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18|回复: 28

[摄影培训] 桐城市第二届摄影培训班作业品读。评论人:国家一级摄影师:何传真老师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7 14: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传真简历

  何传真,网名:瑙河。男,汉族,1941年11月生,安徽省桐城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士、国家一级摄影师。
  代表作《神圣的手》先后获《中国青年报》“八十年代年青人”优秀作品奖(1982)、香港《摄影画报》金牌奖(1982)、澳门第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银禧杯奖(1982)、香港中华摄影学会第二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铜像奖(1982); 先后入选第四届全国人像艺术展(1983)、上海第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1986)、《中国摄影五十年》大型摄影艺术展(1999); 先后收入《中国摄影艺术40年》大型画册(1989)、《中国人像摄影优秀作品选》大型画册(1995)、《中国摄影作品精选》大型画册(2000)。
  出版发行:画册《何传真摄影艺术》(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画册《大山风骨》(辽宁美术出版社--1993)、专著《黑白摄影冲洗工艺》(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专著《黑白摄影制作技艺》(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专著《摄影技艺40例》(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何传真被《大众摄影》杂志选调晋京参加优秀中青年摄影家联展。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在纪念成立50周年之际,其作品《神圣的手》被作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摄影艺术的代表性经典力作重新推出。
  何传真的后期作品更为成熟,意境宏厚,构图严谨,光影生动,诗情画意,无可置疑的摄影元素的真实性和精确性又是绘画不可企及。

永恒的艺术魅力

齐太平

  何传真早年用初级低档相机和自己改装的镜头拍摄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散见于国内各专业报刊和摄影艺术展览,备受世人瞩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大众摄影》杂志选调晋京参加优秀中青年摄影家联展。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在纪念成立50周年之际,其作品《神圣的手》被作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摄影艺术的代表性经典力作重新推出。何传真的后期作品更为成熟,意境宏厚,构图严谨,光影生动,诗情画意,无可置疑的摄影元素的真实性和精确性又是绘画不可企及。其摄影作品为中国摄影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了典型的范本和例证。
  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舶来品,技术品性本来是第一位的。何传真把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和摄影技术相结合,变技术为表达思想文化和审美感悟的工具和手段,创造了一种具有当代文人情怀的创意摄影作品。如那些表现风光、花卉、动物、人物、社会生活的照片,都不是客观自然美和情态美的直接翻版,而是融注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新的形式和意境体现自己的主观意识。在中国摄影艺术多元发展的格局中,创意作品最具历史文化渊源,最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欣赏习惯。
  为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何传真在摄影创作中是不老实、不择手段的。《修鞋工》中老鞋匠手中缝鞋的线绳的效果谁也不知是怎么弄出来的,《跳板上的千斤》采用超常规的拍摄角度产生的夸张变形带来的很大的视觉冲击力,《北海奇峰》用不同时空的影像元素组织成新的时空情境,《荷》利用现代电脑技术把影像转换成具有工笔细描韵味的国画效果。那些精心布局的珍珠鸟、苍鹰、鸡雏、仙鹤、老虎等动物照片,整个画面形象都是把拆散的形象“零部件”重新组合安装起来的,尽管情节和情境是虚构的,形象却给人以逼真的感受。艺无定法,何传真所探索出来的摄影创新之路,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没有理论和艺术见解的摄影家是不可能成为大家的。何传真不仅在摄影创作实践中取得了成就,还曾经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近年来又研究出版摄影影像新的载体。何传真的艺术生命之花永远绽放不败。

                                                                      齐太平  摄影理论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摄影师



更多了解何老师的作品请访问何传真大师的博客:
http://naohe1111.blog.sohu.com/

黄山.jpg
何传真作品



楼主新帖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摄影家协会要求,对“市第二届摄影培训班”学员的摄影作业予以品读。仅供参考!

