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8|回复: 3

乾隆御赐张若霭 丹青合璧传千古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24 1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丹青合璧传千古
---------------------------
颜世伟 发表日期: 2002-04-19


   “白衣大悲五印陀罗尼经”在我国最早见于记录,据传为北宋大词人秦观所写。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被刊刻碑文广为流传,并开始被士大夫们所重视。到了明朝末年,其更加受众生推崇,大文豪董其昌于公元1618年亦抄录全经文,后被清官视为经典珍藏内府。本卷《清高宗廷臣合写白衣大悲五印陀罗尼经》,其正文便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御临董其昌府原经文之绝妙手笔。

  缓缓展开手卷,引首部分为乾隆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汪由敦篆书“白衣大悲五印陀罗尼”数字,其用笔刚劲、力透纸背,文曰仿赵子昂法,但细品其间晋唐之风隐现于曲线之中,更显古朴自然。再观乾隆御书正文,当如风惊苑蕊、云绕山柏,既见董其昌的柔滑雅淡,又兼有乾隆皇帝自身方圆兼备、结构稳重、布白得意;刚柔相济的独特书法风格。纵观整篇墨书似苍龙凌于碧空,又恰神驹奔驰于原野,这足以看出乾隆对书法用功颇勤,更从中充分体现出这位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儒雅皇帝极高的文化素养。乾隆皇帝一贯以“稽古右文”自居,对汉人文化甚为喜好,经常与才华颇深的汉臣名仕来往唱和。他曾在一次训诫满族王公的谕旨中说“即以汉人文学而论,朕所学所知,即在通儒未肯多让,此汉人所共知”。故此凡有德学之仕,必受乾隆皇帝眷遇重用。

  这卷经文是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浴佛日(农历四月初八)后,乾隆为皇后富察氏得皇子(皇七子内定储君永琮)之大喜而临写,随后便将这件饱含自己喜悦心情的经文特赐爱臣张若霭以同贺(乾隆与皇后富察氏感情最深,其第一个皇子永琏被立为太子,但永琏九岁亡)。

  张若霭(公元1713年一公元1746年),安徽桐城人,官至礼部尚书。其父当朝宰相张廷玉,为康、雍、乾三朝重臣,乃汉臣中唯一卒后赐配享太庙之人。其弟张若澄亦官至内阁学士,直南书房。张若霭本人精于书画,善鉴赏,他曾在太后方寸玉佩之上作心经而得到皇家重赐,许多才华出众主人如潘是稷、陈士俊等,皆由若霭举荐内庭。由于这多种原因,乾隆对张若霭这位与自己年岁相差无几的臣子关爱甚佳。

  张若霭受此皇恩,自是诚惶诚恐。得此圣卷,其沐手记之曰:“乾隆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御临此本以赐臣霭,臣拜捧天书,宠惊异数,恩光永佑,花雨常新,臣拜手敬书以记岁日。”皇恩浩荡,群臣共敬。董邦达、梁诗正、沈德潜、丁观鹏等二十余位当朝重臣及名仕,或依观音、或临经文而完成此卷,同贺圣皇得子,亦唱和张若霭得此皇恩,令观者无不惊目吐舌、拍案叫绝。

  这些朝臣以贺皇家,怎敢怠慢。他们又多与张氏一门颇有渊源,或为至交、或为门生。故此,提笔之间格外认真,使每幅作品都达到了“精奥神化”的境界。其间像梁诗正、沈德潜、裘曰修等人的楷书,笔法圆活、顿挫分明、规度庄重、风格潇洒飘逸,字里行间气韵自如,文人神韵跃然纸上,让人在欣赏时不忍移开自己的目光。而汪由敦、蔡(王秀)的篆书则貌丰骨劲、醇雅清古,通篇文字曲线优美,起笔纯熟落笔稳定。特别是董邦达的隶书写经,用笔自然和谐、结构安稳紧密、行笔刚毅、字体隽美,既严谨又洒落。再纵观全卷文字章法疏朗清新、洒逸绝俗,当称生花妙笔。呈现出乾隆一朝如日中天的文化气息,这与当时繁荣昌盛的社会基础是密不可分的。

  再细看卷中众臣对观世音细致入微的刻画,更加令人赏心悦目,使人不由自主地怀着一种极度虔诚的心态走进这神佛的世界。

  画中观音可谓神态各异而又异曲同工,淡毫轻墨神采炯然,对脸部神态的描写、对衣纹的处理细入微茫,带给观者的是飘飘天人主相、盈盈天籁之音的视听效果。其中董邦达笔下的观音,用白描之法入笔圆转平稳,苍秀绝伦,白衣大悲慈目秀气、端庄祥雅,驾于海石之上动态十足,览之使人肃然起敬。而能见到董邦达写人物画亦实属难得矣。更令人称道的是丁观鹏、沈源分别所作设色观音造像,其二人为当朝佛像绘画的顶端高手,技艺超群,精细幽秀之笔,如燕舞飞花、光彩四射,尤以沈源贯以西画技法,使造像呈现出鲜明的色彩和极强的立体感,令观者神爽意逸。他们妙韵传神的笔墨,恬而不俗的风格,精微之处几与造化争衡,非凡流所可仿佛。更有邹一桂白描大士、蔡(王秀)临高宗观音像等名人佳作亦是各有千秋,均藏绝纱,构思严谨工整,塑的白衣大悲形态或秀骨清相、或广颐丰颊,可亲可敬,充满了宝像安怡祥和之气。

  所以,观览全卷之后我们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来形容此件书画佳作,并不为过。此卷乃乾隆御赐张若霭之物,其后一直藏于张府,故未能被收入《石渠宝笈》内。但是,我们在翻阅清宫藏书画文籍《石渠宝笈》后,发现集如此众多文臣墨迹于一起的君臣合写作品,竟然以此卷为冠,所以,称其“不在(石渠宝笈)却胜似《石渠宝笈》”,亦不为过也。

  正所谓“有德有义君臣共作大悲卷;好书好画丹青合璧敬佛缘”。

[/size]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5-24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高宗廷臣合写白衣大悲五印陀罗尼经》
[IMG]http://www.softdiamond.com.cn/newspaper/8/images/08_20.jpg[/IM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5-24 11: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史稿》关于张若霭

子若霭,字晴岚。雍正十一年进士。廷试,世宗亲定一甲三名。拆卷知为廷玉子,遣内侍就直庐宣谕。廷玉坚辞,乃改二甲一名,授编修,直南书房,充军机章京。乾隆间,屡迁至内阁学士。若霭工书画,内直御府所藏,令题品鉴别,诣益进。十一年,扈上西巡,感疾,归卒。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24 11: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的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