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4-27 17: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3] 7 桐城掌故-----方苞因才脱祸 方苞因才脱祸
方苞与同邑戴名世交往甚密。他曾自言“从事朋游间颇得数人,其倜傥而不肯苟同于流俗者,则或庵王生(王源),潜虚宋生(戴名世)。"当戴名世刊《南山集》时,方苞欣然为之作序。康熙五十年(1711)《南山集》案发,戴名世被处腰斩,方苞亦受株连被打入刑部大狱,初拟定为“立决"。但他认为“朝闻道,夕死可也!"坦然自若,以待死之身,读书著书不辍。大学士李光地,一向对方苞推掖备至,当其初入狱时,即有心相救,又恐康熙帝正处盛怒之下,若竣言谏止,有触怒天颜之虞。两年后,事态稍平,一日,康熙帝叹息汪汾〈系当时古文名家〉病死,能为古文者甚少。李光地正一旁随待,乘机进言方苞能为古文,康熙帝说“联亦闻之",遂朱笔批示:
“戴名世案内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可召入南书房。"方苞因此免死出狱,编入汉中旗,后累官至礼部侍郎。清代文字狱至为酷烈,方苞能有惊无险地死里逃生,度过大难,实在是因其名闻天下,才华超卓使然。
“国士,,刘大櫆落第刘大櫆〈1698一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人。他出身诗书之家,祖、父均为秀才,幼从父读,穷经史,工诗文,清雍正四年初入京,邑人方苞“得其文",极为赏识。方苞文动京师,饮誉海内外,文坛学子推崇备至,后生以文求见者,从不轻易面许,独赏识器重刘大櫆。他常与友道:“如方某何足算哉?邑生刘生乃国士耳。"欣然将其收归门下,授以文章义法,刘氏文名因之日显,每有所作,四方学子争睹,均交口称赞。若干年后,历城文士周永年惊呼:“昔有方待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桐城乎!"“桐城派"之名盖源于此。
清乾隆元年(1735),方苞力荐刘大櫆应博学鸿词科、适逢邑人张廷玉为阅卷主官。岂知廷玉内举避亲,他虽对刘大櫆文才极为佩服,但为示其公正无私,遂将刘大櫆黯落。乾隆十五年,方苞再次|以经学荐举刘大櫆,但朝廷以大櫆年老为由,未予录用。刘大櫆遂绝意仕途,以课徒著述为业,这位名垂海内外的一代文学宗师,虽无功名,却以显赫文名终其生。 作者: GREATSQUARE 2005-12-31 08:39 回复此发言 -------------------------------------------------------------------------------- 8 "神童"方苞对诗 方苞对诗 佚名
方苞,清代散文家,“桐城派”的创始人。他幼年时聪颖过人,四五岁能对对子、诵章句,七岁读《史记》,十岁开始读经书古文,皆能背诵。 一天,方苞在野外玩耍,时值乡村五月农忙时节,男女老少在田野拔秧、插秧。田头一个拔秧的农夫一边用稻草捆秧,一边念道: 稻草扎秧父抱子。 方苞听了,伫足田头。农夫见是一小孩站在这里,口里又念了刚才的一句,笑着问方苞:“你能对出下联吗?”方苞认真寻思,自言自语道:稻草,父也;秧,子也。他举目前望,见不远处的竹林里,几个妇女正把竹笋投入竹篮里,他眉毛一扬,自信地点点头,高声对道: 竹篮装笋母搂儿。 农夫惊喜不已,夸方苞真是个“神童”。
9 方苞“义法”与散文双璧 方苞“义法”与散文双璧
-------------------------------------------------------------------------------- 来源:桐城派研究会 安徽桐城师范 程根荣
内容提要:什么是“义法”?方苞为何提出“义法”说?本文旨在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视角,阐释方苞“义法”说的美学价值,初步涉及“义法”说与方苞人生际遇的关系,同时用其代表作《狱中杂记》和《左忠毅公逸事》予以佐证。 关键词:方苞“义法” 孔子“文质” 《狱中杂记》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是“桐城派”古文基本理论首位建立者,他继承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的主张。“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① “义法”是方苞论文的唯一标准,他所谓“义”,即孔子的“质”,指文章的思想内容,从儒家思想出发的基本观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②对于这个思想观念,由于“五四”狂飙突进运动所形成的极左思维模式和泛政治化思潮的影响,我们以往的研究者仅仅将其简单地打倒,否定了之,而不再作具体的研究分析,或许正是所谓的“雷区、禁区”吧! 细读方苞先生的文章,再研究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变化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方苞的“义”,包含有宜、合适之义。“行而宜之之谓义”,③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作,孔子时圣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④《辞海》:“义: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方苞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儒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传统美学思想。 