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6|回复: 7

桐城时兴歌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1 13: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五句子歌“最早就出现在明代,称为”桐城时兴歌“,可能由吴越之地流传而来。从冯梦龙所编《山歌》第十卷所收,全是桐城时兴歌,由此证明山歌的流行,似不限于吴越两地,皖中也很盛行。

桐城时兴歌一首: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思有谁知?”

桐城时兴歌以及桐城歌,对后来的黄梅戏都产生了影响,黄梅戏在皖西南山区同目莲戏、傩戏为伍并在演出过程中吸收徽剧音乐和地方民间音乐如[桐城歌]、[凤阳歌]等。逐渐形成了安徽黄梅戏音乐
[/size]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7: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具光彩的五句子情歌



中国古典诗歌和绝大部分的现代民歌,多是四言八句;以字句结构的两两相对为美,这同中国崇尚对称美的审美心态有关。五句子却偏偏打破了这种字句结构的对称,在四句之后赶上一句,这就是格调特别的土家族“五句子”。现今流传下来的“五句子”,最早出现在明代,称为“桐城时兴歌”,可能由吴越之地流传而来。



(一)历代五句子



五句体的诗,尽管在《诗经》里就有了,可是没有一首称得上名作。南朝有一些七言五句的诗,诗意寡淡,更无是称道。对于这样的体裁,以汉文为写作工具的诗人实在太难适应了,只好敬而远之。



唐朝七言五句的诗,第一首是李白写的,题为《荆州词》,其词为:



“白常城头是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



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①



这首《荆州歌》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在后来也没有仿作继起,李白怎么写出这么奇怪的诗来?是不是他独出机杼而做的试验呢?看来不是。在李白之前,诗句为单数而成功的只有一例,即汉高帝唱的三句《大风歌》。任凭李白号为“谪仙人”,他也不会突然生出这等奇怪念头来的。况且还是句句押韵,岂不是奇而又奇,怪而又怪了!李白即使戏而为之,也一定是受了外来的触动,才情不自禁地想一试身手的。这外来的触动只能是他在荆州听到的一种民歌,这种民歌是七言五句而句句押韵的。



可惜,没有文人把当时荆州的这种民歌记录下来。值得庆幸的是,直到现在,清江流域乃至峡江地带的土家还爱唱五句子歌,五句子歌的体裁恰好与李白的《荆州歌》相同,借用小说评论家爱讲的话,叫做“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3

主题

1134

回帖

169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69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9 2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这些五句子歌唱起来是否具有黄梅调的韵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2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黄梅戏有一定的渊源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36

回帖

3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20 09: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1 13: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流行歌曲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3

主题

157

回帖

18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8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1 2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文化是桐城雅文化的土壤.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2 12: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民间文化这块土壤还是很肥沃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