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46、桐城剪纸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市区和平路金镂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青草镇江岭村、双港镇双铺初中 桐城剪纸艺术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纹案纷呈。在古老剪纸纹样基础上,大胆探索和构思想象,派生出人物素描剪纸、书法剪纸、多色剪纸等剪纸艺术门类。人物、动物、植物、历史、文化、事件均可入剪。桐城剪纸所用的主要器具是剪刀(或刻刀)、纸、宣纸等。剪纸艺人在创作时,心到意到,一剪定型。桐城剪纸目前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梦》、《艰苦奋斗》、《木兰从军》、《六尺巷》、《桐城好》系列、《严凤英》、《牛郎织女》、《紫来桥》、《孔城老街》、《静思》、《四季平安》、《相约在西湖》、《关公》、《素帕》、《和谐图》等等。
47、渔业习俗 拍摄时间:冬季开网 拍摄地点:金神镇、双港镇、嬉子湖镇 从明代开始,桐城船民以船为家,日守滩头,夜宿孤舟,俗有“行船跑马三分命”之说,渔民下河前,焚香纸祭河神,祈求顺水发财。金神等地兴抢河之俗,即对一些丰产水域,平时不准捕捞,每年议定日子,大家同时下网。 下河前,渔民首先焚香纸举行祭祀活动,祭祀的头一天剃好头,洗好澡,祭祀时向河神烧香跪拜。供品陈列有序,八仙桌陈列鸡、肉、鱼、蛋、豆腐、面六大盘,也有八盘、十盘的。另外还有水果、糕点等。 船上禁忌颇多,如主要物件,均以十二生肖代名;幔子叫老鼠,葫芦叫喉头,缆索叫狗脑,船头叫龙头,锚枕叫虎口,力索叫狗尾,舵牙叫牵牛,捶栓叫鸡冠,船头叫猪嘴。又如“帆”与“翻”谐音,为避讳而称“蓬”;若船上有“方”姓者,称其姓为“拐里弯”;“盛”亦音“沉”,故盛饭谓装饭,桅杆谐音“危”,故叫将军柱等。 渔户吃鱼,忌油煎火烤,通常不去鳞,不加油脂作料,与水同时下锅,俗称河水煮河鱼。
48、杨头狮灯会 拍摄时间:传统节日 拍摄地点:黄甲镇杨头村 杨头狮灯会是黄甲镇杨头村传承历史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这项民俗活动起源于明代,是村民们在忙完农事的腊月、正月期间,自发组织起来,自娱自乐,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的节庆活动。 腊月初,天气进入寒冷季节,在狮灯会召集人的组织下,灯会成员集中到村部,进行分工。扎狮子、扎灯火、排练、演练。至次年正月初三出灯,玩到正月十五结束。 杨头狮灯会分大场(也叫武场)和小场(又叫文场)。大场由一雌一雄两只“狮子”组成,配以大锣、大鼓,场面壮观、声响宏大。由于活动量大,耗用力气多,大场多由青壮年人组成。大场过后是小场,小场分“推车灯”“打莲枪”“挑花篮”三部分组成,由“丑角”和年轻美丽的小姑娘们组成。画面柔和,音乐优美,唱腔婉转动人。 杨头狮灯会组织严明,活动经费来源于村民筹款以及社会捐助。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20: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