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6|回复: 2

[转贴]桐城派名人与早期安徽高等教育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14 20: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敬敷书院的移建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暮春,清朝安徽布政使于荫霖、按察使赵尔巽奉命在省城安庆北门外百子桥西本院现址,购地百余亩,营建校舍,广植树木,将原在城内的著名"省学"敬敷书院移到这里办学,由此揭开了本院百年育人的序幕。
安庆古属"皖"国,境内有皖山(天柱山)、皖河, 安徽简称"皖"正由此得名。安庆建城始于南宋,迄今有700多年的历史。自清乾隆二十五即1760年至1937年的177年间,一直是安徽省府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代以方苞、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文学,正是在这里开一代文风,影响中国文坛200多年;清代著名的徽班正是从这里辗转进京,开有国剧之称的京剧之先河,因而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安庆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1652年(清顺治九年)由操江巡抚李曰芃建在安庆城内。初名培原书院,1733年奉旨改为官办,1736年定名为"敬敷书院"。著名桐城派大师姚鼐曾两度就任书院的山长(院长),至1897年迁到城外建院时,它己有245年办学历史。书院的移建源于一场育人观上的分歧;鸦片战争打开了封闭的国门,随着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封建教育体制已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到十九世纪后叶,国内改良教育体制的呼声日高。当时的安庆是一个得时代风气之先的地方,早在1862年,曾国潘就在安庆创办了中国最最早的新兴工业之一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中国近代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小火轮。社会的变化,使安庆在兴办什么样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上掀起了波澜,具有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的安徽巡抚邓华熙,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并于1897年初上奏朝拜廷,要求在安徽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但以安徽布政使于荫霖、按察使赵尔巽为代表的一大批官吏们则认为办学还是要"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本",主张对现有的书院作些改良,只要"革除空疏之弊"就可以了。这样一方面朝廷批准了邓华熙的办学奏章,新式学堂开始在筹办;另一方面,在科举制度尚存,经学八股还是读书人主要进身之阶的情况下,作为省学的敬敷书院还是不可替代的,为避免新老两个学堂同城对峙,巡抚命布政使于荫霖在安庆城外另辟处所建立新的敬敷书院。
敬敷书院新院址远眺城郊大龙山,近傍安庆八景之一的菱湖,院北有条丈许高的土岗,从西向东逶迤而来,岗上杂树成荫;西南面一条清溪半绕校园,垂柳夹岸,细水长流,风光秀美又远离城内烟馆酒肆、商贾车马的喧嚣。是读书习学的好地方。担任新敬敷书院山长的是桐城名儒阮强(字仲勉)先生,他曾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聘,主讲台湾书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走后,他即回皖接长敬院。与阮共同主讲敬敷书院的还有黟县胡元吉先生。

