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的灵魂与线条的祷告:蒙德里安沉思录
——翻阅《几何抽象派大师——蒙德里安》画册有感
第一部
一
离开熟悉的大师之名, 意味着走进未知, 走进不安。
现代绘画常常带着裂纹、 带着偏执的光—— 令人震撼, 有时也令人不适。
第一页,是他的自画像。 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侧影, 回头看我们。
棕黑色的衣装,平整的头发, 眼白突兀,几近惊慌, 仿佛在请罪, 又像在请求我们原谅。
他本可以成为一名律师, 却执意与线条纠缠一生。
他们害怕重复, 我们却崇拜摹仿。 若有人写得一手兰亭体, 便会被簇拥而上。
而我若当年学画, 在喜马拉雅般的天才阴影下, 也许早已放弃。
但《欧里近处的树林》仍打动我—— 照片像糖水, 入口甜,却转瞬即逝; 而这画,如久藏的茶, 初涩,回甘。
《坦堡的教堂》更是异象, 彩色玻璃如蓝绿织网, 教堂仿佛不是建筑, 而是记忆本身。
这正是绘画之奇迹: 当照片捕捉皮肤, 画作却抵达灵魂。
因为真正的美, 是情感的提炼, 如金子从岩石中被提纯。
二
《姜瓶与静物》, 画中物体已经模糊, 但旋律仍在飘动。
树与莱茵河—— 五棵树立在夕阳里, 像被虫蛀的秋叶, 却有温柔的金边。
另一幅版本, 树像正在跳舞的芭蕾舞者, 云是厚毯,天是蓝幕, 黄红的染色 涂抹了整个画面中央。
《风景》是地的皮肤, 交织着绿、灰与白, 天空如水,泛起细纹。
《树·二号》—— 表面混乱, 本质却是旋律的线条。 为何我们画了那么多树, 却未曾如此抽象?
这让我也想拿起画笔, 画森林里藤蔓的舞蹈—— 一整部自然的素描交响。
《构成十号》: 短线相互重叠, 不规则的圆圈中涌动波浪。 它不是画, 它是被海风扯碎的竹席。
《杜芬德瑞特河畔》: 清晨的光, 透过树和民居 织出一张半透明的蜂巢。
我们在冬日的河堤曾感动, 却无法用相机留住它; 而他,留住了。
连《棋盘构成·浅色》—— 看似乐高的拼图, 竟也被称为名作。
这不再是“画”, 而是直线对传统的反叛。
三
红、黄、蓝, 反复出现, 直线成为信仰。
他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街道、建筑、楼群、灯光, 全是他的亲族。
我常幻想: 在中国郊区的白墙上, 绘上他的色块, 红黄蓝组成的秩序与激情, 会不会让山谷, 有了新的温度?
他的艺术不是疏离, 而是提炼—— 如“阴阳”, 是我们对万物最古老的抽象。
四
荷兰的三位画神: 伦勃朗、梵高、蒙德里安。
但1944年他逝世时, 荷兰人几乎不识其名。 十二件作品, 十件来自捐赠。
如今,回顾展遍地开花, 世界终于明白, 这个沉默之人所走的路。
他在海牙、巴黎、伦敦、纽约, 流浪,作画, 用线条记录一生。
他相信秩序, 相信水平与垂直之间 藏着人类的安宁。
运河、草地、树、路—— 他看到的不是景色, 而是宇宙的语言。
五
“若我们无法释放自己, 就释放我们的视觉。” ——蒙德里安,1942
他不是要你模仿自然, 而是要你穿越它的外壳, 直达本质。
他用直线造灯, 照亮人类的混沌。
他的画不是装饰, 而是地图, 是洗涤之路。
那些方格, 不是冷漠的牢笼, 而是节奏的音乐, 是人与自然之间 重新建立联系的装置。
直线与原色—— 代表张力与和谐, 正负与阴阳, 宇宙的呼吸。
他用最少的元素, 为我们勾勒出 最多的未来。
那是通向和谐世界的光。
第二部
他出生于 荷兰平展的天空下, 在那里,河道如思绪流淌, 大地 铺陈成安静的长方形。
起初, 他画树—— 真实的树。 树干深扎土中, 枝条诚实地伸展, 承受着天空的重量。
但那时, 他就已望向树叶之外。 他看见了节奏, 看见了结构。 看见树的灵魂 正在变成一条线。
他转身离开 自然的皮肤, 去寻找它的骨骼。 从花朵走向网格, 从光影走向清晰的构成。
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 眼睛因创造的重负而睁大。 一位执笔的哲人, 在直线中默祷的修士。
他称这为“风格派”—— 一个新风格, 为一个新世界而生。 不是装饰, 是秩序的信仰。
水平。垂直。 红。黄。蓝。 不是颜色, 而是元素; 不是点缀, 而是信念。
他相信平衡的力量。 不是对称, 而是不对称的均衡, 动中的静, 如无声的乐章, 在心中悄然演奏。
线条不是分隔, 它揭示, 它疗愈。
他的每一幅画, 都是一个提问: 如果形式, 可以通向自由? 如果美, 是寂静之上的极简回响?
他的线条不会高唱—— 它们低声吟诵, 像一座城市 在夜里呼吸。
它们不僵硬, 它们在聆听。
他不模仿世界, 他重构世界。 用色块与节奏 建造别人用石头筑起的东西。
那是心灵的蓝图, 一扇窗, 不是对着自然, 而是穿越自然。
他所画的, 不只是眼中所见, 更是信念的形状。
在混沌之外, 必有清明; 在目光之后, 潜藏本质。
他生命的最后几年—— 纽约。 摩天楼,爵士乐, 一座如他早已预见的城市。
他的最后作品, 在红与金之间跳舞, 像一首闪光的乐曲。
而如今, 在每一块玻璃网格中, 在每一面模块墙里, 他仍在。
他是画中的先知, 沉默中的建造者。
蒙德里安不仅改变了我们如何绘画, 更深刻地—— 改变了我们如何观看世界, 甚至重新想象 视觉秩序本身的可能。
附:《几何抽象派大师——蒙德里安》。何政广 主 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世界名画家全集
吴砺 202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