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中的磨溪
早上,从厨房窗口,看到福州电视中心大楼左边,有一块南极大块浮冰一样厚重纯白的光滑的云块,浮在灰云围出的一片不大规则的蔚蓝的天空中,我突然产生一种要去磨溪景区的冲动。
大概有一年未去磨溪了。尽管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气温33度,对磨溪这样山凹中的道路,这是相当热的行程。可是,忽然想去磨溪走一次是一种冲动,难以抑制,于是就顺着自己的感觉走。
可是,我连公交车在那一站下车,都不记得了。连忙在网上查了一下,龙门站,这么好记名字竟都忘记了。我想起来了前不久去浙江的楠溪江边的“新龙门客栈”,这样的联想,下一次应当记得住了。
7:55,到达公交站。竟然看到月亮在天顶上,大半个月亮缺口朝下。按照我刚看到的一个诗人的说法,这是月亮没有来得急与太阳交接班……
没见到太阳,这早上的风今年第二次吹得有点凉凉的,昨天是第一次。天空上灰云不高,很像BBC纪录片中南极冰层下方潜水员拍出的上方发模糊亮的厚厚的巨大的海水中的冰盖……
乘上29路公交车,在前屿路边拆掉的城中村大片空旷的土地上,看到西方长长的灰云,大浮冰般的浮在浅蓝发白天空中,特别的美……
真的十分遗憾,现在中国人在公共场所,只看手机,不再注意窗外的天空大地河流了……
我突然想起一个经典笑话,结婚蛋糕上结婚的青年人不看彼此,只看自己的手机。几年前一篇文章中说,未来五十年后,性爱的机器人会大普及,恐怕那时,人类就连结婚都可以免去了……
可是,我还在写“鼓山早晨的一瞥” 之类的散文,真是自娱自乐的另类。人们总想创造迪士尼世界纪录,或许我现在就可以申请了——我肯定是造物主在地球上发明人类以来,为福州鼓山写下散文随笔最多文字的第一人……
被誉为现代西方绘画之父的塞尚,为他家乡的圣维克多山画了大几十幅画;莫奈一生反复地画一个农村的草堆和他专挖的莲花池;我只是想为鼓山写一批散文随笔……
一个莲花池,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绝对会有不同的美感,一个画家一生是画不完;文学上,我不知道有谁这样做过,到我现在可以尝试做一次。其实,文学家很少有人敢这样做——这说法不对,无数的人写日记,不也是反复写作同一个对象吗?我不过是把大家写的自己,换成了鼓山,而且创作的灵感是来源现代画家塞尚和莫奈……这是我这次看几十本世界名画家画册受到的启发……
古人云:“静观万物皆自得。”我可以改为:“静观鼓山有万像”。有人云,你永远不会踏入同一条河流。其实,我们每天看到的永远不是同一座鼓山……
到鼓山中学站,换乘73路公交车。
我看到的艺术家最爱发的感叹,多是在自己老年的时候发出的:发现自己技艺刚刚有点进步,找到了一点小窍门,有点心得时,上帝却要收走他的生命了……这时,他发现世界无处不是美,只要给他时间,他就每天可大批收割了……
“天才是不泯的童心”,有个诗人这样说过。是的,儿童永远就是有好奇心,就是总能看到美,世界永远对他们是新鲜的,他们永远热爱这个世界……很多天才的艺术家,到老不仍是这样吗?