二、敬敷书院办学简况
敬敷书院办学始于1652年(清顺治九年),由江南省操江巡抚李曰芃捐资两千两白银创办,当时以李的名号称作"培原书院"。院址先在安庆城内同安岭,即今龙山路市中医院以北"军招"附近。书院兴建后有过5次大的增修,分别是1681年(康熙二十年)、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1709年(雍正七年)、1736年(乾隆元年)。5次增修都是巡抚、知夜以私人名义出资的(清初曾下令不准官方建立书院)。1709年安徽巡抚叶九思重修后曾改"培原书院"为"修永书院",但不久又恢复了原名。
1733年(雍正十一年),清廷下令各省在省城设立一个大书院,各拨给一千两白银作为创办经费,并明确"省立"书院师生的生活费用一律由政府拨给学田以学田租金供给。从此这个书院的性质由捐资助学的"私立"变成了"奉旨建院"的官立"省学",巡抚知府们过问书院事务成了应尽之责,不再需假以私名。于是巡抚徐士林马上对书院"大加葺治,前建碑亭,中为礼让堂,左右增号舍,赐金千两并学田110亩",加上书院原有的田产,"总计学田35顷又60亩,租谷麦1717石,额银148两悉为书院膏火"。由此办学条件改善了,规模也扩大了。
1736年(乾隆元年),清廷再次下谕旨,明确省城的大书院其地位相当于"古候国之学","依照这道谕旨,清朝政府把大书院当成省立大学对待了。从此清朝各省立书院既是官立,而且在学校体制中又列入了大学教育的范围","这些书院与宋明时代的讲学为主的书院性质完全不同了"。既然此时书院的性质已与过去有本质不同,以个人名号命名的院名自然应当改过,"培原书院"从此改作"敬敷书院"。"敬敷"之词,语出《尚书·舜典》,意思是恭敬地布施教化。
此后的敬敷书院,均由官府一手操办。书院的山长(院长)由巡抚亲自聘定,历任巡抚及其他主要官员均兼任书院的主讲。书院每月集中讲课两次,月初(初一或初三)由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们轮流主讲,月中(十五或十八)由山长主讲。山长同时总领书院事务。据《安庆市志》载,先后担任敬敷书院山长的著名学者有刘大櫆、全祖望、姚鼐、王宽吾等。但查刘大櫆年谱,无此记载。值得一提的是,桐城派大师姚鼐的确于乾隆四十五至五十三年、嘉庆六年至十年两度主持敬敷书院,前后达14年,在这里写下了《仪郑堂记》、《庐州府治序》等许多文章。
书院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已通过"院试"的秀才,为进取"乡试"、考举人而入院进修,他们多数人每月的月初和月中来院听讲,交习作者待批阅,称"月课生员",平时住不住院悉听尊便。另一类是童试及格者或"民间俊秀及官员子弟年十五以上己读孔孟四书者",即有一定基础但还未中秀才的童生,为通过院试进取秀才而常年在院学习,称"常课生童"。书院的教学方式有自习、相互切磋、先生个别辅导、集中讲学和模拟考试等。每月举行两次考试,内容有八股文、试帖诗及经史词赋策论等。按考试成绩的等级发给"膏火"即奖学金,一般分超等、特等、壹等之类等级,获奖名额与奖银多少不定,视书院经费情况浮动,多则三五两、少则几钱银。敬敷书院的经费来源一是藩库(省财政)拨膏火银,此项数额较小,一年不足一千两。但"合一岁书院经费通须二千余金",仅山长每岁束修就要占去约600两,显然不入敷出;二是官拨银两购置学田,收田租;三是来自社会捐赠。《怀宁县志》载:"道光二年,巡抚陶澍率属捐廉,买桐邑新生州一所,岁课足钱一千贯,由桐城县解送,永为膏火之资"。就这样,书院把接受的银两一部分作为膏火本银,发典生息;一部分购置学田、房产,每年收取田租房租。由于敬敷书院是"省学",历届巡抚、藩 二司新到任,总不免要"倡捐"一下以示重学,因而数百年书院积累了可观的校产,到光绪年间,即有"薪膏本银一万五千两发典生息,崇文、来字、铁板各洲租官、西 鱼课、东流县学田租、房租总计每年九千九百二十两"。如此丰厚的校产收入,在正常年景下,经费自然"由是裕如"了。
敬敷书院在安庆前后有三个院址。第一个院址在城内同安岭,人称"老敬敷书院"。1853年太平军攻占安庆后,和清军有过数次惨烈的城池争夺战,每一次城池易手,都要给城内带来一次洗劫。到1861年太平军失败,安徽省巡抚衙门重迁回安庆时,城内建筑大多化为一片瓦砾,同安岭的敬敷书院也"悉数毁于兵燹"。1862年(同治元年),两江总督曾国番将书院移建于姚家口西街,即今孝肃路西段安庆电视台附近,这个院址人称"旧敬敷书院"。由于连年战乱,学田租收不上来,办学经费又有困难,曾国潘再辟一经费来源:"月提厘局征收银为诸生膏火之费",每月从商品流通税收中抽取一部分,以保证办学之需。光绪元年,巡抚裕禄指令布政司使孙衣言"增修"了新建的书院,使之"可容生徒百数十人,又倡捐书籍存院以诵习",仅孙衣言本人就带头捐书经史子集数百部,从而创设了书院藏书楼(图书馆)、改善了书院研究学问的条件。这里的藏书为后来建立安徽省立图书馆奠定了基础。1897年暮春,位于城北门外的书院新校舍落成,这是敬敷书院的第三址,人称"新敬敷书院"。书院迁城外现校址后,城内旧址即改为省藏书楼(图书馆)。
新敬敷书院在城外新址(即本院现址)办学共4年,安徽近代名人房秩五先生"1898年冬入敬敷书院读书,院试为第三名"。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省城大书院改为省大学堂。由此,兴办250年的敬敷书院于1901年冬停办,以全部校产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安徽第一所近代大学--安徽大学堂。

