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主义大师——封达那》
翻阅《空间主义大师——封达那》/刘永仁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世界名画家全集/何政广 主编)
现在我突然对西方国家现代艺术家感到非常强烈的兴趣。因为我猛然发觉二十世纪前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同中国文言文一样,反映的是已过去了的时代审美,现代人应当有那些新的表达方式?
第一页艺术家的照片,卢西奥‧封达那(Lucio Fontana,1899 – 1968),坐在沙发上的老头,头顶秃了,额头上有四五道邹纹,西装革履,有小胡子,坐在沙发上发呆,看上去西方小商人模样,看不出艺术家的疯癫……
《裸露》(1926年)无头无胳膊无下腿的人体雕塑作品,有一点点美感……
《跳跃的马》(1929年),无头,无前腿站立的马,有点意思……
《黑人》(1931年)(陶瓷),这出土文物式的泥巴块上涂一二个似人非人的黑色人影,居然成了艺术作品,诡异的是,我却真的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力道强劲,甚至美感……
《抽象雕塑》(1934年)(水泥板),这更诡异的是一个凸字型的涂黑水泥板上画几个边框白线,加上灰白色小长方块,又是一个艺术作品……真有点美感,让人很困惑……
《抽象雕塑》(1934年)(水泥上色),这倒丅字型绿漆刷过,左边夹住一段土白色的小水泥板,右上角粘一块土白色的长方块,配上一个由浅酱红色渐变土白色背景,有一种说不出口的宁静和美感……真是颠覆了我们对美的习惯看法……
《会话》(1934年 铜镀金)两片粘在一起树叶式的铜片插入长方体的铁块上,竟然有一种特别的美感,宛如出土的楚国的贵妇的服装造型的美……
《抽象雕塑》(1934年 铁)这焊在角铁上折来折去的铁条,在米白色的背景中,仿佛同中国篆刻印张的图案一样的美丽……这真是诡异的很……
《沙发上的女人》(1934年)(陶塑),这同福建在宾馆大厅很多根雕一样,表面乱糟糟的,似乎有点美感……
《战斗》(1947)(陶塑),这样烂树根式的作品……是有些美感,但是并不让人觉得舒服……
这个艺术家作品居然引起了我对“美”的看法变化——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的世界,很少具有动物形体的光滑饱满,却时常仍觉得美……中国园林中的垒石,其实表面不也是乱糟糟的,中国书法即使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字,从秩序的角度看,不也是乱糟糟一涂糊涂吗?但为什么让中国人却从中感到有美感呢?
《圣乔治亚》(1935年)(石膏、蜡),这人体,如同海边一个树根,上面长满蛤蜊乱糟糟的贝类……
《太阳诞生》(1938年)(陶塑),这简直就是在海底挖出一块不定型的珊瑚石,或一块蚯蚓吐出泥土结成的块,实在太离谱了……
《空间观众》(黑雕塑,1947年,青铜),这简直就是用羊粪蛋粘成了一个不规则的五角形……
《滑稽演员》(1948年,陶塑),《丑角》,(1949年,陶塑),这像是用老树皮粘在一起皮影雕刻……这像极了在现代电影《魔戒》中行走的树精的形象……
《空间观点》(1949年纸裱画布),这米黄色的纸上扎了一圈又一圈小孔,大概成一个蜗牛的外型,这是艺术品?《空间观点》(1950年油彩画布),这在纸箱色用方针,扎出几组来回折线图——这让一个老农或村妇看了,绝对会扔进垃圾堆里,若是告诉他这是大师作品,肯定被骂一句“神经病”……不过,我好像是中了这艺术家怪人的邪术,真的感到有点美感……
这让我想起海边沙滩上沙螃蟹在平坦的潮湿的沙面上奔跑扎出的行走路线……我们看到沙螃蟹脚印时,不也无意识的觉得有点美吗?
《空间观念》(1950年 陶板),这一个近似方形长方形泥板上画了一个边框,再扎上有百个孔,不规则,变形的洞,有的洞带着压进时的邹纹,如同乡村的鸡,踩过田螺打着孔的半干田泥面,这是艺术品?
