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号,桐城市作家协会志愿者第二次赶赴灾区进行走访慰问。 早上八点,参加走访慰问的队员们相继到达指定集合地点——市开发区往金神方向的路口。在桐城作协主席江觉迟女士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二人,便前往金神镇塘桥村受灾群众安置点。 在村部广场挥汗如雨 上午九时许,我们到了塘桥村部。大家忙着把车上带来的慰问品卸下,搬运至村部广场。这次采购的慰问有麻油,奶粉、阿胶蜜枣等营养品,也有苹果桃子等新鲜水果,还有饼干、绿豆糕、饮料等,还准备了蚊香、肥皂、风油精等生活用品。这次采购的慰问品种类多、数量大,我们在分的时候头都有点晕了。其实,在三天前,作协主席江觉迟女士就对金神塘桥的灾民进行了电话走访,得知安置点的灾民主要是些老年人,再与这些老年人一一沟通,询问他们的需要,并一一记录,开出了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然后和作协副主席章阳去超市精挑细选了这些慰问品。 正值农历6月12日,三伏的中伏。蓝天如洗,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但是志愿者们的热情更高。赤日炎炎之下,志愿者们忙着拆封、分装、装袋、整理。他们的脸被烈日炙烤得红通通的,豆大的汗珠滴落,他们的头发已被汗水濡湿。每袋几十样慰问品分起来有点麻烦,但没有一个人烦躁、抱怨。大家低着头弯着腰拆封,分配,装袋,又认真细致地检查,他们的后背早己湿透,可他们丝毫没有马虎大意。志愿者们带给灾区人民的这一份份礼品啊,凝聚着我们桐城作协会员对灾区人民的无限深情。
在灾民安置点与老人手拉手
安置点设在塘桥小学。与塘桥村部仅一墙之隔。这里环境整洁,校舍宽敞明亮。住在这里的大爷大妈们站在门口,笑盈盈地迎着我们,他们年纪大的将近八十了,年纪小一点的也有七十了。 之前,我们看到志愿者拍摄的一段视频:一位大爷和大妈坐在小船上不舍得离开,流着泪频频回头,这段视频让所有见到的人为之心酸。现在,看着他们慈祥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我们知道他们在安置点过得还不错,志愿者们的心里也稍稍宽慰。 志愿者们与大爷大妈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家里的受灾情况和安置点里的生活情况。 一位72岁老人告诉我们,在安置点吃得很好,早上有稀饭和早点,中午和晚上轮流做饭,爱吃什么做什么。菜、米、油都是政府送来,比我们自己在家吃得还好呢。 一位方姓老人告诉志愿者们,住得也习惯。床是上下铺,下面睡人,上面放东西。屋里有电扇,安装了纱门、纱窗,没有蚊虫。大家可以拉拉家常,比住在家里还要热闹。另外几个老人你一句我一句,有说有笑的,我们听了也非常高兴, 志愿者留下慰问品,拉着老人的手叮嘱他们保重身体。我们离开时,他们频频挥手。
在田间地头被七旬老者感动
离开安置点,我们深入村庄走访。志愿者实地察看农田受淹情况。这里一部分农田洪水已退,一部分仍泡在水中。通往村庄的水泥路面干干净净,洪水退后的淤泥、枯叶、渣滓早已被清理干净。 水泥路的西边稻田地势稍低,被水浸泡时间过长,禾苗已经枯了。有一大片玉米早已茎枯叶焦,很多倒伏在泥水里。走近,我们发现有一位老人戴着草帽,踩着没过小腿的淤泥,费力地采摘枯萎的玉米杆上残存的玉米棒。这些应该是撤离时没来得及摘下的。这位老人姓方,79岁了,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汗水从敞开的胸前往下淌。这么热的天,老人还在劳作,志愿者将老人拉上田埂,帮他捡拾了两筐玉米。他拒绝我们帮他挑的请求。他说:“在安置点有吃、有喝、有玩,我这身体还行,腰不弯,背不驼,眼不花。我要回来做做事。”志愿者们看他挑着担子,稳稳当当地走在乡间平坦的水泥路上,满心感动,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这些勤劳朴实的农民。相信一切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在方大屋走访
志愿者来到该村方大屋。很多人家都是二层小楼,外墙被洪水淹过的痕迹还很明显。现在门前屋后尽是淤泥。从开着的窗户里看到,有些家电家具都在二楼,一楼房间是空的,里还有些积水。洪书记介绍说,下一步要组织清淤,消毒,受损的房屋要检测安全之后才能让安置点的群众回家。 在一户人家门口我们遇到一位大爷。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他和老伴都被安排在安置点。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是在安置点闲着也不习惯,我们也要自力更生,也不能都指望政府。现在天晴了我们把家里打扫打扫、整理整理,给鸡鸭鹅喂点食。 在他身后,重新搭好的鸡棚里,一大群鸡正在张望、觅食。几只鸭子也在悠闲地漫步。两只大白鹅伸长脖子一声不吭,静静地看着志愿者。被洪水冲坏的篱笆上爬满了丝瓜藤,几朵金黄的小花随风摇曳,几条碧绿的丝瓜从茂密的叶子中垂下来。篱笆边上,因洪水淹没不而有些歪斜的辣椒,虽很粗壮的茎杆上还挂着些辣椒,有青有红,像一只只闪光的小灯笼。还有紫茄子、白茄子虽然纤细,也在阳光下俏生生的亮着。 江觉迟主席关切地对老人说:“您老人家有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在的家里还潮湿,会影响手脚关节的,要是生了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有志愿者说:“大水漫灌时,粪便垃圾等污染了我们的家园,留下很多细菌,一定要听村干部的话,消毒之后再回来。”老人笑着连连点头:“我们不急,现在水是退了,但他们都让我安心多住几天,等房子里清理好、检查过,再带我们回家。” 回程路上遇到另一位方姓老人,他今年已经72岁了。他说他一生经历过多次水灾逃难。解放前遇上这样的大灾,肯定是去要饭了。现在吃、喝、住、用都不用发愁,政府都安排好了。”这位经历过风雨的老人不住地感慨!
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让我们目睹了大自然的残酷无情,也让我们目睹了我们中国的力量和人民顽强向上的精神。灾难不能压垮我们,经历过灾难的我们更加坚强。我们也见证了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情。可爱的他,可爱的她,可爱的他们,奉献出自己的微光,照亮了这个世界。
作者简介:魏海霞 桐城教师,安庆市作协会员,在《池州日报》、《黄山日报》、《城乡文化》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散文和小小说。 电话:17755659587 微信:17755659587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第八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