第二节 安徽大学堂与安徽高等学堂

一、办学概况
1902年,敬敷书院改为安徽大学堂。当时巡抚王之春认为,城内的"求是学堂房屋较敬敷书院为宽,且同一培植人才,(两校)归并办理易于措手",于是将安徽大学堂迁至城内鹭鸶桥与求是学堂合并办学。安徽大学堂是安徽第一所近代大学,安徽省布政使、按察使亲自担任学堂总办(校长)。安徽大学堂的学生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全省招收新生,"饬各属州县选生申送,县各二名,合共百人为住堂正额生";二是"以原求是学堂肄业者充之,作为师范生";三是令原敬敷书院学生"以及举人孝廉生童等人均改入该堂附课",为此设附课生(旁听生)120名。
1903年,刘葆良担任安徽大学堂总办,著名经学大师姚永概担任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大学堂开设的课程有英文、国文、东文(日文)、伦理、舆地、中外政治、中外历史以及经学大义、群经源流等等。这一年朝廷颁布了《奏定高等学堂单程》,规定各省只能在省城设高等学堂一所,以教大学预备科为宗旨,而大学堂目前只能"先就京师设立以为之倡,俟将来各学大兴,即择繁盛重要省份增设"。根据这个章程,1904年,安徽大学堂改为安徽高等学堂。
1905年初,安徽高等学堂由鹭鸶桥迁往同安岭老敬敷书院旧址新建成的校舍,并将学额扩大到240名,实际招生300名。根据《奏定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的新生须从中学毕业生中考选,但当时中学也才开办不久,无毕业生可招,只好"甄留在大学堂肄业各生及考选中国经史文学具有根底者入堂"。这一年,总办刘葆良辞职,总教习姚永概奉巡抚之命赴上海面请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担任安徽高等学堂总办(后称监督)。1906年3月15日来得来安庆就职。来得针对安徽高等学堂当时管理混乱、学风散漫等弊端,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教学与管理整顿。经过严格的考试,淘汰滥竽充数的教员(包括日籍教员数人),聘用合格的教员,加强外语教学。将所有的学生重新考试分科,对程度过差的学生另行开班补习中学课程。鉴于当时安徽无师范学堂而省内各中学又急需教师,严复在学生中"择其年龄较长或程度较深者",编成师范速成班,给他们集中开设中学课程和教育学等师范专业课程,一年后毕业输送到省内各府县中学堂任教。将余下的学生编成五个高等预科班。1907年招预科新生170人,在新生中挑选学生再编一个师范班,其余学生编成四个预科班。至此,安徽高等学堂办学逐渐步入正轨,1907年在校生10个班284人。据光绪二十四年清廷《学部官报》载,1907年安徽高等学堂有管理职员9人,专职教员15人,兼职教员3人。学堂设监督(校长)、监学、总教习、斋务长、庶务长、掌书、检察、监膳、会计、杂务等。开设课程有中外国文、经学伦理、中外历史、中外国舆地、英文、数学、心理学、生理学、论理、天文地文地质、物理、化学、动植物学、法律、兵制、动静力学、理财学等;并说安徽高等学堂"自严监督到堂后始专力注重英文算学,查上年考试卷,英文算学成绩欠佳而经学伦理历史地理则成绩均良,足见教员大半得人,校地大略合用,但天井小空气不足,经费尚不绌,管理员教员中尚有可省者"。当时学堂经费岁入61675两(白银),支出56460两,略有宽余。
然而严复的整顿触及到官绅们的私利,受到旧势力的排挤,1907年6月8日,严复遗憾地离开了安庆,辞去了高等学堂监督之职。年事已高的老翰林洪思亮称生继任监督。1908年学堂开始招本科新生。因各地申送来的中学毕业生程度参差不齐,达不上本科教学要求,学校与省提学使(省教育行政主管)商定开办新生本科补习班。1909年高等学堂的本科班才开办起来,经过严格筛选,进入本科班的正式学生仅12人。当时本科班的课程按照《奏定高等学堂章程》第一类学科,即为预备进入经学、政法学、文学、商学诸科大学学习者开设,预科课程按当时中学的四五年级程度开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高等学堂暂停办。从1902年至1911年,安徽大学堂、高等学堂共培养师范毕业生两个班104人,预科毕业生前后五届近300人,本科班12名学生和未毕业的部分预科生辛亥革命后转入京师大学堂学习。皖籍教育名人王星拱、高语罕、高一涵、胡子穆、赵伦士、陈我鲁、曹镜清等均毕业于安徽高等学堂。

