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1|回复: 0

[散文] 《不朽的小提琴家》(一)

[复制链接]

6357

主题

157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6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2-2-10 15: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朽的小提琴家》(一)


翻阅《不朽的小提琴家》/(英)坎贝尔著;张世祥,陈珂瑾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019.7重印)(不朽名家系列)。

这本正文有513页的中译本,我是满怀期待和热情地全文读到250页左右,似乎是在一个墙上满是抽屉的屋子,不断拉开这些抽屉,不时地发现描写小提琴演奏家和艺术的文字的宝石。

只是书读了一半,到了海菲茨之后的部分,我的热情突然消失了。于是釆用跳跃阅读,仅用两个小时左右就翻完了另一半。

真的,将500页中译本全文阅读,真的是一种奢侈。

我看过BBC纪录片《小提琴艺术》,那一个半小时左右纪录片对小提琴当代的大师亦是介绍一遍。

不过,这本书出发点不同,则是更全面地介绍了小提琴诞生和演变过程,更多的是有趣的人的传奇和故事。我更多的是想要看看,历史上的评论家评价历史上不同的风格的小提琴演奏家们的文字表达方式和措词。

这样一本书,浓缩了那么多人的人生经历。我觉得这本书对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和海菲茨写得最用力。

这本书的印刷和版面十分从容优雅。下次出书,我真的想借用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风格。

小提琴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乐器。我家小子在小学和中学练过钢琴和小提琴,分别通过了业余十级和七级考试。我印象中,这小提琴是十分难掌握的乐器。

这乐器真的不同的人演奏,同一个名曲。听起感觉音乐的感觉差别真的很大。

这是一种需要注入演奏者自己灵魂的乐器。

正如这本书引言中引用鲁杰罗·里奇的评论:

“小提琴恐怕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最令人头痛的东西,她是个既美丽又变化莫测的艺术品,她要求我们不断地关注而又永远不可能让我们完全掌握。我们必须要适应她的不同个性,而且希望她能对我们的特点做出亲切的反应。雅沙,海菲茨曾对我说:’你对她好,她也会对你好。’”。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读了这本书后,是不是记得几个描写小提琴演奏的单词。但是,我一定记住部分小提琴大师们的人生故事。我对人的故事总是更有印象。

先从这本书摘几个片断:

“关于发音的问题,他们在当时所写的一段话,即使是今天读起来也是那样中肯:’有志学习小提琴的人,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敏感性,他们应当力图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把声音拉出来,因为灵魂才是声音的发源地。’后来这本教程发展成为《小提琴的艺术》(1834 年),并且成为巴黎音乐学院最兴盛时代的标准学习内容。”P037

“每次谈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时,丹钦科的回答总是很明确:

小提琴是一件设计得非常不自然也是让人感到很笨拙的乐器。如果你让一个没有演奏过小提琴的人托着提琴十到十五分钟,他一定会疼得大叫。所以我们怎样能让人以轻松简单的方法学会这件乐器呢?……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我让我的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节学习小提琴的方法。”②p374

“伟大的小提琴家是至高无上的浪漫主义者,而我们是通过他们的直接交流天赋来体验这种浪漫,并将继续作为一种不朽的超越力量体验音乐的影响。”P513


吴砺

2022.2.9

附一:Margaret Campbell

玛格丽特‘坎贝尔‧玛格丽特。坎贝尔家族世代活跃在新闻界及音乐界。她出生于伦敦,以摄影师及记者的身份任职于多家报纸杂志。著有《不朽的小提琴家》《不朽的大提琴家》等多本著作。

附二《不朽的小提琴家》摘录:

序  言

小提琴恐怕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最令人头痛的东西,她是个既美丽又变化莫测的艺术品,她要求我们不断地关注而又永远不可能让我们完全掌握。我们必须要适应她的不同个性,而且希望她能对我们的特点做出亲切的反应。雅沙,海菲茨曾对我说:“你对她好,她也会对你好。”

即使是对那些伟大的演奏家来讲问题也不少。演奏家要练习那么多小时的琴,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曾说过:“我总是在腮托上睡着了。”西盖蒂问我:“当你向下换把位时,你怎么能不让琴从你的下巴之下滑走?”我们大家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正在进行着完美的演奏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出现某些东西,从而破坏了整场演出。克菜斯勒提醒我说:“你芣要注意我的指法,我从来都拉不好第一把位。”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练习小提琴呢?如果我们的演奏能够感动人们的内心,或者是令人流泪,那么我所花无数的时间练习双泛音,或是练习左手拨弦时甚至练到手指起泡,这些都是值得的,我们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和我们的祖先那种干枯的声音、不好的换把以及某些怪癖相比较,我们现代小提琴家的声音要甜美得多,感情也丰富得多。每一位小提琴演奏者都认为自已是最伟大的。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就忘记他(e。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伊萨依、克菜斯勒、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都是伟大的,但又都是不一样的。然而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每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又都在他们的演奏中体现了前人的影响。这种有选择的继承,再十分细致地融合了他们自己的特点,就成了后人继承的遗产。