第二届摄影培训班学员的素质颇高,在学习、实践“画面的布局”等摄影基础知识方面,成绩显著。

画面布局是构思,组织,安排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空白各个成分的相互关系,以便组成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画面。

在摄影艺术中,画面布局决定着主题的实现,也是摄影作品成败的关键。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常被人们称为“神形兼备”。“神”是指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形”是表现形式,也就是画面的布局。只有美的外形,没有深刻的内涵(主题),作品只能是“有形无神”;如果只有好的主题,但画面布局混乱,无法表现主题,这样的作品只能称为“有神无形”。因此,神与形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主题与画面布局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这也是摄影画面布局的基本要求。

先后收到摄影培训班学员近600余幅摄影作业(尚有少数学员未送交摄影作业),我认真地筛选了近50幅,根据“画面的布局”要求,在不变更原画面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情况下,给以修改。

现陆续上传,借以共同重温“画面的布局”等摄影基础知识: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趣味中心

一幅好的作品,画面中总会有一个地方给人的印象最深刻,最令人感兴趣,这个地方叫“趣味中心”。拍摄时,利用构图、用光、色彩、影调等一切造型手段,使画面的趣味中心鲜明突出,给观赏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摄影创作时,每一幅作品都要有一个清醒的构思,明确这幅作品中应该着重表现什么,然后,通过构图、用光、影调、色彩等一切造型手段,突出画面中的主要被摄对象。这个主要被摄对象,是构成这幅画面的中心,我们把它叫做“被摄主体”;从观赏作品的角度来说,它是观赏者的“趣味中心”。
趣味中心是画面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画面最精彩的地方。它起着把画面其他部分贯穿起来,构成一个艺术整体的作用。趣味中心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线、点,可以是色彩。
趣味中心的建立,主要是通过构图来获得,在不脱离主体、陪体、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构图的基本技巧使其成为最吸引人视线的注意中心。
在构图时,要时刻记住所要表现的被摄对象,在画面中尽量把它处理得醒目完美,成为画面中最突出的部分,其他部分则作为它的补充或呼应,处在次要的位置,而不至于使画面零乱或主次不分。
现实生活绚丽多彩,处处都有生动有趣的题材,但现实生活毕竟不等于具有艺术价值的画面,它需要通过精心设计,通过艺术的选择与加工,才能让杂乱纷呈的生活按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在画面上。这不仅要求在构图时使画面简洁、明快,形成一个明确的结构中心和突出的主体,还要使这个主题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心寻味。
为什么有的优秀摄影作品令人终于难忘,那就是因为它表现的内容引起了我们感情上的共鸣。而有的作品,由于没有生动明确的主体和表现力,看后有如过眼烟云,很快就淡忘了,更谈不上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趣味中心在画面中应该占多大的位置呢?这并没有什么规定。不能以占画面比例的大小来确定趣味中心的是与否,而应该根据它对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所起的作用的大小来确定。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人们通过对趣味中心的观察、思索,能够很容易地看出整个画面要表现什么,能够理解其内容并产生无穷的回味和联想,从而受到启发、教育和感染。

图 片 1-赵清 DSC_0093
图 片 2-书叶 DSC00208
图 片 3-余熙光 IMG_09570000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次呼应

主体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是控制全局的焦点;陪体是陪衬、渲染、突出主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对象。主体和陪体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一呼一应。

在大自然中,在社会生活里,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人们对这丰富的内容有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有重点和非重点、主要和次要之分,有关键的部分和非关键的部分,有引人注目的地方和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这一切反映在摄影作品中就形成主体和次体。
主体是摄影画面构成的主要部分,在画面中起着核心、支配作用,是内容的重要载体。没有主体,就没有重点,就没有明确的表现对象。摄影的全部过程就是充分围绕主体,表现主体,从而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
主体,通常在画面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摄影者通常通过一切手法加以突出与强化。
次体也叫陪体,是主体的陪衬物,起着陪衬主体、烘托主体、帮助揭示思想内容的作用,与主体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画面密不可分的部分。在一定意义上,没有次体就没有主体。次体一是帮助主体表达思想感情;二是帮助画面构成,起着均衡画面、美化画面、渲染画面气氛的作用。
主体和次体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一呼一应。主体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次体不能喧宾夺主。
但是,也有一些画面的构成,主次不分,繁杂堆砌,看上去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然而细细品味欣赏,这些照片却表达了一种繁华、热闹的场面或反映某种社会现象。

图 片 1 38度5 10043000204629
图 片 2 38度5 10043013002467
图 片 3 胡成来 1 (182)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景的利用

无论以风光、人物为主的大场面,还是有情节、有动作、有人物活动的小场面,其中大多数的画面具有前景。前景作为主体周围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人的眼帘,给人以画面感觉的第一印象。

