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回复: 0

[散文] 裂开的画布,那位切开空间的人:卢西奥·封达那沉思录

[复制链接]

8256

主题

190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57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裂开的画布,那位切开空间的人:卢西奥·封达那沉思录

                                                                                   ——翻阅《空间主义大师——封达那》画册有感


                  第一部

              一

我没想到,
这渴望会像一封突然撕开的信,
猛然袭来——
一种来自这个世纪的饥饿感,
想要理解属于“现在”的艺术。

画册第一页:
封达那坐在沙发上,
头顶秃亮,
眉眼之间,是小镇商人的神情,
不是疯子,也不像先知。

《裸女》(1926),没有头、没有手脚,
却有一种隐约的脉动。
《跃马》(1929),无首无前腿,
但力量仍在跃起。
《黑人》(1931),一块泥巴上
涂着两个似人非人的影子——
诡异中,我感到一股强烈的力道,
甚至,是美。

水泥板上的几条白线,
像建筑师的梦呓;
焊接的铁条折来折去,
在米白背景中
像中国篆刻的印印章。

金属叶片插进铁块,
像战国时贵妇的衣襟——
斑驳而又庄严。

陶土上的女人,树根般粗糙,
仿佛福建某个宾馆大厅的根雕,
但又有一丝不肯言说的美。

《战斗》是一块混乱的树根,
让我不舒服,
但我不敢否认它的存在感。

我开始怀疑:
什么是美?
大自然里,那些让人惊叹的瞬间,
常常不是因光滑、因圆满——
是因不规则、因残缺。

兰亭的字,
从秩序上看,是乱的;
中国园林的奇石,
表面粗糙,却让人驻足良久。

美,难道不可以是
一种混沌中的秩序?
一种不可言喻的张力?

小螃蟹在沙滩上扎出洞,
鸡在田泥中留下一片湿印——
我们从未想过这些是“艺术”,
但它们的痕迹,
有某种动人的节奏。




                二


卢西奥·封达那,
二十世纪意大利空间主义的开创者,
生于阿根廷,父母是意大利人。
父亲是雕塑家,
童年在米兰,
学习雕塑,研究建筑,
也接受过美术学院的系统训练。

1930年,他已举行抽象雕塑个展;
1934年,加入巴黎的“创造一抽象”团体;
194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
他发表了《白色宣言》。

空间主义就此萌芽,
他亲手栽下这棵奇树。

1949年,他第一次
在画布上动刀——
不是画,是刺穿。
干净利落的裂痕,
不再制造幻觉,
而是暴露真实的空间。

他说:
色彩是空间的要素,
声音是时间的要素,
而运动,是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舞蹈。
他要创造“四元”的新艺术——
跳脱传统的形式,
去回应这个机械时代的呼吸。

他用金属片、陶瓷碎块、玻璃、霓虹、树脂……
营造一种发光的色体世界,
像太空在画布上开出缺口,
通向未知。

他不只是艺术家,
也是哲人,是先知。
他说:“艺术是思想的进化,
用刺穿与割裂的动作,
传达空间的观念,
超越自然的疆界。”

在今天,
我们看惯了装置、行为、撕裂、破坏——
但在他那个年代,
他是第一个
把画布变成窗口的人。

他把科学的语言,
注入艺术的血液。
把情感的震动,
转译成结构的突破。

封达那——
不仅留下无数作品,
还留下
那个“空间观念”的深邃问题:
我们所见的,
究竟是形体,还是它周围的空无?

而我,在翻完这本书之后,
仍被那些割口、洞眼、阴影和裂痕所困——
它们像窗,像门,像太空飞行的舱门。

他说:“观念不会消亡,
它们在人类社会里潜伏,
直到有艺术家,
让它们发声。”

我看见他的洞,
仿佛也看见
我们自己正被打开的世界——
布面撕裂,光影进入,
沉默发光,
我们迎来
一个比图像更真实的空间。




                   第二部


他出生在两块大陆交汇的地方——
阿根廷给了他第一口呼吸,
而意大利,
塑造了他的骨架与魂魄。

雕刻家的儿子,
在大理石与规矩中成长,
被教导如何
从石头中凿出沉默。

但石头,不够。
颜料,不够。
那一块听话而平整的画布——
远远不够。

他感到
那表面在躁动,
有一种
想要呼吸的冲动。



战争像刀锋,
掠过欧洲。

当硝烟散尽,
封达那拿起刀,
不是去画,
而是去劈开艺术本身。

他不再描绘“空间”,
他——打开它。

他刺穿画布,
让时间渗进来,
让虚空,
洒下光。

不是混乱,
而是一种空无的建筑。
有度量的暴力,
神圣的裂口。



他称之为空间主义。

他用白色的宣言书写,
用霓虹的光芒点亮。

声音,是时间;
色彩,是空间;
而运动——
是二者旋转的轴心。

艺术要活在
火箭飞行的轨道,
原子裂变的瞬间,
在那个人类不再
停留在平面的地方。



有人讥讽:
一个洞?一条裂缝?
这是疯子,还是疯话?

但他知道:
动作本身就是语言。
摧毁图像,
是为了诞生观念。



他与金属共舞,
与陶土、碎片、树脂共舞,
与时尚、烈焰、
还有思想的边缘共舞。

他是“空”的雕刻师,
是“光的撤退”的素描者。
即使是沉默,
在他手里,
也有了轮廓。



后来者蜂拥而至——
更响亮、更耀眼、更血腥。
但他是第一个——
不是为了终结而切割,
而是为了开始。

他不要求我们理解,
他要我们——
走进去。

走进那个创口,
把它
称作——
空间。


附:《空间主义大师——封达那》/刘永仁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世界名画家全集/何政广 主编)

吴砺
2025.7.5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