吉卜赛的小提琴家、演奏爵士乐的小提琴家和音乐学院的教授们,都是小提琴家族中的成员。玛格丽特·坎贝尔的这本著作,将向我们讲述这个家族是怎样有趣地成长起来的。

鲁杰罗·里奇P000

弓J子  小提琴的流派与发展

小提琴本身的历史一直跟民间传说有关,它到底是怎样起源的一直无法为现代人所知。最早。最原始的弓弦乐器是从中东和阿拉伯传进来的。这种形状似梨,装有三根弦的中世纪的雷贝克( rebec)似乎最可能是小提琴的直接祖先。它是在九世纪阿拉伯人入侵时被带来的。从这件乐器产生出一种名叫“kit”或者“舞蹈家的民间提琴”的乐器,一直被沿用到十八世纪末。在法国,人们将这种乐器称为“pochette”,因为通常这种乐器总是放在舞蹈家所穿的燕尾服的口袋里。

中世纪的时候还有一种名叫“fidel”的乐器,也被称为“fidula”“vyrhule”等许多发音相近的名字。这种像雷贝克一样装有三根琴弦的乐器,是用“fydelstyk”来演奏的,这说明它是用弓演奏,而非拨弦乐器。由于它是由那些“靠演奏它来谋生的人所演奏的”①,也就是说在一些舞蹈、宴会或其他一些社会活动的场合中演奏,因而不太受人们尊重。

在文艺复兴时期,曾有一种流传时间不长、直接从中世纪的乐器发展出来的名叫“lira da braccio”(手臂里拉琴)的乐器,它是一种形似小提琴但装有七根琴弦的弓弦乐器。演奏时靠在肩上,用上臂托着演奏。这种乐器与维奥尔琴不同,维奥尔琴是竖着放在两腿之间演奏的。

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开始在中世纪的一种三根弦的弓弦乐器上增加了第四根弦,而且它的定弦就是现在小提琴的五度定弦,可以说这时小提琴才正式出现了。

加斯帕罗。达。萨洛,原名贝尔托罗蒂,达·萨洛是根据他位于加尔答湖畔的出生地所取的名字。他居住在意大利北部的布雷西亚,是我们所知道的小提琴制作历史中第一位制琴师。由这位布雷西亚人制作的早期乐器大都比较牢固,体积大,工艺较粗糙,但却有着非常强劲有力的声音。萨洛最著名的学生乔瓦尼。保罗。马基尼所制作的琴则特别精致,而且也有着很大的音量。比利时小提琴家贝里奥就曾拥有两把马基尼制作的小提琴。马基尼去世后,布雷西亚的制琴学派就此衰落。

最重要的制琴中心是邻近的克雷莫纳,自十六世纪中期以来,那里的制琴事业就兴盛起来。第一位著名的制琴师是安德烈亚·阿玛蒂,据说他早在1550 年就开始制琴,大约在1580 年逝世。他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安东尼奥和海隆尼穆斯继承了他的事业,以后再由尼古拉·阿玛蒂所继承。阿玛蒂家族是制琴史中最强大的家族,而尼古拉则是这个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正是在克雷莫纳,小提琴制作达到了完美的顶峰。

十七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各地出现了许多学习小提琴曲创作和演奏的学校,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在博洛尼亚、威尼斯、罗马和摩德纳。这项事业的发展无疑与小提琴本身的不断普及有关。尼古拉·阿玛蒂进行了多年的试验,将甜美的音色和辉煌的音量结合在一起,以满足正在迅速增长的新型音乐家,也就是“独奏家”的需要。

阿玛蒂有许多著名的学生,有的住在克雷莫纳,有的则在意大利的其他城市建立了工作室,收带学徒。弗朗切斯科·鲁杰里、乔瓦尼·罗基里以及保罗,格兰奇诺都曾经是“老阿玛蒂”的学生。另外一位伟大的克雷莫纳制琴家安德烈,瓜奈里也是阿玛蒂的学生。而阿玛蒂最著名的学生是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

据说斯特拉迪瓦里在进入阿玛蒂的工作室之前是制作木雕的。在他的学徒生涯期满之后,他继续跟他的老师一起生活与工作,他的第一把小提琴是在1666年制作的。1667 年他结了婚并于1668 年离开他的老师阿玛蒂,在克雷莫纳的圣多梅尼科广场开始了自己的制琴事业,那里的制琴师们在“制琴师区”一家挨着一家的住在一起。这些老式的三层楼建筑,在屋顶上都有一个平台,沐浴着意大利四面而来的阳光。就是在这里,妇女们挂着她们的亚麻布衣服、晾晒的水果以及未上油漆的提琴和制琴的琴板。