在拍摄时,位于所要表现的被摄主体前面的物体称之为前景。前景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前景在画面中的位置无一定之规,应根据摄影构图的需要而设定。既可以将前景安排在画面的上方,也可以安排在画面的左侧;还可以安排在画面四角的某一角或者某两三个角上;甚至可以安排在画面的四周,形成框式前景。
前景选择的好坏,以及前景本身的影调、形状、内容,对于主体的表现有着极大的影响。前景利用得好,能起到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效果;反之,不恰当地运用前景,会分散主体的吸引力,甚至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影响。所以,应该根据画面内容和表现意图的需要去选择前景,也不是所有的画面都需要前景。
一般来说,前景的影调宜深不宜淡,形状宜简不宜繁。因为前景本身位于观赏者的最前面,一旦过于浅淡或花哨,就会抢眼,影响画面趣味中心的突出。
前景利用得好,能起到“路标”的作用,可以引导观赏者的视线迅速进入画面的趣味中心。
总之,根据摄影构图的需要,很好地利用前景,不仅可以形象地说明主体所处的环境,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而且还能渲染画面的气氛,起装饰和均衡画面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烘托主体,有利于主题思想的表现,增强摄影画面的感染

图 片 1-沧海 照片 024
图 片 2-光方 DSC_0964
图 片 3-赵清 P1010332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椰子 于 2010-10-22 23:44 编辑

背景的处理

背景在画面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与低估,它在内容上表现为点明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地理位置和时代气息;在表现形式上为利用色彩和空间来衬托主体展现环境,积极发挥线条结构的影响。

摄影画面中被摄主体背后的一切景物都可以称为背景。从画面景次来看,背景是画面中最后一部分。
背景处理得好,对摄影画面可以起到烘托主体、增强透视效果,表现主体所处的环境特点,以及帮助主体揭示和阐明主题思想的作用。
背景的处理要注意利用色调对比、光线明暗、焦点运用等手段来突出主体,此其一;在处理背景时,注意主体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主体处在明暗对比强烈的背景上,让主体“脱离”背景,不要产生“贴在”背景上的效果,此其二;三是背景力求简洁,让人一眼即可看出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突出和显示主体在画面中的优势,帮助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在摄影创作中,常常遇到这三种类型的背景:第一,积极作用的背景。这种背景能够使主体突出,并帮助主体去揭示摄影画面的主题思想内容,对于这类背景要利用摄影造型的一切手段将其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上。第二、第三种背景应想方设法将其排除在画面之外。其处理办法有:一是改变拍摄角度,将那些关系不大,特别是破坏性的背景排除在画面之外;二是利用明暗影调,突出主体,将那些可有可无的背景处理在深暗影调之中;三是使用大光圈或长焦镜头让背景虚化。

图 片 1-小蛇 专注1
图 片 2-胡成来1 (260)
图 片 3-沧海 龙眠河 151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画面的透视规律

对透视规律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是画面展现空间的关键。摄影者就是借助于透视规律——线条透视和影调透视来完成现实景物再现于画面任务的。

画面的透视规律主要是靠线条和影调而形成。
线条透视又称形体透视。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对身边景物日复一日的反复观察,便产生了一个规律,即只要看一眼那些常见物体的大小情况,便可得知其相距的大致远近情况。物体距离人的远近不同,人感觉它的大小也就不同,距离近的感觉大,距离远的感觉小,越远越小,最后小得成为一个点,消失在地平线上。
根据这个规律,摄影者利用镜头的性能、光线的作用、角度的变化等对线条透视效果的影响,并设法加强它、突出它,使观众能在画面上强烈地感受空间。
影调透视又称空气透视。现实生活中,人的眼睛观察景物还有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由于景物距离人的远近不同,色调的深浅也就不同,近的物体色调深浓,远的物体色调浅淡,越远越淡,最远处与天空融成一片。对彩色物体来说,近处色调鲜明、饱和,远处的色调则不鲜明、不饱和,像蒙上一层淡淡的蓝色,越远越发蓝,最远处与天一色,几乎感觉不到色彩。
另外,远近不同的景物明暗反差也不同,近处的物体明暗反差明显,轮廓线条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明暗反差减少,越远反差越小,轮廓清晰度越弱。
摄影者利用镜头、胶片本身具有这种分辨、再现的能力,运用摄影手段,将这种空气透视效果明显地强调出来,用以表现空间。

图 片 1-桐溪居 1
图 片 2-桐溪居 10
图 片 3-郑锦 DSCN6977
图 片 4-赵清 DSC_0063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