过鼓山隧道,阳光出来了,白得晃眼。天上的云絮有些乱,今天难得有了点秋天的凉意。鼓山最高峰,从这个角度来看,金字塔式山形,十分奇异的是,它周围的云层正好围出了一个更大三角形的蓝天金字塔,罩在山体金字塔上……
美是局部的,这公路边是乱哄哄的。这个公交车师傅,自己在公交车上播放的是佛教音乐……
下车。正在修路,两边用围板隔起来了,原来的地下过道不通了。只好顺着公路走到磨溪溪道边,才找到出口。左转,沿溪道防洪墙边尘土飞扬的小道,前往山谷……
我第一次看到了磨溪山谷尽头的两座山峰,如英俊清秀的人的面孔……我过去从没有看到过,因为我从来都是在马路另一侧小街上走,视野被挡住了……这就是改变带来的好处……
或许是今天空气质量特别好,山上一点点雾气也没有,山才看得那么清爽……
这进山前几百米长的土路,让人一下子感觉回到了四十年前,尘土飞杨,气味难闻。这是福州市政基建,真是该挨板子。花了那么多钱将市区几十公里江边和河边公园,建好了再挖,再建,再挖,折腾了好几个来回。为什么几十年,都不把鼓山五大景区之一的一条进山的小路花点钱修好……
好在有美景在前方,这点委屈算什么。几千年中国人,都是这么想的,我也不例外。
到了高架的动车桥下,也就是到了进磨溪的山门。这里有一个小庙,为山门增添了暖色。这里进山游玩,要登记注册,这倒是人性化服务。这二十五里长的磨溪山道,说荒凉,有的路段,真的是野性十足……
站在跨溪的简单过路桥上,我己熟悉的大V字型磨溪山谷山型中,正盛装不规范的白云和纯蓝色的天空——真正的是看一眼,“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大V字型山谷,更像大地雄鹰展开巨大翅膀上半身……你也可以发挥诗人的想象力,这鹰将载着蓝天白云飞起来……
这寺庙名字叫“龙泉寺”,下方车站叫龙门站,山上还有一个“贤龙殿”,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历史传说故事……阳光出来一下,一阵山风吹过,小桥下方小溪水泥溪道中浅浅的清清池水中,涌出一阵涟漪,真是另一个世界的清静……
过去我看到网上有资料说,古代磨溪有几十个水磨坊,十分热闹,如今全是荡然无存,现在是人类完全退场的二十五里溪道……
大V字型中蓝天中间,一条白色玉带般的云朵横在中间,你想象中藏民的哈达,也不会比它更白……蓝白对比,无比鲜明……而且,大V型上空全被云层挡住了,形成纯蓝天的V字中央横着白色云带,真是大自然创作的最简洁的福州磨溪商标……
溪道右边山坡上山小道,十分的平缓。陆续有几十位市民带着烧烤的材料,从我的身边经过。这是让人感到十分亲切的山路。我过去已经在两篇磨溪游记中介绍过。
真是理想的走磨溪的天气。多云,偶尔有太阳,天空特别蓝,云特别的白,而且有两边的相当高山,在天上为这些蓝天白云在山谷南北各做大V字画框……
真是有限制空间里,易创造出最浓的诗意……你想想,市区平原上,天广地广,蓝天白云没有山的衬托,反而觉得平淡,而这磨溪的山谷,使蓝天被剪裁,变成了天上的一条蓝色的长河……
中国古人总爱在山上做一个亭子和画廊,就是要给大地上风景装上画框,做剪裁,创造出有风景如画般的视觉效果……
这是中国人式大自然审美方式:天然加人工;而这山谷中,大自然自己,用山峰为我们做了最大的图像剪辑……
又到了人工小水库。走到坝体上,二十来米长十多米高一米宽的水坝,水库一百多米长,水面清澈微黑,如一个朝北的炮弹,黑色的水面,映着一个夹角约三十度蓝天V字型山谷的倒影……真的美极了,从炮弹头挂下三十度蓝色三角形……而山谷看上去,真实的是约九十度V字型夹角……
9:31,离开小水库。同时,我给我的上海研究所的“光鸡农会”的一百零二人的微信群,发去几张磨溪的照片,并附言:没活讲时,照片就是千言万语,代替人言……
上了山道一小坡后,前方山谷豁然开阔,山谷左边最前端半片山坡,被阳光照亮,十分悦目。这峡谷限制了蓝天白云,却填满了美……
