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9|回复: 4

[桐城人] 方拱乾:何处是家山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1-2-28 16: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同安闲人 于 2011-3-1 09:22 编辑 : b" e9 X5 o7 L! N3 e% b

# E/ l5 Y! z$ A7 d, v近读方拱乾诗集,其中有《问家》一首,甚为感动。9 S: d* @; U9 ~2 b) p/ m  I- M
; P+ z' j$ k5 `2 J) l: D/ e, t
久客归家心,我归家何有?桃渡数椽屋,孱儿贫不守。
: c  m6 X7 H" p9 {3 _
9 @0 B) U: b0 a岂无龙眠田,不敢留糊口。踪迹沧波同,栖泊随所偶。% P5 I/ o; v9 j( }
6 @  R  T, l; r9 s( A: N( ^1 J0 V
经历谙人情,途穷薄亦厚。既笑松菊拘,复鄙弧矢丑。0 L- b; m& e+ T* M  a2 C" p

  U4 f( t& _" a- y放眼篷窗宽,日月作户牖。忽忆昨年时,搔首望南斗。
/ l- H6 F+ `+ j. ~  V) x2 ?
- e8 B/ Z$ w+ _. n# n1 S9 a方拱乾,字肃之,号坦庵,安徽桐城凤仪里人(凤仪里在今桐城市区)。明太仆寺卿方大美之子。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官至少詹事。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因受江南科场案株连举家于1659年被流放宁古塔。顺治十八年(1661年)赦归故里,1667年客死扬州,时年72岁。
( R6 [( M( V( Y$ z) ]
1 r2 O. U( J0 r# S方拱乾家族世居桐城县城,桐城桂林方氏祖屋为其家所有。然而其在塞外每每忆及的却是龙眠山里的“桃渡数椽屋”,也即诗人在多首诗中所称的“家山”。% N, O8 {2 m  _/ L2 R. h3 N
; ?/ U* f  h5 G2 c- j
方拱乾“家山”何在?* }8 a/ I# k$ b/ \

" Q! f$ \2 r* F& h' }2 C5 I) j8 x在方拱乾的一首诗自注中,说得非常清楚。* }7 R2 ]7 D! X
2 X( m; t1 o$ X
该诗为《书丁酉旧诗于儿亨画帧上,更系以诗》
) q7 G# |# [0 K, ?* M2 T9 ^/ w; l7 ^4 A& A9 _- c
莫向家山问别离,即看图画几迁移。
; Q- _0 m; p# F* l
1 Q+ u% s4 j# Z/ @1 }. M: u; D门生珍重儿曹笔,如见当年偕隐时。% ^8 J0 j- j1 j# |% u2 \* S

& j, B7 Q& o( v8 l. F/ P" u8 O该诗之后,方拱乾亲自注曰:家山者,余桐城龙井山也。1 v) u8 ?, c% E! ]8 n; ?) t& O
( y( ?: E& T! p" q' @  p" C
查府志龙井山,有这样的文字:(桐城)县西十有二里,多龙潭,深不可测,溪山明秀如画,又名画溪。画溪者,方拱乾别业龙井山房之所在也。
3 \/ U4 L/ n; c+ u2 }7 W* I+ ~$ e$ y4 y- |  x- v3 [; ~
可见,方拱乾魂牵梦萦的“家山”即是其画溪别业龙井山房所在的龙井山。龙井山为龙眠山支脉,龙井山房位于龙井冲。! d; w$ a  N' I6 r  a

( l8 T( c' w7 V" C考方拱乾故居,当在今市区北大街的桂林方祖屋,但其显然更钟爱其别业龙井山房。方拱乾曾携子弟同隐龙井山中,读书课诸子,并与姚孙森、蒋臣等人交游,号为桐城“六骏”。姚鼐的先祖姚孙棐(居县城,有别业颂嘉草堂在今龙门处),为姚孙森之兄,兄弟二人与方拱乾相交甚笃,诗文唱和颇多。姚孙棐有《龙井石上小饮因怀方坦庵》、《过龙井怀方坦庵》等多首诗作,从中足见二人情谊,也可见旧日同聚龙井山房之乐。
4 _# U3 r9 X9 j7 w) N% \4 ~& p
: f- ^- \% o7 G" x2 ^  X
9 O3 B$ \( D5 ^! d7 N" _8 A, L8 P. ?+ {
前述方拱乾诗名中 “儿亨”即其子方亨咸,工书善画。方拱乾题诗之画即方亨咸所绘的《家山读书图》。+ q2 O8 `- j) @/ h+ @6 w# i

