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239
- 积分
- 479
- 威望
- 16547
- 桐币
- 500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7-28

文都秀才

- 积分
- 479
 鲜花( 0)  鸡蛋( 0)
|
[size=3]町店镇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始建于唐武后长寿壬辰年(公元629年)的崦山庙,经明清两代补修完缮,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庙宇四周清代以前的古建筑群约7500平方米,据有关人士和省文博馆专家鉴定,该庙碑石及建筑保存尚好,戏台石雕系金代石雕。镇政府所在地东去2公里的义城村的山寨,是南宋初年当地人民抗击金兵入侵的太行忠义民兵的重要活动据点。义城山寨背靠梁山,向北顺势延伸十余里,东濒深谷,西绝悬崖,寨前是一片芦苇荡(古代),易守难攻,是一个布局严谨、构建精心的绝妙山寨,遗址面目清晰,有的学者考证认为这是《水浒》中梁山山寨的原型,要比由几个局促小山头组成的山东梁山根据《水浒传》的描写而蓄意建筑的山寨的气魄大多了。《水浒传》的真正作者是山西太原的罗贯中,《水浒》中的108条好汉多数是太行忠义民兵头领的化名。明成化年间天下第一清官杨继宗的读书地——白岩书院,尽管由于日寇焚烧和文化革命期间的人为破坏,建筑物已被全部摧毁,但这里在明清两代曾培养出阳城数十名进士。[color=#ff1a00]清初阳城的“十凤齐鸣”与“十凤重鸣”以及阳城曾被列为全国的三大文化名城(另两个分别为陕西韩城和安徽桐城),白岩书院功不可没。[/color]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皆有重要影响。这里也是抗日战争时期阳北政府的临时驻地,正因如此,阳北政府遭受日伪袭击的白岩寺惨案就发生在这里。大宁村的下黄岩俗称“尚书里”,明代,下黄岩村曾出过两位尚书,一位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工部尚书白所知,一位是崇祯年间的刑部尚书白胤谦,叔侄二人官居一品,曾享“八座双隆”之誉。白尚书故居四合院及书房、花园至今保存尚好,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客厅与过道改建为学校。中峪村的驸马楼,建于明崇祯年间,楼高五层,现今保存完好,驸马楼的主人原凤山的坟墓已被盗,然碑石尚在。 [/size]
[此帖子已被 金神墩 在 2004-12-11 11:18:31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