以方苞为代表的中原汉族文人,对入主中原的爱新觉罗统治者经历了由反抗斗争至疏离逃逸再到被迫合作的转变过程,其中艰难抉择如果不身临其境,大概很难体验到其中的艰难和痛苦,这种转变应属外力推动下炼狱之火的烧烤与重铸,承担这一儒家美学传统又一次转型任务的个体代表 人物即方苞,方苞的思想由怀念晚明,到作为戴名世的同案犯被打入死牢,再由死囚被赦成为皇帝身边的阶下奴隶。这一身份的不停转换推动着他用东方文化,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命题来诠释现实和生命,并进而提出恰中肯綮的文学主张:义法。 “义法”作为散文写作的审美元素,能与之媲 美的唯有“文质”二字,这种表达同样契合了儒家的中庸之美。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这样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因此,方苞的“义法”说,似与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关于现实主义的艺术,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过:“某一现象,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表达,只能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只能用一个形容词表明其特性,只能用一个动词使它生动起来,作家的责任就是以超人的努力,寻求这唯一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简而言之,他也认为艺术要为内容寻求最完美的形式。 方苞的所谓“法”,指的是表达主要思想内容或基本观念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运用材料、语言等等。在章法上,他主张“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中俳巧语”。⑤可见,在这位古文先生的一个个“不”的背后,是对后学者的严格要求:创新。从而提炼出高纯度的“雅洁”之语,达到杜甫所追求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虽然对后生不免苛刻,但严师出高徒,由于“取法乎上”,后继者仍不乏其人。 方苞不仅是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奠基人,同时还是一名成功实践者,其代表 作《狱中杂记》和《左忠毅公逸事》堪称是其有代表性的桐城派古典美文佳作。请让我们欣赏她的美丽: 《狱中杂记》记叙了作者在刑部监狱里生活了两年多的见闻。文章先记叙狱囚尚未审讯即病死者众多,并且多数是无辜者,见出当局的草菅人命。接下来探究出因为利益的驱使,参与者多方构狱,尽量扩大事态,制造冤案。接着着重记叙监狱中的种种黑暗,刽子手如何取利于死囚,被绑缚陪斩者也为其所伤,见出人性的残暴,甚至将行刑方式也开列出不同的价格向囚犯及其亲属兜售。人们将智慧用于谋利,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更有甚者,胥吏在文书上偷梁换柱,贪赃枉法,上下其手,而其上级也往往不得不屈从于既成事实,此即清廷吏治的又一奇观。相反,真正凶犯又往往逍遥法外,竟然有奸民以代人领受杀人罪为业,令人瞩目惊心。 10 方苞“义法”与散文双璧 从表面看,这篇文章通过对当时监狱内种种残酷现象的暴露,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黑暗面貌,实则通过作者亲历亲闻亲见的狱中生活,提示出当世人心的好利贪婪,人性的乖戾残暴,其中胥吏的上下其手贪墨枉法,狱卒的野蛮残忍,奸民的狡?诡诈,无一不神形毕肖,跃然纸上。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刽子手的特性存在于每个现代人的胚胎之中,然而人的兽性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的兽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胜过了其他的特性,这个人自然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怪物”。⑥ 这样的人间地狱,亲历其中,幸免于死,真是人生大幸。所以,出狱后的方苞余生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在于远离这样的地方,为此,他奋斗了一生,但事实上,研读《方苞年谱》,方苞一生又何尝逃离了清廷这座更大的监狱呢? 《狱中杂记》具有多义性:政治层面:当局的草菅人命,政治社会的黑暗。人性层面:人的兽性一面,嗜利、贪婪、自私、残忍、暴虐、野蛮。然而在人性的自私嗜利的背后,我们又看到了人性皆好生恶死的一面,囚犯们无一不企求活命,而胥吏、狱卒、刽子手们又哪一个不想活得更好些呢?单从人的求生求活这一本能出发,人人皆欲生欲活的愿望,应该是合理的,顺乎天性的,天亦有好生之德嘛,应该受到支持的。所反对者,只是不应以已之生而伤人之生,已欲利而损人之利而已。