9 R, B2 r$ M1 |' R( E方拱乾在作上诗之前,曾另有一诗:题亨咸为奕箴画《家山读书图》6 F* e( n/ Y# f) C  A% @+ ^! y

+ o9 A6 B$ G9 z/ a" h画山原不尽,画自具山奇。1 C) l  z: R% K2 E( g

9 B9 S6 P5 ]% T/ C5 ]7 ?树石归形似,楼台任意为。8 y* @. O" ^- ^; e- v
0 U: {! ^% P% }$ i! l7 ^: j
弥增当日胜,益重客中思。% O: [7 T  p& V' `4 X

; s) A2 h( }$ M6 m举目邗江壁,桐溪秋晓时。! |3 |+ \: g. C, L, ^# @
# M; N% ~# I, e) {
从诗中可以看出,此诗作于方氏父子客宿扬州之时。邗江忆家山,举家思桐溪。
5 G/ e7 S% y6 t* b$ g
+ u# [" }0 D& d方拱乾还有多首诗回忆桐城龙井山房之作。如《得水崖四兄书》二首:  L& m& ^! b/ _

5 d* \0 }8 f: R0 b0 [# m4 O2 g; j" Z: e7 D4 ~3 i4 B/ Q
% s4 _" f- Q( N  V1 h
批缄惊得老兄书,笔墨淋漓年少如。: Q2 Y1 y" g1 W& w

. {* ?" t* {. V: l! p& s; `" H! T岂是矫情能却老,恐添絮语转愁余。
2 R3 m9 ^" i9 `6 Z- a
/ a' {0 N% R2 d& }' L# p% t9 R龙眠旧屋瞻归鹤,枞水新潮约钓鱼。
5 Y- T& A1 }; Q
: V4 j3 Z- B0 ~3 I6 Z7 F1 d( {一苇飘摇无定止,今宵已作故山居。, F& Q2 z: s; n- C' a& K# {
: q4 n: b! f6 ^# R1 Q4 m  L6 v" B

5 G) ?' K, `4 X+ w3 A* r/ H. J1 h- \! \* R1 t7 f  |: b
早衰自审怕兄衰,书到翻令颜色怡。; ~# k2 d) v5 {! o1 G, N
+ t  O# u) j' K' P
白发鹡鸰歌宛转,青春燕雀报期颐。
% N: c0 _; o: b- E) K/ B
7 b0 B) ~; Y: C- D$ M代筹田宅公家计,指说溪山旧日时。
" `6 g9 h- @6 `& f4 _# a# H/ w9 _$ f
会面不遥心更急,摩挲手字当追随。* ^( L# |* T, U4 j, w- n: h, g

) g% X5 c6 z8 v5 f4 e- t" N万里之塞外,一纸家书即梦回龙眠。“今宵已作故山居”,忆及“溪山旧日时”。所谓“溪山”,当指画溪与龙井山。
3 |) U2 C3 _% m" U9 T: q9 H+ r8 m( w. \! H$ \/ k! }
方拱乾在另一首忆家的诗中说:* `$ Y) b. r3 T7 T
& j/ |* z: I" M5 _& u
人生桑梓心,患难久弃置。
$ G, |& {/ L0 W% _9 Y& b$ W! X' k9 C
但得脱龙沙,谁非归宿地。
9 H' V, Y$ {! l9 I% m; W5 [8 W- ~0 S1 b& ~, D
清淮钓鱼船,龙眠短驴辔……* o5 m) ^6 D! b
) |7 z3 ]0 w( R' \
如果能够离开苦寒的龙沙绝域,回到与子弟偕隐的旧日家山,骑驴偕行于龙井山中、画溪之畔,是其在冰天雪地中一直苦苦期待、梦寐以求的,正是“家山”旧时之乐才稍稍温暖诗人那几乎冰凉的心。其诗作中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很多今日读来依然是字字血、声声泪。“客梦随残字,牵人到故乡”、“丹青无近远,高枕水云间”……塞外,故乡一纸书、旧日的几张字画,还有那无尽的关于“家山”的记忆,伴随着方拱乾在颠沛流离、惨绝人寰的绝域顽强地生存下来,可以说正是他那不息的龙眠桑梓之情、永远燃烧的桐城之心、一直萦绕的“家山之念”,才是诗人能够在塞外不屈坚守的最大动力。如果没有这些来自“家山”的温暖和期盼,实在很难想象诗人如何才能度过塞外那一年接一年的寒冬。. c  g5 s9 ~( r7 ^
; O! ]$ j2 T$ }
后世,其家族因为南山集案(方孝标为其长子),再次被流放塞外。正是因为方拱乾在其家族第一次流放中的榜样作用,其家族始终顽强不屈,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终于走过家族寒冬,在清中叶盛极一时,后世所谓方氏三总督方观承、方受畴、方维甸(方孝标之后),方氏三诗人中的方贞观、方世举(方章钺之后)等皆为其嫡裔,他们共同为桐城桂林方氏大家族谱写了新的辉煌。
* R: [5 |% w: f% x- R$ \  p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4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9801
鲜花(9) 鸡蛋(1)
发表于 2011-2-28 16: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学识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 14: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由方坦庵诗切入,一层层灌进浓浓故里桐城的乡愁,一丝丝吹来龙眠家山的记忆,十分感人。可读性也非常强。可刊纸质报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7

主题

440

回帖

595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595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 15: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静坐品茗阅读。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

主题

94

回帖

11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19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5 09: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客居、漂流的桐子都有一股思乡之情,自古至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