牛精发现,遂起了贪恋美色之心,牯牛精就施法,几个月也不下雨,要叫人给它送去娇娥美女才肯降雨。眼见得赤地千里,茶叶和庄稼都干枯了,个个愁眉不展,又不忍心把自家的姑娘送给牯牛精。这时候三个道姑商议,由大姑出面,引诱牯牛精出洞后,小姑立即封闭了洞口,二姑遂用花针穿上红线,一下就穿着了牛鼻子,彻底降伏了牯牛精,自此雨顺风调,山上的茶叶也更加清香馥郁,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后人为了感谢她们,便有了现在的道姑尖和二姑尖。而小姑远嫁他乡,就留在了望江县。
道姑尖旧道观里有村民立的一块石碑,上面说这里是佛教圣地,我感觉很奇怪,被称为道姑,当是道家仙境,怎么又成了佛教圣地呢?就连家住在这里的吴维龙也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道姑尖的左上方是神洞,洞前是一块平阔的空场,相传民间祭祀时,常有人去洞里借些金碗银筷之类的东西,时间一久,很多人都不归还,神仙一怒,当即移动山上的巨石,把洞口封闭,所以时至今日,还是寻找不到那洞口,只见几块大石头遮住了半边山。
神洞的斜对面,就是吴维龙家的茶园,吴维龙从部队退伍回乡后,承包了60多亩茶园,依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过上了幸福生活,同时也在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吴维龙的老家背靠大山,门对着山冲,视野开阔,山峦叠翠,门前的一棵红豆杉郁郁葱葱。屋内墙壁上挂着一块党旗形状的红色牌子,上面写了“我是党员我光荣,牢记党的宗旨,争做先锋模范”等几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吴维龙今年才结婚,夫妻两人在桐城市区文昌大道金源华府开了一家“维龙茶叶”商店,经营着茶叶和桐城老酒,他们两人还经常参加“关爱女孩网”组织的活动,用自己的真情默默地奉献着爱心。
中午在吴维龙家就餐,他的父母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一瓶桐城老酒下肚,我们感觉那道姑尖在山上更缥缈了,走在路上,我们也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
离开了道姑尖,离开吴维龙的家,当那山上的美景,留在了心中;那些勤劳致富,为家乡奉献聪明才智的人们也时刻的鞭策着我们。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