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风醉 于 2021-6-18 22:06 编辑
站在我的家乡青城村,能看到两座山,一座是西边的大别山,距青城村约45公里,一座就是桐城双港镇东南隅的大横山,距我们村只有7.5公里左右。大横山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它,是我看过大横山无数次日出,听过关于大横山很多传奇故事,我青少年在家乡读书和耕作的时候,大横山的山峰每时每刻都印入我的眼帘。陌生的原因,在此之前,我只去过大横山一次,那还是1976年我刚上天城中学读书的时候,我随着几位同学爬上了大横山,那时候,感觉大横山很大很高。我登上山顶的时候,看到山脚下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小,这就是我第一次登上大横山的感受。实际上大横山海拔只有152.3米,算做很小的山脉了。
大横山是座突兀的山,山的正面朝西是千顷良田,背面是大大小小的湖泊紧连着长江,挡住了长江水的倒倾,也是桐城到安庆的东大路。或许是大横山的突兀,才有了关于大横山来历的传说。据说,秦始皇征集几十万民夫修筑长城,个个肩挑背扛,累得连路都走不动,人人叫苦连天。此事被观音菩萨知道后,在每个民夫的箩筐下系上一根红丝线,这样,这些民夫挑起担子顿时轻松了许多,个个健步如飞。秦始皇得知后,一心想收集红丝线。此时大江两岸大雨连天,长江水位猛长,已经冲破了枞阳口,漫过了菜子湖,毁坏了很多良田。秦始皇赶紧命大臣收齐了红丝线,做成了一条鞭子,选了一座山,连抽三鞭,想把大山赶到枞阳口,堵住长江水。观音菩萨得知后,大吃一惊,枞阳口要是被堵住,无法泄洪,那桐城一带必成一片汪洋。秦始皇一鞭之下,大山突然飞了起来,向前方轰然而去,他连抽三鞭,大横山就落了现在这个地方。观音菩萨匆忙运用法术,用平常的鞭子悄悄地换掉了神鞭。待秦始皇再次抽赶大山时,大横却丝纹不动,落地生根了。 至今,那山上还留下了三条鞭印。
2021年夏,我到双港山明村游玩,看到一座小山,原以为是小横山,几经询问,得知此处就是大横山,我感到很惊讶,走到大横山附近反而不认识它了。大横山难道就这样矮小?感觉没有我青少年时看到的大横山宏伟高大。同行的几位文友,老家原本就是这里人,他们都和我有相同的感觉,认为没有小时候看到的山高大,现在好像矮了很多。我心中讶然。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是从方位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们思维的局限性。我想,时间多多少少也同样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或许是我们的心境变了,眼光也变了。也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更容易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吧。
我们一行人,乘兴爬上了大横山,登高望远,杨新公路像一条蜿蜒起伏的银练,落在了山水田园中间,远处的湖泊朦朦胧胧,山上枝繁叶茂。山的东南处,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上书“抗日英烈永垂不朽”8个大字,纪念那些为了名族独立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期间,仅有史可查的大小战斗就达7次之多,狠狠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大横山,也是一座英雄的山。此次大横山之行,让我对大横山有更深刻和准确的认知,由此也感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奇妙,感叹认识事物的本质才是关键。
下得山来,遇到一农妇,正在田间侍弄着蔬菜,路旁种上了一排排蜀葵和雏菊,蜀葵绽放着朵朵红艳,雏菊开着淡黄的花朵。农妇告诉我们,她喜欢在田边种上花,一边劳动,一边还可以欣赏花朵。我很赞成她的做法,是啊,谁不爱美呢?
大横山云淡风轻,花香袭人,处处都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我们坐在山明村瀚琳别院农家乐露天大棚中,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欣赏着大横山远近迷人的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