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992
- 积分
- 4823
- 威望
- 22320
- 桐币
- 1389
- 激情
- 253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91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7-5

超级版主
 
- 积分
- 4823
 鲜花( 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同安闲人 于 2011-2-17 08:33 编辑 : c: |8 J% S9 J' C" L
1 q& E$ q/ N2 V% B& e% [
桐人何来6 }# v2 ?2 Z# u! m& v
5 h9 U4 S2 [$ r. }
何以会以“桐人何来”为题写一组文章,或多或少是受桐城电视台寻根节目的影响吧。虽然此前也有过这样想法,但一直都未付诸行动。时危帖乃现,一一发人文。如果不是桐网处于涅槃重生之时,或许闲人虽有感悟,也未必立即行动,敲之于键盘。加之社区给设置了专栏,不交点作业是说不过去的。老汉兄发帖已多,存货又多,羡煞闲人。奋起直追,先从桐人说起吧。
% z5 p* D4 M _1 O9 n0 c& s+ E
: w2 B4 o7 y) g$ ]/ f3 Q! Q何谓桐人?0 U4 v1 G( W) W; J
自然是指桐城人,既包括桐城古人,也包括今桐城人。说“桐人何来”,桐人则特指老桐城区域的今人。不仅包括今桐城市人,当然也包括老桐城枞阳人和宜秀人。这些分居桐枞宜三地的老桐城后裔究竟是从何地来到桐城的?或许很多人都会说瓦屑坝。还有人甚至更具体地说明洪武年间,从江西瓦屑坝迁移而来。
8 [4 _0 h P# ^& _' s+ q! b. r4 r* J$ X2 P" E$ W$ }
考证大量桐城世家的族谱,明代迁桐似乎并无问题。问题是,这些洪武移民究竟从何地而来。这倒是要认真考证一番。/ U5 P7 H2 W% J# \; M
( k4 g$ H/ H, t1 A' {至于明代之前的老桐城人他们的后裔去了哪里?这虽无关本文的主旨,但闲人日后会重新发帖阐述,算是预告吧。
, g2 f+ q9 U e: S7 p: p R* r
- x" F, b1 ?; I s, X0 R5 ?本文重点论述洪武移民,原因有二。! a* O0 D F$ Z6 y
其一是洪武移民和我们今天的桐人有直接渊源关系,我们大多数人是洪武大移民的后裔。* v0 y# ]1 i" M5 s: f
其二是洪武大移民的后裔创造了灿烂的桐城文化,将当时不为人知的小县推到中国文化之乡的顶端。
, V( v" U4 d$ U7 J为了给大家更直观的印象,给大家比较一组数字。明以前,从隋唐到宋元,大约1300年,桐城只出了区区10个进士;而明以后,明清两代,500多年,桐城竟出了265名进士。在宋代桐城是“行问啬夫多不记,坐论公瑾少能谈”的文化边缘地区,而到明清,桐城是“冠盖满京华,文章甲天下”。. U( c8 p2 ?# Q) y4 R
两相比较,差距犹若天壤。探究桐城洪武大移民的源起,与我们则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对于今日桐人,还是桐城文化的研究者们。
8 f1 _5 v5 N" b0 |
e. b- a: G0 z w7 w9 Q6 s1 l$ M4 C那么桐人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让我们先从瓦屑坝谈起。4 U' H9 h; q9 |
4 @; x* \' t8 k! w/ T / i$ z! I6 R# H! 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511a210100h08t.html
; V8 z- s2 @: W9 z桐人何来(二)瓦屑之坝
* b& X2 i4 v3 u/ M+ I z4 _8 J' W+ ?5 b3 l
桐人何来(三)洪武移民; }: u9 L8 ]/ G" r, `8 W6 M7 ~
0 @' s+ i1 d8 E5 V
桐人何来(四)饶州渡口! Y; V' N1 S# Q( H# ^( v% L* C( a
4 s) N3 V) }% w# z8 L
桐人何来(五)故园徽州
+ _/ s/ i0 a( P) G0 A; B
7 y4 E* o9 `" A: Y9 l9 ^桐人何来(六)人文婺源
9 |9 X, o/ i! j) |
! d4 z3 c: L5 l* X0 f桐人何来(七)徽饶之路
, }0 K: `0 \$ x/ O* m. `& y% ~( m3 O4 d
桐人何来(八)徽饶北上
. e. }9 ?2 a: N2 j) M+ @, j. u4 Z+ R. K
桐人何来(九)双港双港+ Z) ~0 Y* h1 U
/ c# J% Q T9 q- h0 v桐人何来(十)吾乡孔城
) f' _0 f6 ~# a3 R& _
' G; _5 V: r: y9 ?桐人何来(十一)桐城张家
5 [: Y# x" \+ L- O
& J: m- ?& a3 z2 j- @* l" U桐人何来(十二)桂林一枝4 J E; p# g( O- x" ~
" i- ~' q' @' S! P J- y桐人何来(十三)余姚一脉5 Q# y9 W; X. E- P: I4 y0 v
桐人何来(十四)明前世族 7 o2 q& N1 h6 c2 ^8 h9 `/ v
/ [) n+ j' k y5 z' `1 I2 \& M
桐人何来(十五)吾本桐人9 o& ~( M$ n7 D2 G [
9 m$ Y$ T+ V/ J* e i6 M1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