山道上有树木的路段,树叶间隙中看白云蓝天,无数构图美仑美仑,一步一小变,几步一大变……
“你看,这天真漂亮吧!”有游客边走边对同伴感叹道……
山谷中山风一阵一阵凉过,带来凉爽……
左边深凹下去的溪道中溪流淙淙作响……这一段是大V字型开阔的地段,让人感到天地宽广……真的,有限制的天地,反而会衬托出天地的伟大,有限天空的蓝天,比开放的天空更美、更深邃、更广阔……
从路边进入十来米宽的溪道中,这一段四五十米长的溪道中,全是直径二三米到小房子大小的光滑的水磨圆了花岗石,如一群和尚的光头一样……有五六处刻有刷了红漆的字……
前行。过溪道,这里有几个小屋子大小的花岩石,堆在溪道中。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水,将它们的棱角磨平了。
阵风很劲,将山谷中的树吹出了响声,真是别有一种风情……
走过一小片荒弃了小梯田。山路上有板栗树,板栗带刺的果实落了一地,一个老太,在用夹子夹住果实放进桶中……前面有更多落在地上板栗果,无人问津。不知道动物们,怎么能吃进这样的全是刺的果实……
路边的草色有些枯,路很干。听着芦苇被山风吹得阵阵声响……阳光出来了,山色很有秋意,这在福州市真是十分难得一见……
走错了小路,进入溪道,这里有几十平方米光头式的巨石阵,阳光之中,有二滩溪水,让人心情舒畅……
退回到上山路上,进入灌木植物林中,山道变成丛林中的小道,变平庸了……穿过近百米狗洞式的山友走出荒草灌木洞,弯着腰,防止杂草划脸或眼睛……
路不太记得了,没了风……一段连续上山的路……要是古人走在路上,会武功很有必要,这里会有猛虎猛兽啊……
走一段很陌生的路,我都不知是不是走错路了……
一阵焦虑,终于要过小溪到右边山道……几乎没有什么溪水……上下十多米长溪道布满圆形大石块,在山林中划出一个向上通天的空间。坐在石蛋上,阳光明媚,山林一片绿叶,真有别有洞天的爽快……
又来回穿过两次溪道,回到右侧的山道上,我才肯定是自己没走错路……毕竟是二十五里长的峡谷山道,一半时间在树林里不大明显小道上走,每次走到这中上部树林中,我就变得不大自信……
走到青洋座,五六个足球场大小的荒田的山谷中小平原地带,你如同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四周己不高的群山环抱,阳光灿烂,白云与蓝天在小平盆地上方……这里海拔470米……
接着向北上山,这是上坡很快的山道,你回首可以看到山谷尽头的闽江……
到达第二小盆地,这里荒田荒草有半人高,一两个足球场大小,四周几十米高的小山,几次小鸟十分快乐的鸣叫,不绝于耳。山中的小平原,让你感到无比的亲切,有泉水在叮咚叮咚作响流动,有一种家园的感觉,此地海拔630米……
让我想不通的就是,这泉水是从那里来的?若是从海平面以下的地壳上来,得63个大气压才能压到这山上啊……
接着上行,到了山岗中央山脊的小马路上,海拔690米……
天阴下来了,顺着马路前往鼓岭……
刚才在磨溪峡谷,穿行在阳光斑驳的森林小道上,偶尔看一下树丛间隙中的一小块天空,那树叶被阳光照透亮,枝条勾画无定形空框中的蓝天白云,显示出的大自然生命力和安详,那是城市街道中无法而你呈现出的人类对美的感受和对生命美好的感受……
我得像约翰·缪尔一样,向你用文字描述大自然的美丽,我正在这样做——与缪尔不同的是,我并不需要你走进约翰·缪尔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那样的荒野之中;只要你走进离福州市中心几公里的鼓山树林中,你就会发现世界另一种美——中国山水画般的世界的美好,你不需冒任何生命的危险……
吴砺
20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