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或许从人性本恶之处,也能发掘出向善的微弱之光吧?以宽容的眼光看世界,那些作恶之人,其中也有一些不得已因素在吧?尚能放下屠刀,弃恶从善,不亦能“立地成佛”吗? 方苞的另一篇散文《左忠毅公逸事》,记左光斗的几件逸事。逸事,即一个人散逸没有流传的事迹。该文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左光斗的识见、胸怀和节*。文中方苞记了左光斗两件事:一件是他发现人才和爱惜人才,一件是他在狱中的表现。两件事都与史可法有关,并且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左光斗的崇高品质。左光斗爱惜人才,作者用雅洁的文笔,叙写了几个细节:古寺解貂;与夫人说:“继吾志者”唯史可法;狱中斥史可法不明大义。这些都生动地表现了左光斗爱才用才决不是从个人私利出发,而是为了天下社稷;有识人的慧眼固然难得,而一心为公的精神,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积极进取之心,更加难能可贵。 狱中一段写得尤为感人。左光斗遭受酷刑后的惨状和他在极端痛苦中对史可法讲的一席话:“庸奴,此何地也,而汝前来!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真是如金石碰撞,掷地有声,动人心魄。史可法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形象地概括了左光斗的意志、胸怀和气节。 在今天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些解构主义者和不明事理的青年或许对左光斗与史可法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在“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市场意识下,一些人视明知不可为而之为不智,对于解构主义者我不想说什么,对未谙世事的青年 我则要说在人格尊严,人生观、世界观和信仰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应有前提条件和立场原则的。这篇文章中,方苞记叙的两个人物,亦完全可以够称得上鲁迅先生称许的“中国的脊梁”的标准。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关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⑦ 方苞的这篇文章写左光斗,但从头到尾,又写了史可法,用史可法来衬托左光斗。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学生 ,受到老师的赏识提携使用教育和培养。文中写他在对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作战中能够身先士卒,讲究战略战术。“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作战往往胜利。从而维护了地方秩序,保护了民众的生命财产。今宿松县白崖寨(国务院重点文物保单位)尚保存有史可法当年驻兵作战的遗迹。后来,史可法在扬州抗清以身殉国,表现得非常壮烈。可以说,史可法的确继承了左光斗的志向和事业,反衬了左光斗的识人不误,精神不死。此外,左光斗在狱 中情形,皆是史可法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亲身感受,所以写出来使 人倍感亲切,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手法同《狱中杂记》使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有艺曲同工之妙。文章结尾交代这些逸事的由来,说明确实可信。 这篇散文语言精炼含蓄,叙事简洁生动,它注意选择典型场面和细节,不加形容和渲染就凸现出人物神志和性格。 从语言风格看,《狱中杂记》用语平实、低调,尽量让事实说话,娓娓道来,让人不得不信,而《左忠毅公逸事》叙事用词简洁,如“一日,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 ?,为除不洁者,引入。”动词用得何等精当,并且多用短句,节奏明快急促,展现出文章的雄健之美。 综上所述,犹如宇宙的形成,是从无限高温的奇点爆炸膨胀而形成了今天的星系一样,中国历史上历代的文宗多有不平凡的经历。文王因囚而作八卦,屈原黜赋《离骚》,左丘失明成《国语》,太史公阉发愤著《史记》,方苞被囚,乃作《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提出“义法”说,从而成为开启历时200余年汇集作家646名的桐城派的一代文宗。
注释: ①《汉书货殖传后》(《望溪先生文集》) ②《论语?雍也》 ③韩愈《原道》 ④《红楼梦》 ⑤《沈莲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 ⑥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转引自《外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⑦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size] |
|