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000
- 积分
- 4
- 威望
- 65
- 桐币
- 0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4-23

文都童生

- 积分
- 4
 鲜花( 0)  鸡蛋( 0)
|
发表于 2006-5-23 2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5]请各位老桐乡不要带有狭隘的家乡观念,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我看你们市不少的部门在宣传上认识错误,老是把荻埠归帆说成孔城的.对于这种情况枞阳人在枞阳用事实说话: 当时桐城知县陈勉主修、儒学训导许浩篡修的桐城县首部《桐城县志》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此八景应该含盖和表现桐城的慨况和全貌,有表现山,水,河,湖,寺,而当时老桐城有80公里的长江,难道这不具备代表性吗? 2楼同志说“毕竟当年水运盛极一时的孔城在桐城”难道孔城水运比长江的还盛极吗? 至于2楼还说“有些枞阳书籍说获埠归帆在其境内,由他们说去吧,明显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我只能为你的知识面和狭隘的家乡观念赶到悲哀,因为这是出与桐城县首部《桐城县志》,请您去桐城市档案查查吧, 最后还是请问一句:你又是根据什么???????????? 回3楼同志,假如你的观念成立,我都不明白你们引以为自豪的六尺巷故事是不是发生在桐城. 其实,桐城八景都是老桐城的,我们无法改变历史,我们从来没有认为方苞、刘大櫆、姚鼐不是老桐城人,但我们现在都会尊重现在区域划分,很小气的在后面加了括弧,(今枞阳人).
[/size]
[此帖子已被 江夏 在 2006-5-23 23:08:31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