有一段时间斯特拉迪瓦里只是按照他老师设计的样子作琴,很少改变,但是到了1684年他的老师逝世之后,为了制造出声音更加丰满的琴,他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到了该世纪未,他似乎已经达到了他的理想境界。他于1700~ 1725 年制作的琴被认为是最好的琴。这些琴不但可以绝对清晰地传递最轻的声音,还能够演奏非常强有力的声音而不被大型管弦乐队所掩盖。那时的乐队已经开始逐渐加强它们的力度,超越了当时巴洛克室内乐团的范围,但是像我们今天这样的协奏曲还没有出现。斯特拉迪瓦里似乎在一百年前已经预感到未来人们将对他的乐器提出的要求。

伟大的演奏家一直被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所吸引。米沙·埃尔曼演奏的是一把他于1721 年制作的琴,这把琴曾经被约瑟夫·约阿希姆使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有一把他1706年制作的琴,米尔斯坦和帕尔曼使用的也是这位大师的琴。

许多在斯特拉迪瓦里“黄金时代”制作的琴,都是以提琴主人的名字命名。例如1709 年的“维奥蒂”小提琴,就是这位意大利的演奏家一直用来演奏到1824 年逝世为止的名琴。最著名的则是被命名为“弥赛亚”的琴,这把琴是在一个很不平常的情况下获得它的这个别名的。

在十九世纪初期,一位米兰的木工出身的名叫塔里西奥的年轻收藏家,在意大利各地以低廉的价格收买旧货,买到了许多优秀制琴师的小提琴,其中包括一把他从十八世纪最著名的收藏家萨拉布伯爵那里买来的小提琴,这把琴是1775年直接从斯特拉迪瓦里的儿子保罗那里买来的。塔里西奥到巴黎后,把他的一些不太贵重的琴拿出来卖,这些琴都接二连三地被琴商以低廉的价格买去了。后来他见到了十九世纪巴黎最著名的小提琴商人和制琴师维尧姆,而且感到维尧姆是他最热情的顾客。他故意逗弄维尧姆,说他的那把萨拉布·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是多么得好,他下次会把它带来。塔里西奥时常来看维尧姆,但是从来没有把那把琴带来过。有一次维尧姆的女婿德尔芬·阿拉尔偶然听到了这个谈话,便说道:“先生,您的小提琴的确就像是犹太人的弥赛亚!我们总是在等待,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出现过!”

塔里西奥逝世后,维尧姆立即赶到意大利,而且只用了很少一点钱,就从那位老实的继承人那里买下了他的全部收藏品。当他终于获得了这把“弥赛亚”小提琴后,他也深深地被这把琴迷住了,再也不愿把它卖掉。说来也奇怪,这把“弥赛亚”一直保持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形象。多年来这把琴换了许多主人,但是从来没有人真正地使用过它,最后这把琴由伦敦的希尔买下来了。希尔把这把琴送给英国牛津市的阿施莫林博物馆,这把琴在那里一直保持完美无缺,但是仍然没有人演奏它。

克雷莫纳制琴学派最辉煌的年轻人是约瑟夫·瓜奈里。瓜奈里生于1683 年左右,大家都称他为德尔,耶稣,这是因为他总是在他的琴上标记JHS(JesusHominum Salvator-耶稣是人类的救世主)。

如果说斯特拉迪瓦里是制琴业中优雅的贵族的话,那么德尔。耶稣则可以说是位酒徒。这位任性的天才,特别是在他那短暂生命的后期,只是一阵一阵地在那里工作。德尔·耶稣的乐器反映出无法预料的独特天才的自然成果。他是唯一可以和斯特拉迪瓦里相媲美的制琴师,他制作的乐器以从外表到音质都有着迷人的美而著称,他的琴是琥珀色的,外面再罩上一层半透明的红色油漆,产生出一种特殊光泽的效果,人们把它比作“夕䧃反映在海面波纹上的光辉”①。

由于瓜奈里制作的小提琴拥有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所以许多现代的小提琴演奏家都非常喜欢瓜奈里的琴。克莱斯勒有一把1733 年瓜奈里制作的琴,海菲茨演奏的是一把瓜奈里于1742 年制作的名为“费迪南德·戴维”的小提琴,郑京和演奏的是一把瓜奈里于1735 年制作的小提琴。帕格尼尼演奏的瓜奈里小提琴由于有着特别有力的声音,所以他称这把琴为“加农炮”,根据他的遗嘱,他将这把琴捐赠给他的故乡热那亚。现在这把琴装在一个玻璃制的盒子里,就像“弥赛亚”一样,静静地躺在那里。

