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风百花开,又到人间采茶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茶的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很早就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近些年,茶叶作为乡村致富的产业,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每到春季,厂家和农户都在挖空心事的推销茶叶。
我是个俗人,一不会品茶,二不会赏莲。烟不论好坏,酒遑论贵贱,能凑合着对付就行。这不,又到了采茶季节,朋友左一个电话,右一个邀请,叫我无论如何买几斤茶,一问价格,说给我便宜点,每斤五百元。我一听就头皮子发麻,心想怎么这样贵?我只好说等到谷雨边再买,那时候茶叶估计要便宜一点。过了一周,朋友电话说约了一帮人到他家玩,一会车子到我家门口接我,我也只好去凑份热闹。
春天到处都是鲜嫩的绿叶,像女人的柳叶眉,舒张出清新的风韵,桃花杏花刚和春风道了别,梨花巧巧的和它们擦肩而过走进了春光。车子掠过沿途的风景,翻过了几座山峦,停在一处开阔地上,朋友的家到了。堂屋的桌子上放满了茶叶,赵钱孙李几位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拿起茶杯泡茶,那新茶在开水的冲泡下,在杯中打了个转,那一根一根绿叶竖立着缓慢地下沉,下面托着上面成一串,像松针,像碧玉簪。他们掀起杯盖,端到鼻尖下,仔细地嗅着,再慢慢地呷一口,露出陶醉的神情,我想,他们都是懂茶的。
我老家没有茶树,早些年更是没有条件品茶。大部分农家都买很少的茶叶,喝完了再买。反正隔不了半个月,那些卖茶人,担着个担子,挨门走户地叫卖。初夏和仲夏的时候,农家买茶的较多,夏茶便宜。农忙季节,水瓶里都是空的,偶尔家里来了客人,就匆忙用做饭炒菜的铁锅烧开水,泡出来的茶自然有股油烟味或者锅巴微微的焦糊味,没有人讲究这些,只要解渴就行。何况夏天用葫芦瓢在水缸里舀起凉水喝是常事。我喝过几回夏茶,那是夏季农忙的时候,早上出门时,抓一把茶叶,茶叶上还掺杂着小茶树果子,无暇顾及这些,茶叶连同茶树果一起放进大磁缸里,放在锅灶中,用没有熄灭的灰烬围好磁缸。等到中午收工回家,磁缸里的茶已经微温,茶水呈现出赭红色,自有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喝在口中,有种厚厚的、黏黏的软糯感。喝这样的茶,才是享受!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趁着朋友在看茶品茶的空档,我走到了不远处的茶园,看茶农摘茶,他们两只手,像穿花蝴蝶,不一会就采摘半框。他们把新摘下来没有加工的茶叶,叫做茶草或者活草。摘茶要请很多人,工资一天一百二十元,还要管饭。茶草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几个程序,才能制作成茶,看来很麻烦的,难怪茶这么贵。
茶园里偶尔还能看到茶树花,茶树花不是茶花,不过也很美。采茶人告诉我,茶树十一月到十二月开花最多,春天的花是少数花芽发育迟缓才迟开。茶树花白白的,如白蔷薇,这些花吸收养分影响茶叶生长,所以茶农都早早地剪除了。
吃罢饭,朋友们都选好了茶叶,每人都买了三五斤。我图方便,直接拿了两斤包装好的茶叶,因为包装盒是买来的,每斤贵三十元。包装盒子都是铁皮做的,茶叶都是密封好的,回家直接放在冰箱里,保管起来方便,免得再“打火”。
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情也逐渐趋于淡泊,口味也清淡了很多,不知不觉中,对茶也有了喜好,我还买个了冰箱,专门用作放茶叶之用。每次泡一杯清茶,那氤氲的茶香,让心境也澄明起来。静静地坐着,翻几页书,呷一口茶,颇有点优哉游哉的味道。
讲究的人都是品茶,品茶不仅需要对茶叶质量的了解,更多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对人生的感悟,悠闲中充满了对未来的遐思。
我自小受环境影响,不会品茶,只会喝茶,不论春夏秋冬,泡一杯茶,更喜欢等茶微凉后再喝,渴了大口饮,闲时小口呷,虽没有一点斯文模样,但我总是怎么方便,怎么舒适就怎么来,日常生活,我做事喜欢简单,为人处世也简单,不想把什么都想得复杂。喝茶本就要清心寡欲,才能达到较高境界,我这样的性情不知是否正好暗合茶道?
除了送人的茶,我自己喝的都是春夏之交时才买,我感觉这时的茶才有口劲,有点微微的苦涩味,回味绵长。这有点像人生,有一段拼搏的阅历和故事,才值得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