二、严复在高等学堂的整顿
1906年3月15日,严复接受安徽巡抚的再三聘请,来到安庆就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虽然严复当时在国内知识界已负有盛誉而安徽巡抚对他也礼遇有加,但未到安庆之前,严复就收到了匿名信,恐吓他不要前往安徽高等学堂就职。当时的安徽高等学堂,"大绅士则谋监督,小绅士则谋管理杂差",学堂人浮于事,管理混乱,学风散漫。针对此严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主要做法是淘汰程度太差的学生和不能胜任教职的教员,二是裁减过多的管理人员,三是严格教学管理,整顿教风学风,四是教学上根据安徽当时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注重外语和师范教育。他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重新分科(由本科降为预科),给他们补习中学课程,将程度太差的30多名学生淘汰出校。即使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不及格也毫不留情地预以留级;其次就教学问题找教员分别谈话,"问各人对各该科的教授法怎样,回答得满意,便下聘书,若是不满意,就不下聘书。几个所谓的东洋教习不肯见机而作预先逃走,经过严氏一番过问,都得了不及格的评语,严氏当着他们的面,板着面孔劝他们回日本"。教学上也一改过去散漫的习气,严复的助手监学周鼎观规定"上英文课一句中国话也不准说,谁(学生)说中国话就马上被罚"。经过一番整顿,学堂面貌大变,教学与管理走上了正轨。严复写信曾欣慰地说:"来皖卒卒无一隙之睱,高等学堂大考,退者至州余人,全城震悚,语吾手辣。然经此一番淘汰,学生知功课之重,且一切唯在求己,均无所用人情势力。此堂是后可望必成矣"。 但严复的整顿,触犯了地方官吏绅士们的私利,也得罪了有各种势力背景的教员们,"舒服惯了的先生们,怎能吃得了这种苦头,地方绅士们首先鼓动要毕业生的学生,以反对周监学为名,提出驱逐严蛮子,打倒周舅子,风潮就这样起来了"。严复后来分析说,"高等学校之有风潮,实因官界与我挟妒反对,而绅界则以学堂为利薮,各思分肥。学生一因去年沙汰过多,二因求请毕业不遂,三因夏考在即,恐复被沙汰。周鼎观平时办事得罪多人。当时之事原可劝阻即定,而提学司故纵之。现在官界惟一抚台、绅界惟一姚叔节一人(支持我),余非反对即系随风,故吾断无更留(安庆)之理"。
1907年6月8日,严复被迫离开了安庆,他感慨地说:"嗟嗟!学堂本教育之地,而小人视利薮,学生劣者不可沙汰,沙汰即起风潮,此后学界尚可问乎?"
严复辞职后,高等学堂又渐渐回到老样子,"只听到朗诵中文之声,不再听到朗诵英文之声了"。
[/size]

[此帖子已被 桐川 在 2005-5-14 20:08:19 编辑过]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15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永概与安大渊源极深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15 17: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永朴(1861—1939),近代文学史家。字仲实,晚号蜕私老人,安徽桐城人。1910年任京师大学堂教习,于注疏及宋、元、明、清诸经说洽熟淹贯,旁及子、史、小学、音韵。所著有《尚书谊略》、《蜕私轩易说》、《诗说》、《文学研究法》等。

姚永概(1866—1923),近代散文家,诗文家。字叔节,号幸孙,安徽桐城人。民国后,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姚永概诗文兼长,著有《慎宜轩文集》12卷,《慎宜轩诗集》8卷。

都是麻溪姚氏永字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