雅各布·斯坦纳是唯一讲德语的小提琴制作师,他来自奥地利蒂罗尔的阿伯森,是一位职业木雕家和一流的小提琴家。斯坦纳的琴显示出阿玛蒂的影响,可能他曾经在克雷莫纳学习过。那时的音乐家们很喜欢“斯坦纳”琴的声音,德国在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时候,认为斯坦纳是最伟大的制琴大师。他所制作的琴有着很大的弧度,当时的价格比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琴还要贵。1800 年,萨拉布伯爵将斯坦纳的名字置于所有著名的克雷莫纳制琴大师们之上。巴赫和莫扎特都有一把斯坦纳的小提琴。甚至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在他著的《小提琴教程》中根本就没有提到意大利小提琴的存在。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波希米亚的小提琴制作家们逃过边界来到德国的萨克森居住,在那里他们建立了集体小村庄工业。巴伐利亚区的阿尔卑斯山脉中有一个名为米藤沃尔德的小城,那里人们使用相同的制琴方法,—一位叫马蒂亚斯,克罗兹的人制作的小提琴使得这个小城出了名,克罗兹年轻时曾经在意大利工作过。

来自米尔科特的尼古拉,鲁波特是法国第一位制琴大师。继承他的是让—巴蒂斯特,维尧姆,后来维尧姆来到了巴黎,成为最著名的制琴师和琴商。维尧姆最大的本事就是仿制小提琴,他能非常成功地仿制制琴大师的小提琴。有一次当他有机会为帕格尼尼修理他的那把瓜奈里制作的“加农炮”小提琴时,维尧姆制作了一把非常好的复制品,居然连帕格尼尼本人开始都没有辨认出来。帕格尼尼对此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且表示愿意出很高的价格购买这把琴。但是聪明的维尧姆在接到了帕格尼尼将在音乐会中使用这把琴的保证后,就将这把琴作为礼物送给了帕格尼尼。

十七世纪在制琴技术方面的惊人进展,并没有在制弓的技术方面表现出来。最初小提琴演奏者使用的是演奏维奥尔琴时用的弓,制弓的原理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过。这种弓的弓杆是向上拱起的,人们就根据当时意大利的演奏家和作曲家阿尔坎杰洛,科雷利的名字称其为“科雷利”弓。这种老式的琴弓能演奏出优美清晰、短而没有重音的声音,很适合演奏巴洛克风格的作品。然而随着古典交响曲的发展,就对作曲家和小提琴家提出了音乐上的新要求,特别是在长乐句中演奏出歌唱性或“歌唱般的音色”,就要求有更长的弓子和更宽的弓毛。新式的带有重音的“连顿弓”或者“敲击运弓”,就要求小提琴弓比老式的弓有更大的紧张度,老式小提琴弓的弓杆平衡不够完美,所以难以演奏顿音。

塔尔蒂尼对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对弓进行了某些改变。但是我们上述的这些问题是由巴黎的图尔特家族解决的,并且由弗朗索瓦·图尔特所制的弓达到小提琴弓的顶峰。他在1780 年前后制作琴弓所使用的弓杆的弧度和弓尖处变细的处理,使琴弓获得了理想的平衡和最需要的长度,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认为是理想的琴弓标准。他有“制弓的斯特拉迪瓦里”的雅号,这是受之无愧的。图尔特从来也不在他的弓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但是鉴赏家可以从那变细了的弓头处十分清楚地辨认出他制的琴弓。通常图尔特琴弓的弓根都镶有龟甲和金制的框子。

制弓技术的发展出现在法国而非意大利,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是意大利将小提琴和巴洛克的演奏艺术发展到了顶峰,但巴赫(1750 年)和亨德尔( 1759年)逝世之后,巴洛克演奏艺术就开始衰落了。而维奥蒂于1782 年来到巴黎,带来了过去和未来演奏风格的混合体。维奥蒂将他的演奏思想传给了他的学生们,这些学生就成为法国小提琴演奏学派的代表,而法国小提琴演奏学派几乎在整个十九世纪一直支配着欧洲。P007

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贵族音乐赞助人,通常都有自己的私人乐队。乐队的领班往往由小提琴演奏者或是键盘演奏者所担任,通常他们还得担任一些其他的职务,例如管家、秘书甚至男仆。在最坏的情况下,音乐家们被看成是佣人;在较好的情况下,被看成是可以提供日用品的手艺人,也就是不断地写出新的作品以供他们的主人娱乐消遣之用。音乐家们只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进行演奏,有的是宗教性的活动,有的是非宗教性的活动,但是大多数的情况是在晚餐或打牌时提供背景音乐,瓦格纳将此称为“贵族们的餐具声”。音乐家们不止一次地由于演奏得过响,妨碍主人打牌而受到训斥。P010

吴砺

2022.2.9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