在拍摄取景时,地平线位置的高低和地平线是否呈水平等,会直接影响构图的基本形成和画面的均衡、稳定。

在拍摄自然风光时,常常看到地面和天空的交界处或水面与天空的接壤处,会有一条平直的或基本平直的线条,这就是地平线。
地平线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会明显地影响构图的基本形式。
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随着拍摄角度变化而不同。俯拍时,地平线位置较高,景物在画面上所占的面积较大,前后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天空只占一小部分。平拍时,地平线位置往往在画面上间。仰拍时,地平线位置较低,天空将占画面的大部分。地平线低的画面,易取得空间辽阔、主体高大的效果。
在构图时,作为一般的规律,地平线在画面中不应该居中,因为无论是横幅构图或竖幅构图,如果地平线在画面中央,就很容易在视觉上把一幅完整的画面割裂为上、下两个部分,破坏构图的完整性,并使画面过于呆板。
在拍摄风光画面时,一般都是地面景物占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一,天空占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但这不是绝对的,有的为了突出天空,地面只占四分之一或者更少。不能把起伏的山峦或弯曲的堤岸误认为是地平线,以免产生失去重心而导致垂直景物影像倾斜的现象。
地平线在画面中要平,如不平则物体显得倾斜、不稳定。
地平线在画面中有的明显,如地面、水面等;有的不明显,如人物活动等。但实际上每一幅画面都有地平线的存在。

图 片 1-刘光年 IMG_0255
图 片 2-郑锦 DSCN7029
图 片 3-书叶 DSC00353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228

主题

1436

回帖

5330

积分

摄影之友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摄影之友版主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称式与非对称式的均衡

画画均衡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画面构图所具有的那种稳定、完整、和谐的感觉。画面均衡既来自画形象(不同的景别、影调色彩及动静状态)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来自客体刺激及主观感受,这是人们审美的基本要求。

均衡是人们一种心理要求,均衡形式能给人以稳定、和谐、完整、安全的感觉。因此,摄影作品能否能人以美的视觉感受,画面的均衡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被摄对象,本身具有左右对称的造型特征,如果从正面角度去拍摄,很容易得到具有对称特点的构图效果。这种构图,由于左右两侧的被摄对象均等,形象的大小一样,很容易使画面均衡。对称式的均衡构图,经常给人的感觉是严肃、整齐、一丝不苟。因此,用来表现某种强调庄严、神圣、需要装饰、注意形式的主题,常常显得较为合适。但由于对称构图一般较平衡,缺乏让人惊讶的成分,所以要让画面动人,这就需要在选题上下功夫,使被摄主体本身具有较强烈的吸引力,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也有一些被摄对象,本身并不具有对称的特征,或者说,被摄主体在构图上偏向画面一侧。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画面中被摄对象之间的相互呼应等一些手段,使构图产生均衡的效果,这种构图属非对称式的均衡。
非对称式均衡较对称式均衡更普遍地应用于摄影实践之中。因为非对称式均衡会给构图带来多样性的变化,使摄影画面更为生动活泼。
本不对称的不同物体之所以能在画面上形成均衡的效果,是因为均衡通常是通过视觉“重量”均等建立起来的。而视觉“重量”则不单来自物体的大小,强烈突出的色彩、鲜明别致的纹理、奇形怪状外形以及画面中光线与阴影的比例及分布等诸多因素,都会使两边的“重量”加重或减轻。正因如此,摄影者便可以利用色彩、形状与纹理、光线与阴影以及杠杆原理让画面中被摄对象之间相互呼应,使构图产生均衡效果。

图 片 1-小蛇 大胜集团印象之喜窗口
图 片 2-周乐 文庙5
图 片 3-胡浩坤 龙眠河-1
图 片 4-38度5 10043013013463






变焦基本靠走 对焦基本靠手 测光基本靠瞅 虚化基本靠抖 除尘基本靠口 防抖基本靠肘 镜头基本很狗 好片基本没有

36

主题

2091

回帖

3530

积分

桐网举人

http://image163.poco.cn/mypoco

Rank: 4

积分
3530

自我鼓励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7 16: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照片照的不错 有用 收藏了 !多谢楼主的提供!
[flash]http://image163.poco.cn/mypoco/myphoto/20100817/16/556180682010081716391904_640.jpg[/flas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