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金神墩

[名胜景观] [在线考据]老桐城八景

[复制链接]

9

主题

331

回帖

56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6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6 16: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它在哪里就是哪里.争来争去还是在那里.你能搬跑它?孔城有三.纵阳有三.无可争议.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37

主题

2808

回帖

3186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186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6 16: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桐川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

主题

374

回帖

38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8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5 2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景,一风光,二人心。黄山美景堪称天造地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潜的心景。桐城八景,早有耳闻,却不见一个言之凿凿而在。自然风光没有了,留下来的只有心景了,就连这还要争还要抢?争到了抢到了又能怎样呢?

再来说点刹风景的话,旧时有那么些文人,一不做工二不种地,闲来无事,好个游山逛水,三个一群,五个一帮,吟诗弄月,轻佻腐酸。什么十景八景的,多了去了,有这些文人的地方都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5 22: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枞阳其实可以评选出自己的八景。当时,因为县城偏西的缘故,东南乡的美景不能尽数入选。其实象射蛟台、惜阴亭、白云岩也是很不错的。

以下是本人推荐的枞阳八景,一家之言:

枞川夜雨 浮山夕照 竹湖落雁 白云青鸟
陶亭惜阴 帝台射蛟 一相青山 三贞岱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

主题

87

回帖

9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5 15: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必须承认和尊重历史。古人在归列桐城八景时,要知道日后桐城、枞阳是分别独立的两个县,怎么也不会把八景归纳在一起,让后生去争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4 22: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文由 [B]冬之阳光[/B] 发表:
呵,桐城出名,枞阳出人,这应该也是不争的事实!
28楼的意见好,但现在双方应该都没有什么渴望与要求了。[em53]
[/quote]

[size=3]
关于“枞阳出人,桐城出名”一说(转载)


  我们从来不否认枞阳是灿烂的桐城文化的缔造者之一,也不否认枞阳是桐城文化的继承这之一,桐枞同宗,我们应该是清楚的。
  
  在枞阳未分治之前的人如刘大櫆、吴汝纶等东南乡的人说桐城人自然没有什么不妥,当然注明也可。
  
  有些人就不是象枞阳某些人说的那么简单了,就一定是今枞阳人吗?
  
  方苞生于枞阳吗?不是,他生于江苏六合!其先居休宁,后迁贵池,元末先祖方德益迁桐城县城!当时桐城文庙门前狭窄不宜通行,方德益让出居地一半,使得文庙门前更加宽敞;他还曾捐资修建过桐溪桥(龙眠河上),当时人皆称善举!
  明代方法为其五世孙,方以智为其九世孙,而方苞为其十一世孙!方法墓地在今桐城龙眠乡双溪村(至今尚在),方苞为其后裔,曾多次前往祭奠,并有祭诗多首!
  
  姚鼐生于枞阳吗?不是,姚鼐生于桐城县城,其故居在今桐城北大街,桐城中学现在还有姚鼐当年亲自种植的银杏树,当时此处属姚氏私宅。姚鼐祖上自明代就定居县城,传至姚鼐已数百年了。
  
  方以智和方苞同宗,1611年生于桐城潇洒园,在今桐城市寺巷!
  
  左光斗,故居在桐城北大街,从父辈开始迁至县城。
  
  以上四人祖上曾在东南乡生活过,这是事实,但他们大多和今桐城的关系更是紧密,这也是事实。
  
   狭隘的地域之争实在是没有什么多大的意思,外省人如果对文学有点兴趣的,都知道有个“桐城派”,并且知道的不比一般桐城人少,谈到文学,提及安徽就必然要提“桐城派”。有一次去贵州的一个偏僻山城松桃县,偶然结识该县第一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听说我们是从安徽桐城来的,那一顿饭的时间,大部分就听他谈文学,他对“桐城派”的整个兴衰过程熟悉得令我们来自本地的人都无话可说。“桐城派”作为庙堂文学,必然不会只有桐城(桐、枞)人参与,到满清后期,擎大旗的都已不是桐城人了,但历史必将这一份殊荣给桐城人,我们就要以一颗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它,今天我们在这么一个狭隘的地域里争个你长我短,实在是有辱斯文,也会让他人耻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

回帖

4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4 2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桐城出名,枞阳出人,这应该也是不争的事实!
28楼的意见好,但现在双方应该都没有什么渴望与要求了。[em53]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4 09: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平气和地谈谈吧

荻埠在哪里?楼上的知道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4 09: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桐城八景都是老桐城的,我们无法改变历史,我们从来没有认为方苞、刘大櫆、姚鼐不是老桐城人,但我们现在都会尊重现在区域划分,很小气的在后面加了括弧,(今枞阳人).

---------------------------------------------------------
桐城人照样能证明方姚和桐城(今桐城)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有很多证据能让我们说方姚是今桐城人。百家争鸣不是不可以的,要用事实说话。

姚鼐十世祖在明代就已迁居桐城城里,明代中期。到清中期姚鼐的时候已经三百多年了!

《枞阳县志》:“麻溪姚氏,自浙江迁入桐城,落籍麻溪。自姚旭以进士官参政,子孙移住桐城县治。其后人文蔚起,皆在县治,不在枞阳境内,故不详述。”

桂林方氏,又称城里方、县市方,宗祠、祖坟都在今桐城境内,方苞曾祖父方象乾迁居南京,后世都在南京发展。但仍以桐城人自居。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4 09: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姚不是不可以说是枞阳人,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要清楚。

姚鼐的祖籍(远祖)可以追溯到枞阳,方苞祖上有在今枞阳生活的历史。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