真的让你惊掉了下巴……不过,放在书中照片,使我中了邪一样的,我真感到它有点美感……如果我们在海边小沙蟹在沙滩挖出无数小洞,我们隐约的感觉沙蟹的艺术品是有些美,但是,若是人们告诉我们,这是人类艺术家仿沙蟹的行为作品,人类当作艺术品,你心里一定难以接受……
这本书封面是《空间观念》1954年 蜡笔、画布,一张近似方形画布上,这外国人在画布上扎一批洞,在画布化若干道口子,就算着对几千年西方油画形式上根本的突破!这由平面变成了空间,因为画布表面弯曲了,这是西方人总是想打破常规,创造出自己与前辈不同的表达方式……
从技术手段上,与众不同,从而形成一门艺术祖师爷的位置——封达那先生在他设计的戒指和时装上,也如法炮制……想想我们很多女郎牛仔裤上破洞吧,封达那先生应当是这种时装艺术祖师爷……
封达那一些画如岩石上蘚苔斑迹的图案……非理性的图案……
封达那的艺术作品,认我个人感觉,是把大自然的一些常见的图案,也作为了审美对象……
“空间艺术”——这个词真的很响亮。其实,中国古人也玩一种空间艺术,假山浮石,浮石其实很丑陋,中国古人看到了其空间多变的美,中国人弄盆景,这是树枝构成的空间形状的美——洋人二十世纪才发现枝条的空间美感,用金属材料再现这样的美——但中国古人只是借自然所固有的形状,加上人工扭曲和重新组装,但是中国文人从来没有用粗体力劳动,重新制作人工化的艺术化产品……
“美”这种空间实与虚结合的产物,真是人类的不可思议的感觉……
卢西奥‧封达那帮我重新审视什么叫“美”……
吴砺
2019.9.25
附《空间主义大师——封达那》摘录:
“卢西奥,封达那(Lucio Fontana,1899 – 1968),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强有力的现代艺术流派——空间主义( Spazialismo)的创始者和倡导者。
封达那生于阿根廷圣达菲城,双亲均为意大利人,父亲是位雕塑家,1905年移居米兰。封达那儿童时代就住在米兰,在米兰的布雷拉艺术研究院跟随怀特(Wildt)学习雕塑。1930 年举行首次抽象雕塑个展,1934 年参加巴黎艺术■团体“创造一抽象”。翌年,先后在特里诺、米兰举办展览会,并从事陶瓷创作。1939年至1946辱回到阿根廷,1946 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表《白色宣言》(Manifiesto Blanco)。1947 年返意大利后,发表《空间主义宣言》,这是空间主义萌芽之始,从此封达那与空间主义就画上等号。1949年他创作首幅以“空间观念”为主题的作品。1951 年第九届米兰三年展的国际学术座谈会上,封达那发表《空间技艺宣言》,阐述空间派艺术的主张,他更吸收当时在米兰活跃的年轻画家,形成一个艺术运动,把50年代的意大利抽象艺术,导入不重材料而偏重观念性的方向。
在封达那发表的宣言中,强调在机械时代,人类应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热力。艺术创作在新时空中,应摆脱一切传统美学的观念,以自由的艺术为目标。一件艺术品的创作,应该是综合色、音、运动等心理与物理的要素。色是空间的要素,音是时间的要素,运动则在时间与空间之中展开,这一切就是创造四元新艺术的基本形式。
封达那在20世纪40至50年代,与建筑家巴德沙利共同研究素描建筑的空间观念问题,“白色宣言”的基础理论即为空间与时间合而为一的观念。他实验拓展材质,用金属片、玻璃,陶瓷碎片、木片等混合树脂造型特殊肌理,涂上高彩度颜色,并用霓虹灯作环境艺术,造成发光的视觉色体。而从1949年开始,封达那首创以手握),穿凿或割裂画布,在画布上留下干净利落的),痕,突破了绘画与雕塑的虚构空间,重新获得一个个真实的空间,展现新形式,又营造出神秘的气氛,使绘画的界限超越平面,达到空间的无限性,这是对一种未知空间的探索。这似乎预言了十多年后人类迈向太空梦想的实现。封达那血缘中属于拉丁民族的感性与理性,使他的艺术更富于哲理的直感。他所走的艺术之路非常具有开创性。是一位先知,发现了无限的空间宇宙。P000
“艺术是思想进化…,.借助戳洞与切割动势传达空间观念,超越自然的疆界。”又,“观念难以灭绝,它们在社会中萌生,直到艺术家和思想家来表现它们。”封达那在1946 年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表《白色宣言》 (Manifiesto Blanco)如是说。
20世纪意大利的空间派艺术家封达那,从传统雕塑入门,又学习过建筑,也接受正规美术学院教育,他游艺于欧洲意大利及南美阿根廷之间,和贾科梅第、亨利,摩尔、毕加素与杜尚属于同一世代的杰出艺术家。封达那是一位充满实验性探索的观念艺术家,也是意大利抽象雕塑的先锋,在绘画和多种媒材上也有划时代的创举,作品数量多,质量精,尤其发表了“白色宣言”理论以及多次的空间宣言,建构了终其一生贯彻实践的信念:“空间观念”。
1949 年,封达那以令人震惊的创作手法,首次戳穿画布,表现绘画三度空间并呈现微妙的光影变化,表面上这种疯狂激进的举动几乎是毁灭的行为,但是检视其时代背景,封达那的创作轨迹似乎有脉络可寻。这种突破需要绝大的勇气和强烈自我意识,并有深厚传统艺术素养,又敢于向传统宣战。他敏锐觉察时代脉动,并勇于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论,以艺术家感性的激情、诠释科学冲击人文的矛盾点和震动能量,结合科学带来的新手法,表现艺术思维和 视觉的扩张。
封达那的刺穿、割破、影像装置作品,在如今21世纪虽然已司空见惯,手法强烈甚于他的大有人在,但在上一个世纪,封达那却是首创先驱,需要前卫的眼光和行动力。尤其他结合了雕塑、绘画、陶塑、环境装置、行动艺术、公共艺术以及时尚设计…,做出有层层思维进阶、多样而统一、丰富而变化无穷的作品,真可谓是一位个性强烈、创作旺盛的重量级全方位艺术家。特别是他继承传统并转换到前卫,以及对其他当代及之后艺术的影响和启发,使我们实 人3在有必要更深一层去了解其人其艺的点点滴滴。P004”
吴砺
20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